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理论与《十九大报告》创造性翻译

2018-08-27 03:23李懿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李懿

摘 要: 《十九大报告》英译文语言得体,表达准确,为政治文本翻译的典范。在认知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从识解的维度分析《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中的创造性翻译现象,可以加深对创造性翻译的认识并了解创造性翻译的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正确解读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可以适当发挥创造性,对原文识解方式进行模仿或再创造。

关键词: 认知识解理论 《十九大报告》 创造性翻译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世界渴望听到“中国之声”,了解中国发生的一切。《十九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项,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方略,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计划,通过其优秀的英译本,国外人士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因此,其英译本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谢天振将“创造性叛逆”概念引入翻译研究,认为翻译过程中存在创造性叛逆现象[1]。翻译作为语言的处理和加工过程,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和认知差异等都能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对等,每一次翻译过程都伴随着再创造,政治文本翻译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笔者以认知识解理论为支撑解释《十九大报告》英译本的创造性翻译,研究创造性翻译的实现方法。

一、語言的认知属性与识解理论

自20世纪末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取得长足发展。认知语言学对现实、认知、语言三者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语言是在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2]。语言是认知的产物,是人们基于现实体验通过认知形成的。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认知翻译学得到发展,认为翻译过程本身涉及语言之后的认知与现实两个要素,翻译本身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转换只不过是翻译的外在、表面层面,其中所涉及的认知运作才是内在的、深层的层面,翻译研究最主要的是要研究认知层面的运作[3]。翻译是语言加工处理的一种方式,既离不开现实,又离不开认知,其中翻译内在的认知运作应是研究的重心。

识解,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其理论内涵被不断挖掘与扩展。Langacker等认知语言学家将“识解”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定义。Langacker认为,识解是一种认知能力,人们选择从不同辖域、不同视角、凸显不同焦点、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从而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4]。Langacker同时指出,可从五个维度具体描写识解: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5]。我国学者王寅则认为,在Langacker提出的五个识解维度中,辖域和背景可以归为一类[6]。识解理论的提出,为人们认识与表达世界提供解释,指导着翻译主观性、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研究。陈可培结合识解理论,分析译者在文本选择和具体的文本翻译这两个层面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原因,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描写和探索[7]。笔者采用王寅的维度分类方法,从四个方面识解翻译。

二、认知视角下的创造性翻译

国内外学者在翻译研究过程中达成共识,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王寅指出,认知翻译学基于“体认观”认为,翻译既有现实层面的体验性,又具有认知层面的主观性[8]。认知层面的主观性可理解为翻译中的创造性,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魏海波对译者创造性展开研究,认为译文与原文无法做到完全对等。从维度出发对原作者的识解方式进行模仿与再现,可以使译者的表达接近原作者的认知与识解。在这一过程中,译文有可能摆脱原文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原文与译文相背离的现象[9]。翻译涉及译者对原作者认知识解方式的模仿与再现,是体验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产物,是创造性的活动。由于各方面原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再创造,译文与原文相背离情况时有发生,两者之间不能实现完全对等。谭业升探讨“交互视角化”,指出交互视角化涉及概念化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交互视角化及其对译文表现力的影响,就是在探索翻译创造性的具体认知过程[10]。从识解的维度出发对译本所呈现的翻译创造性进行考察,可以探求创造性翻译的实现方法。

三、识解视域下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翻译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行为[11]。翻译政治文本时,与翻译其他类型文本一样,译者不可避免会发挥主观性,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因此,笔者分别从辖域和背景、视角、凸显、详略度等维度对比《十九大报告》中英版本,考察其英译本体现的创造性翻译。

(一)辖域和背景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识解表达式,就必须具备相关经验及百科知识,译者识解表达式的过程,就是激活相关概念域的过程。被识解激活的概念域范畴就是辖域和背景[12]。

例1: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Both China and the world are in the midst of profound and complex changes. China is still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e prospects are bright but the challenges are severe.

