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吕瑾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活动促发展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运用英语课堂活动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兴趣、语感,感受体验英语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促发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的创新和自身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和改革教学的创新性价值。
关键词:英语;活动化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融入了活动课以知识的应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重视知识的生活化和实用化的优点,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有利于学生乐于学和善于学,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以下几方面对运用活动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进行探讨。
如何使学生爱学、乐学、学会和会学应该是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趣味性原则,尤其是在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改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主要是因为英语活动本身和英语学习的目的、任务引起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求知欲旺盛等特点,把教学内容融入活泼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唱歌、画画、猜谜语、做游戏、表演、演讲、辩论,等等,这些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愉快、精神饱满地参加英语活动,培养听说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势,把对学习的爱、期望和鼓励传递给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成就感是推动学生获得成功的动力,成功的快乐往往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想法,教师更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在初一教授Halloween(万圣节)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mask(面具),cosutume(服装)和pumpkin lantern(南瓜灯笼),在课堂上让他们分组进行“trick or treat”(不招待就使坏)万圣节特有的风俗活动。学生穿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和戏装,提着南瓜灯笼,喊着“trick or treat”,感受异国文化,尤其是充分感受英语教学活动带来的欢乐与享受,连平时有些胆子较小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这节课,不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课文内容记住了,一些重要语句也很容易地掌握了。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参与精神,对道具制作精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了一些文具奖励,口头上更是不住地赞扬,这么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总之,应该使举办英语活动成为学生一种内心的渴望与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要活动化,活动要交际化。”这句话强调了英语学习要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学习任何语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交际,语感是关键,教师要力争培养学生的语感,使英语交际化,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语言环境。学生对直观性的事物较容易接受,而且善于模仿,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投影、手势、简笔画、表情等一些直观的方法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贯穿其中,坚持用英语授课,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用英语直接思考,使用词汇、句型。在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中,增强学生英语语感,逐渐养成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习惯。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还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学生刚进初一的一段时间,我先让他们养成听录音、多开口的习惯,认真地跟读每一个句子,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在操练的活动中,让他们明白句意,并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不同角色,在表演中体会说话的内容和意思。渐渐地,他们开始自觉、积极、大胆地要去扮演书中的角色,譬如,他们扮演奋勇扑火救出老人的学生、慈善演出的主持人、进行采访的记者等,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否明白书中的对话内容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这时就可以把训练和活动的内容加大和放宽,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状态。例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电影,我剪辑了经典电影《虎口脱险》中的一小段,让学生观看后,分别扮演导演、摄影师、男女主角等,并运用书本上介绍的一些电影术语。学生们演得非常投入,像真正的演职人员一样专业。有的学生甚至从家里带来了摄像机,真的把表演的情节拍摄了下来。然后我立刻將这表演内容接入电脑,在大屏幕上播放。表现出色的学生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的称号。这就是新课程中的体验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模仿、体验中,让自己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又有个性,营造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氛围,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从一开始打好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但更应具有交际意识和一定程度上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需要创造尽量丰富而又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情境,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自然获得语言能力,并通过活动得到运用。例如,学生学习介绍自己和家庭的内容时,我让学生画自己家庭的亲情树,并带来家庭照片,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句型,在练习中,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给大家谈论自己的家庭及自己对家庭的热爱。介绍的形式有两人交流、小组活动,也有面向全班的介绍。学生既练习了句型,又增加了与家的亲密之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交际性。如:在教学“Whats + 地点?”和“There is /are ……”句型中,可以这样开展:发给每位学生画有一个房间的简笔画,通过“添加图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There is…… /There are……句型,由于学生各自画的内容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互相采访、提问的方式了解对方的画与自己画的区别,可以通过汇报获得的信息并加以描述,达到操练掌握There be…… 句型的目的。成功的交际性活动不仅能扩大交际活动中的信息交流量和语言的运用,还可以达到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融入了活动课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强调多样性、主动性、自主性的优点,进一步完善了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我坚持采用活动化教学中“兴趣—语感—体验—交流”的教学过程去实现真正的语言交际活动,师生互相影响和共同发展,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实现运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1]王慧萍.小组活动任务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2]缪小建.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初中英语教学的合理选择[J].基础教育研究,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