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昌旭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铜仁的定位要求,铜仁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黄金经济带。并多次对贵州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提供了遵循。铜仁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铜仁的定位要求,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对标对表抓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化顶层设计,召开市第二次党代会,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蓝图,作出了“阔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部署,统筹兼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 “绿色+”融合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绿色红利”。充分用好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等高端平台,建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智库,深入研讨生态文化及相关政策理论,强化研讨成果运用,为人类永续发展贡献更多铜仁实践。结合实际编制完成《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5)》《铜仁市创建新时代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在全省率先划定了市级生态保护红线。抢抓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机遇,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出台《关于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全力推动经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统揽统筹抓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大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培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扎实开展实体经济和产业大招商行动,深入实施“双千工程”,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智能终端型产业,成功引进和培育中宇智能、中伟锂电、万仁汽车、梵能移动等龙头企业。2017年,完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255.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6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10.5亿元。二是做精做特高效农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省级农业园区48个,引进企业5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0家,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5家,2017年实现一产增加值166.4亿元。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编制完成《铜仁市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成立饮用水行业协会,成功举办首届贵州(铜仁)国家天然饮用水博览会,农夫水泉、屈层氏、好彩头等企业建成投产,全市涉水产业产值达92亿元,全面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山净水·健康水都”等品牌。三是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一带双核”项目建设,高端打造铜仁古城和铜仁至江口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成功创建11个4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接待游客约5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435亿元。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用好用活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牌子,加快推进贵州梵净山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成功承办贵州省第三届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2017年全市大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达230亿元。
从严从实抓治理。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原则,加大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认真履行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对照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建立整改任务清单,逐一提出整改目标,明确整改责任,规定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实效。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2个,省委反馈的6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向铜仁市转办的150件群众投诉案件,已按信访件办理规定全部办结。二是扎实推进生态安全系统建设。率先启动以绿道、绿城、绿水、绿村、绿园、绿景为重点的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完成全域绿化面积92.09万亩,建设“六绿”工程示范点31个。完成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人工造林62.95万亩,争取上级下达我市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30.99万亩。启动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个,建成省级森林公园6个,完成森林质量提升6万亩,贵州铜仁武陵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纳入国家18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三是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深入实施“环保十件实事”和环保“利剑”百日攻坚行动,出台《铜仁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整改方案》,全市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3%,省“十条”考核地表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深入实施“土十条”,开展土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完成《铜仁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建立铜仁市土壤及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体系(一期)和松桃县锰渣集中处置库。创新开展以市级统筹、区县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城乡污水垃圾全覆盖治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90%以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右一)在德江县高山镇阡峰村龙洞湾天麻基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冷晓意 / 摄)
压紧压实强责任。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成立市、县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制定出台《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铜仁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强化环保督查督办,严格执行生态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损害环境的领导干部,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按照“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要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护林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生态环保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