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8-08-26 18:02王伟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探讨高中

王伟欣

【摘 要】本文基于求异思维的概念界定,简要阐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的必要性,并指出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具体运用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求异思维;高中;语文教学;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92-01

事实上,求异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有其独特的思维运行规律,它要求思维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打破常规,多维度、发散性的思考问题。为了能充分发挥出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大对传统教学思维的突破,在课堂中积极贯彻求异思维的教学理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求异思维的概述

1.求异思维的界定。

求异思维应该包含在创造性思维当中,其实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当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要求主题在寻求问题答案的时候不拘于常识,具有创新意识,突破常规的限制,从多角度、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索,进而探索出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2.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最佳时期,其实学生思想定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敢质疑、不惧权威和不怕后果,为求异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队伍更符合求异思维教学的开展,无论是语文专业素养还是视野见识,都要比以前高中语文教育队伍要好的多,教育理念较为先进,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求异思维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条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开展求异思维教学,是对提高我国高中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

1.让问题思考回归课堂本位。

在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不少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讲解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多思考,以此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在课堂上多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这种“课前预设——教师引导——近似课堂预设”的课堂模式过于简单与模式化,其生成的结果也是单一的,缺乏不同纬度和不同层次的探索。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予以思考,并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情绪,以此创设出良好的思考分为,而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学生牵着走,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归本位,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建立起思想的桥梁,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积极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

课堂沉闷一直都是外国高中语文教育中未解决的难题,如何打破沉闷的课堂也一直是现代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而设疑这种抛砖引玉的教学方式,其具备一定的技巧。在语文课堂中设置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是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设置了过多的问题就会让学生接下来的思考活动无法开展下来。问题的设置数量应该依据教师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设定,问题的难度也应该适应,最好能够接近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区。通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抛砖引玉,引起学生在课堂智商的自主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能自己去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3.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变自身的态度,基于平等、开放的态度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学生才会迸发出新的思维灵感,才会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另外,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学生探讨的内容可以逐渐放大,不局限于学生之间,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理念提出自己的简介,这样,教师能获取到更为真实的课堂反馈,学生的思考角度也有所有拓宽,求异思维能力也有所上升。

4.树立创新意识。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到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学会多维度的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不拘于常规,在一般人考虑不到的地方找到新的思路,进而寻求到效率更加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应该拓宽教学内容,积极拓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思考,善于之一,努力去探究结论形成的原因。通过教师自身的试验,才能为学生探索出一条更加良好的求异思维培养路径。三、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求异思维在阅读鉴赏中的具体运用。

《雨巷》作为一首著名的现代诗,其也是我国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对《雨巷》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不同的教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将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围绕《雨巷》使用求异思维的方法来对课堂教学环节予以科学处理。首先,教师自身必須要在备课阶段对《雨巷》的产生背景和创造者予以深入的了解。其作者戴望舒是现代诗歌中的代表人物,其深受法国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浪漫特征。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练习当中引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诗词内容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究。比如说,有人在研究该作品时,对诗歌中的“姑娘”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指的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指的是作者心中的理想。针对这些的观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后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2.求异思维表达交流中的具体运用。

逆向求异又可以称之为换位思考、反向思维,其实在遵守思维运行逻辑顺序的基础上,依照逻辑顺序相反方向进行推理的一种分析办法。我们应在思维表达当中融入逆向求异的思维,给课堂带来新的改变。通过换个角度来思考语文问题,促使学生的写作角度能够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效果。特别是评卷老师在评卷过程中从千篇一律的文章中看到一篇立论角度不同的文章,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高考的作文要想打动评卷教师,仅仅依靠文章立意新颖还是不够的,需要一个恰当的论据作为文章的支撑。在选择论据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从众,尽量发起道而行之,从而保障文章的新颖性。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使用求异思维来机械能,既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当前新课改大潮的需要,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诚典. 探讨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J]. 中华少年,2016,(30):99-100.

[2]陈昌茂.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 科普童话,2016,(35):65.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探讨高中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