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通常用于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以此能够有效给予患者化疗、血流监测以及尿毒症血液净化等,是疾病诊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而由于在体表解剖定位中采用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不但影响了诊疗的效果,同时也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2]。因此,必须要清楚了解颈内静脉的解剖特点,以此来确保穿刺的有效率[3]。本次研究了100例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择期手术患者,分析了颈内静脉CT三维应用解剖研究与临床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100例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54例,女患者46例,患者年龄为19~81岁,平均为(46.69±11.82)岁;平均身高(172.73±3.54)cm;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采用螺旋CT进行增强检查,在患者皮肤处放置标志物,随后进行三维重建;其中扫描电压为120 kV;电流为70 mA;层厚为3.0 mm;螺距为1.0;穿刺方法: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其右肩处垫高5 cm,头部向左侧转动约40°,并选择性的抬高患者的下肢。
对比男女患者各穿刺点至锁骨上缘的距离以及颈内静脉走行[3]。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患者在MSM、TAS、CC、TC水平至锁骨上缘的距离中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在环状软骨上缘水平的检查中,男性患者颈内静脉处于颈总动脉的外前方的占据了79.63%(43/54),在前方的患者占据了7.41%(4/54),在外侧占据12.96%(7/54);女性患者颈内静脉处于颈总动脉的外前方的占据了80.43%(37/46),在前方的患者占据了4.35%(2/46),在外侧占据15.22%(7/46);由此可见,男女患者在颈内静脉走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颈内静脉CT三维检查是临床诊疗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具有图像清晰、立体感强、能够随意旋转角度等优势,能够为临床医师直观的提供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的三维立体空间走向、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4-6],以此来有效提高穿刺手术的成功率[7];此外,颈内静脉CT三维主要是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重建之后所得到的,因此不会增加患者的诊疗费用与辐射量,不但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空间信息,同时还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者活体状态下的解剖信息[8-10]。颈内静脉的上端主要是由乙状窦延续而来,其与颈内动脉相伴而行,随后进入到颈动脉鞘中,与颈总动脉以及迷走神经伴行,鞘内颈内静脉则主要先在颈外动脉后侧下行,之后在颈动脉外侧伴行,并与锁骨下静脉以及头臂静脉注入上腔静脉汇合[11];通常,右侧颈内静脉的管径较粗,且会与上腔静脉、头臂静脉成一条直线;同时,右侧胸膜相比于左侧胸膜更低,因此,在临床穿刺中,主要选择右侧经内静脉作为穿刺点[12]。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这种技术经常用于介入治疗、临床造影中需要进行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的患者[10]。通常这种技术对于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操作者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够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其中颈内静脉CT三维重建解剖研究能够有效显示患者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与穿刺点右侧颈内的静脉直径,从而有效增加了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穿刺的成功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中心静脉置管对于患者的副损伤,为临床中静脉用药、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尿毒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本次研究中,男女患者在MSM、TAS、CC以及TC水平距离锁骨上缘距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颈内静脉走行中,男女患者其颈内静脉走行主要以位于颈总动脉的外前方为主;最少则为前方。
表1 男女患者MSM、TAS、CC以及TC说距锁骨上缘距离(±s)
表1 男女患者MSM、TAS、CC以及TC说距锁骨上缘距离(±s)
性别 例数 MSM(cm) TAS(cm) CC(cm) TC(cm)男 54 7.14±0.78 7.27±1.13 5.42±1.37 7.78±1.31女 46 6.21±0.65 6.05±0.58 4.81±1.22 6.51±1.08 t值 - 6.4090 6.6145 2.3328 5.2319 P值 - 0.0000 0.0000 0.0217 0.0000
表2 男女患者经内静脉走行对比 [n(%)]
综上所述,采用颈内静脉CT三维重建解剖研究能够有效为右侧内静脉穿刺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