张冬梅
摘 要: 语文教材资源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体裁的选文,积极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健康人格 “知,情,意,行”
语文教材资源丰富多彩,从体裁上可以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种,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其中基础是知,动力是情,关键是行。不同的体裁,不同的特点,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写景散文认知美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美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的优势,通过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完善他们的健康人格。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写景美文,如《春》和《济南的冬天》等,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等都启迪了学生对美的感悟。朱自清在《春》中描绘了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江南春天。全文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画面将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展现在学生眼前和耳畔,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丰富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他们潜意识的审美情趣,进而感受社会美、人格美。
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写花,便是百花怒放;写绿,便是“綠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教学时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描绘了一棵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它不仅具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而且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充分衬托了白杨树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形象美和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的不凡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白杨树的美姿中感受到白杨树美的气质和性格,进而领悟到作者对民族脊梁的讴歌,丰富学生对美的感知,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基础。
二、抒情小说启迪情感
情感是心灵的钥匙。语文教学要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情感动力。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抒情小说,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作者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人情”画卷。“白塔下的祖孙情”、“码头边的父子情和兄弟情”、“古老法则下的爱情”、“渡船上的乡亲情和茶峒河边的城乡情”,每一种情感都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边城”社会中有贫有富,但不存在等级差别,船总顺顺虽然家庭富有,但绝不以财富自居,鄙视穷人,相反为人侠骨柔肠,济世救人,明事理。知道老船夫生活穷困,便送白鸭、粽子。不以门第高低,得知大儿子喜欢翠翠,便托媒人提亲。天宝在没有得到回话时,便放弃爱情而外出闯滩溺死,船总虽知与老船夫迟迟不答应有关,但没有责备与怨恨。虽因失去儿子曾一度反对傩送与翠翠的婚姻,但当他知道孩子们是真心恋爱之后就不再阻挠。老船夫病逝时,他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并多次提出接翠翠到他家住着,等待傩送回来再解决婚姻大事。无论是船总还是两个儿子,都让学生在亲情中塑造健康人格。老船夫心地善良,总好意谢绝坐船的人钱,每每推却不过,必赠草烟或供凉茶回报渡人。就这样,一个个浓烈的乡情故事在边城渡船上诞生了。宽厚善良的老船夫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以及倍伴他一生的渡船,更爱纯朴的过往渡人,是这里管理渡船的公仆,忠于职守,工作了五十年,风雨无阻,是“人性美”的化身,也是“边城”人真善美的化身。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图景,体现着浓浓的人情美。整篇小说回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每一种情感都值得学生学习拥有的。与人为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人格的标准之一。
还有一些小说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如孙犁的《荷花淀》,小说故事发生在抗战的岁月里,文中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文中通过分析两个人物水生嫂和水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看到一群自尊自强、自觉抗击侵略者的真女子形象,同时感受到他们之间纯朴率真的夫妻之情和崇高唯美的家国之爱。《荷花淀》作为经典的美文,清新﹑夹杂着淡淡荷花清香的白洋淀,创造了一种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相结合的绝美境界,景美,情美,人性更美,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再一次感知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激发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言志诗歌激发意志
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由此可见,意志是成才的重要保证。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有很多与意志相关联的言志诗歌。人生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如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对此,诗人虽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他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转而高呼:“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实艰难,道路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挫折中崛起,让学生强烈地感受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执着追求理想的强大意志。这告诫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拥有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不畏艰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逐步形成坚毅的意志品质。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教师应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从而磨炼坚强意志。
再如曹操的《龟虽寿》历代脍炙人口,他将感情和哲理互相交融,使哲理寓于形象当中,因此读此诗时,诗人既能被诗情所激动,又能通过具体的形象领悟重要的人生哲理。特别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身为青年,有理由不奋发进取吗?