翻译该句,译者需要具备相关的百科知识,激活“国”的相关概念域,对原文“国内外”及“我国”具体所指进行判断。说话者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原文为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基于说话人身份及原文性质,译者激活相关认知域,认为“国”指代“中国”,“我国”具体指“中国”,“国内外”具体指“中国及世界”。在翻译中,译者根据对该情景辖域和背景的正确解读,创造性地将“国”指称具体化,译为专有名词“China(中国)”,使译文更加准确明晰。

(二)视角

视角指观察事物的方向或角度,体现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13]。译者面对同一表达式,选择不同的认知参照点,从不同视角观察,得到结论也会不同。

例2: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In our Party,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must always breathe the same breath as the people, share the same future, and stay truly connected to them. The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 to live a better life must always be the focus of our efforts. We must keep on striving with endless energy toward the great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译者将自己化身的说话者,即习近平总书记,从说话者视角理解“全党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本身也是“全党同志”的一员。基于这一身份,译者选择放弃原文“全党同志”这类客观的第三人称表达方式,在译文中改用第一人称,将“全党同志”译为“In our Party,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译文接下来两个句子也同样使用第一人称表达方式——“our”和“We”。译者从特殊的视角观察表达式,将自身置身于共产党员队伍之中,从新的认知参照点出发理解表达式,创造性地用第一人称代替第三人称,这种创造性翻译使译文更具亲和力,拉近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

(三)凸显

人们需要通过某一着力点突出事物的特征,这个描写着力点就是凸显的部分。译者需要在感知原文作者描写着力点的基础上,考虑语言之间的差异,对原文信息进行新的取舍和安排并达到凸显的目的。

例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strive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work tirelessly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中英文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中文习惯将句中重要信息放在最后,英文则相反。原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采用“目的+行为”结构,凸显着力点“不懈奋斗”。译者为凸显同样的信息,不仅需要感知说话者描写着力点,而且在傳递原文信息时必须考虑中英文表达差异,创造性地调整译文传达信息的顺序,将译文调整为“行为+目的”结构,先“work tirelessly(不懈奋斗)”后“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通过调整语序在目的语中凸显说话者欲凸显信息的创造性翻译方法可以准确而鲜明地传达原文意思。

(四)详略度

详略度指人们采取不同的精确程度及详细程度认知同一事物[12]。详略度与凸显密切相关,人们对想要凸显的部分进行详写,反之则略写,译者对事物描写详略程度的抉择体现其创造性。

例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The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the mis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s is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rejuven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founding aspiration, this mission, is what inspires Chinese Communists to advance.

原文第一句说话者具体解释何为“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下一句提到“这个初心和使命”时,说话者仅使用代词“这”就可代替整个短语“这个初心和使命”,但是为达到强调的目的,说话者选择将“初心和使命”重复。译者在翻译时既感知到总书记的说话动机,在详略度上与说话者保持一致,为凸显这一表达式沿用原文表达方式,对短语进行重复表达,又考虑到英文中不重复表达的习惯,创造性地将“original aspiration(初心)”进行同义替换,译为“founding aspiration(初心)”。原文中“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形容词+名词”结构,译者考虑英文表达习惯,在详略度上对译文做出调整,在句式上创造性地采用不定式结构代替原文“形容词+名词”结构,将译文精简为“to advance”,在达到语言精练目的的基础上保证意思与原文一致。

四、结语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证明创造性翻译为普遍现象,政治文本翻译也可以采用创造性翻译方法,另一方面证明识解理论可以解释创造性翻译现象。尽管翻译无法实现完全对等,译者仍然需要根据维度的四个方面正确识解原文,对原作者的识解方式进行模仿或再创造,这样译者才能无限接近原作者的认知,在进行创造性翻译的同时保证译文的准确。

参考文献:

[1]刘小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跨文化交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寅.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种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53-59.

[3]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J].中国翻译,2017(6):5-10.

[4]吕新兵,陈吉荣.论认知识解视角维度对翻译的影响——以《庄子》英译为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3):164-165.

[5]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Ⅰ[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03):211-217.

[7]陈可培,陈小烨.基于识解理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2-126.

[8]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15-20.

[9]魏海波.译者创造性:认知活动中的模仿与转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0-144.

[10]谭业升.创造性翻译中的交互视角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83-87.

[11][法]罗贝尔·埃斯皮卡,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12]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3]毛继光,吴友武.认知识解视角下的“V得”构式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5):65-69.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的贡献
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的历史思维
唐山市档案馆召开《十九大报告》专题学习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论专题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蓝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