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霞
【摘 要】创新是人通过自己的新思维和新发现进行创新活动,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它包含三层意思:更新、创造、改变。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实现代教育进行生物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文章从高中生物创新兴趣培养的意义入手,探析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路径;创新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79-01
引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一、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创新兴趣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建立现代素质教育模式的需要,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应该借助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疑问机制,培养创新精神,培养自主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也是较为开放的课程,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二、当前高中生物创新兴趣培养现状
1.部分教师不够重视,资源利用有限。
高中生物教师应一起利用资源,调动各种力量,全力配合学校,配合老师的教学,搞好学生创新兴趣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首要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学虽然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事,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社会的全力配合,只有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把学生的创新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并得到不断的发扬。
2.优质课、示范课能注意到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但在平时的上课中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再加上高考的压力,给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课堂带来了一些困难。三、高中生物创新兴趣培养的途径
1.构建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既是理论的应用,又是实践的概括,在整个课堂中,以自學、合学为主的核心的环节,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2.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活跃班级氛围。通过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敢于质疑,提升学生学科成绩。而且,正确的引导能过促使学生主动做探究实验,促使班级科研气氛浓厚,这势必为将来步入更高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有问题才有思考,问题是思考的基础,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激发人的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都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高中生学生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可以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营造一个问题情境,通过生物学生师设置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生师就要把创新教育的观念寓于生物教学的始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探索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解决一个方法问题,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就会朝着创新思维的纵深发展。确保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大大增加,遇到问题能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来共同解决,从而取得显著成效。促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和自觉要求。
5.组织学生参与生物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新大赛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
6.重视实验教学。
(1)实验课堂。高生物实验课的课堂氛围,将生物实验课堂建成适合学生创新的地方。老师在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方法上,只有这样学生在实验课上才敢于上手,才能对知识深入探究。例如,在细胞壁分离实验中,学生需要将洋葱当作标本。有的学生选用洋葱皮,也有的选用洋葱牙尖。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载玻片,并了解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与肯定,然后再进行切片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2)重视实验设置。合理的设置能够确保生物实验顺利进行,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置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兴趣。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并能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在实验进行之前,指导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时间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保证实验课能够按照课程要求进行。学生在实验课上需要自己动手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并产生一些新想法,老师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对学生加以引导并进行创新培养。可以相应改变实验的条件,并对实验更改相应的设置,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给与相应的肯定,在学生进行大量试验后,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后,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应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高中生物教师应合理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凌.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30):140.
[2]王如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286.
[3]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06):154.
[4]马灵轩.对高中生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才智,2013(2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