四、哲理戏剧引导行为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由此可见,行为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人格是否健康的表现。因此,教师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行为,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范围,进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莎士比亚认为,戏剧所反映的应该是时代的生活和特性。欣赏戏剧可以使学生见识人生百态,品味生活百味,对他们以后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悲剧《哈姆莱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艺术的巅峰之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剧本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有一段关于生死问题的经典哲理性独白。这段“经典独白”看似对复仇计划有所延迟,实际上与复仇行动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也更深刻地展现了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和戏剧的内涵,给人无限思索的空间。
哈姆莱特本是一个贵族身份的王子,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活无忧无虑,理想崇高,有着青春的热情和一颗爱护民众的善良之心,信念坚定,渴望建功立业。但当他回到丹麦的王宫时,面对的却是父王的意外死亡,母亲的神速改嫁,叔父的政权掌握。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心灵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使他开始变得忧郁。但隨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冲击,他从父亲的鬼魂口中得知这一切是叔叔策划的一场巨大阴谋,叔叔真实虚伪的面目暴露了,母亲竟然屈从了那副丑恶的嘴脸,从前父王的贴身大臣也完全倒向了篡夺王位的新主人,就连曾经讨厌克劳狄斯的人“现在都愿意拿出二十、四十、五十、一百块金洋来买他的一副小照”(第二幕第二场),自己曾经的学生都成了阴谋的工具,而且深爱的情人也在此时远离他,并且即将要成为试探他的工具。面对这一些,哈姆莱特曾经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发生碰撞后,彻底地粉碎破灭了。在这巨大的打击和孤独中,他开始质疑自己的生命选择,怀疑人生和社会、怀疑周围一切的人和物,精神世界的危机为他的忧郁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他厌恶一切的黑暗和丑恶,但黑暗的势力却远比他个人强大得多,为了保护自己,他用装疯逃避和宣泄他的忧郁。因此,他的孤军奋战使他必须思考这些问题:要怎样才能挽救这样一个邪恶丑陋的社会,但在行动之前,他必须快速地摆脱精神危机,重建已破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必须弄清面对这样一个虚空丑恶的世界,他的斗争是否有意义,他到底是该逃避还是该勇敢斗争,从而完成复仇的使命。从这一角度看,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绝对不是一个软弱者的独白,而是他在这些怀疑和顾虑中为自己的精神寻找出路,重建已丧失的人生观,是他确保复仇行动能够完成的精神支柱。
由此可见,哈姆雷特有着伟大的理想和强大的行动力。这一段矛盾的思考恰恰表现了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他既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者,又不是一个鲁莽的行动者,他将思想与行动有机融合。他的每一点思考都是外在行动所引发的,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思想的决定之后进行的。他的复仇行动是秘密而艰难的,叔叔阴险狡诈,代表的是丹麦的最高政权。面对种种困境,他要完成父亲的重托和保护母亲的责任。因此,哈姆雷特首要解决的是思想与行动的双重问题,稍有不慎,他都无法完成复仇计划。他的复仇不是简单的报杀父之仇,而是向一种制度、一种社会现实发起挑战。这样一场行动靠他个人能否完成,他复仇之后其所能带来多大的意义,如果不思考清楚这些问题,不在矛盾的挣扎中坚定自我意志,即使他向世人揭露出他叔父的罪行,那他最后也不过会成为邪恶势力的牺牲品,成为克劳狄斯设的圈套中的受难者。而且,在这段独白里哈姆莱特一直使用“我们”、“他”、“谁”等称谓,这分明是在泛指一切人。因此,他是站在“人”、“人类”的立场,以“我们”大家的身份在说话。他深刻的人生思辨已经超越了个人,俨然是人类面对生存的意义、生的痛苦、死的疑惧、思与行的矛盾等人生问题的诘问和喟叹。
莎士比亚写这段话不是为了显示哈姆莱特的软弱、延宕、犹豫不决的缺点,而是要展现这样一个伟大的青年在遭受生命的沉重打击后再一次坚强地站立起来的蜕变,要生动地展现一个充满着自我意识和自我决断力的人的真实表现。
总之,学习《哈姆莱特》,剧中主人公富含哲理性的独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都给予一定的指导,告诫他们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盲目冲动,要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做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力的人,这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的各种题材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格教育素材,根据不同题材的不同特点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只有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静如.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2]贺树.语文教育下高中生健康人格培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
[3]歌德,著.张可,译.论《哈姆雷特》[A].莎士比亚研究[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6.
[4]周剑光.最激烈的冲突存在于人的内心——以《哈姆莱特》为例谈戏剧教学[J].语文月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