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
【创课缘起】
2017年我参加了四川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尽管有不少的优秀作文,但大部分考生或肤浅或空泛,或陈旧或人云亦云,缺乏真实的思考,未能真实地写作。今年我所教班级进入高三,九月学校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学生作文分数普遍较低,难找出优秀作文,无论作文内容、作文思想都难跳出陈腐。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愈来愈倾向于考查学生的观照能力、挖掘能力和思辨能力。那些高考佳作,无不闪耀出智慧的理性之光与令人心悦诚服的思辨色彩。因此,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就得在“深刻”上下功夫。要想做到“深刻”,除了多读理论性文章和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一些使议论文“深刻”的思维方法:如何拓展思维的面,如何加深思维的度。
我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作文思维素养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要求每一位主研人员根据课题组所列出的思维板块选择一个点进行上课。因此,我就议论文之“深刻”写作做一点思维训练的探究。
【创课思路】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全面理解“深刻”的涵义。通过引导学生对作文材料的辨析及例文分析,并与自我作文对比,激发学生对作文深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作文深刻之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深刻立意和透辟说理的能力。
【教学现场】
一、导入
师:同学們,高三的月考,就像是一场一场汇报演出,无论精彩还是黯然,都要认真反省总结,我相信你们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成功走向高考。据我了解,不少同学对作文感到十分困惑:怎么我的作文就这么点分数呢?的确!大多数人的作文得分不高,50分的作文极少。作文怎么了?你想过吗?作文到底该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作文的“深刻”这个话题与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
二、自我评价
师:要解决问题,首先是要认识问题。如果连自己问题出在哪儿了都不清楚,糊里糊涂地,岂有出头之日?
生:空洞,论证不严密。
生:观点不新,没有以小见大。
生:没有去思考它的深层次原因,更没去关注它的影响。
(师总结并板书)
立意:流于表面,就事论事;思想肤浅,认识 不高。
说理:浅尝辄止,不会挖掘;说理不透,不会分析。
师:那么,考纲是怎样阐释作文之“深刻” 的呢?
三、考点解读
(屏显)
1.深刻”,指作文中所阐发的思想,所表达的观点能达到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使人受到启发,内心深处“有所感”。
2.考纲要求: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3.深刻的多样性:或深入本质,或揭示原因,或说明结果,或指出规律,或预示发展,或抓住要害,或给人启发,等等。
4.议论文深刻要求:论点新颖独到;说理透彻深刻。
四、考题回放
(屏显)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公园里的垃圾桶就在身边,但就有人将果皮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地上;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电风扇还在呼呼地吹,但就是不去拧一下开关……凡此种种生活细节,本为举手之劳,但就是没有人愿意去“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请以“‘不为与‘不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师:面对这样的话题,我想人人都感觉到有话要说,但是要说得精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很多同学是这样的构思:对“不能”与“不为”做一下简要对比,将话题材料中的现象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再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两个类似于话题材料中的例子,进行一番“描述”;最后再对“不能”与“不为”的诸般现象做一下“批判”。如此,我们的文章虽然“成型”了,但是这样“就事论事”式的构思,使文章难以摆脱平淡的“面相”。实际上,话题材料最后一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写作“倾向”已经做了限定。也就是说,不能就“不为”与“不能”的表面来做文章,而应该深究造成“不为”与“不能”的原因,这才是文章立意的“眼睛”所在。
(屏显问题,学生交流)
1.什么是“不为”?什么是“不能”?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为”的事发生?
3.为什么“不为”?
4.“不为”会有怎样的结果?
5.怎样消除“不为”之怪现象?
6.生活中我们“不能”的事呢?
7.为什么“不能”?
8.面对“不能”该怎样?
生:能为且应该为的而不为称为“不为”,客观受到限制称为“不能”。
师:“不为”蕴涵着“该为能为”,选择“不为”实际上体现了人性中“恶”的倾向,是人的思想态度、修养、文明与习惯养成的问题,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教化与风尚,于人于己都不利,让其泯灭,有赖于教化。“不能”是一种客观能力的受限,“不能”或许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寻找办法,努力改变客观现实,或正确面对。当然,该话题的重心在“不为”,但可以“不能”来陪衬能为可为之“不为”。这样一分析,似乎写的东西还多呢。问题透彻了,思想深刻了,分析论证不就游刃有余了吗?从我们刚才的分析来看,最关键之处在哪?
生:多问什么和为什么。
生:思考分析一定要发散开去。
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生:要展开横向和纵向的联想和思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通过例文分析来具体总结作文深刻的有关方法和思路。
五、分析范文,总结方法
范文一为2016年全国Ⅰ卷漫画材料作文的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原文略)
师:这是一篇考场作文,说说你的看法。
生:角度新颖,从寓意的角度立意。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方向。
生:论述辨证,家长教育孩子时,既要给进步的孩子以鼓励,也应给退步的孩子以空间。
生: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进步与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见解深刻,有深度。
师:好作文你们都看得出来,自己的作文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屏显)
独辟蹊径,求新求异;由表及里,入木三分。
范文二为2016年高考江苏卷的优秀作文《烟火蓝边碗》。(原文略)
师:此文为议论性散文,朴素而有韵味,寓丰腴于平淡之中。构思不谓不独特,主旨不谓不深刻。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生:想得多,想得远,由此及彼,由碗想 到人。
生:也可以说是由小见大,发幽微而显现。
生:本文语言韵味十足。
师:正如我们刚分析月考作文,要发散你的思维,纵横发难,由此及彼,由小见大。
(屏显)
纵横开掘,多向思维;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六、课堂总结
师:要使议论文深刻透辟,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准找好角度切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或意义(后果)。朝大处想,朝深处想,朝远处想,朝不同方向去想。
(屏显)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由表及里。
摆出现象,由果溯因,以此及彼。
提出質疑,正反比照,由近及远。
联系生活,针对现实,由小及大。
【创课所得】
高考,作文是重头戏。可是在教学中,教师重阅读轻写作,作文教学无体系无序列无章法。特别是议论文,不仅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更需要逻辑思维的训练。当下功利的教育背景使许多教师迫于应付种种考试疲于奔命,却忽视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培养,强化训练,题海战术,严重影响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议论文教学,同时也要对学生强调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观念。
用事实证明道理,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也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广泛运用的手法之一,其关键在于事例的选择。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从熟知的事例中出新、出巧,转换思维,给读者以多方面的思想震撼,从而更好地论证话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积累、挖掘和运用。
首先,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素材储备库。我班学生每人有一本作文素材周计划,课外阅读《杂文》月刊,并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周刊。学生通过这样的机会,素材积累增加了,素材运用方向也增多了。其次,还要指导学生思考、挖掘素材运用的主题,选取不同的立意角度,针对具体文题提出符合题意并具有文化价值的论点,就能够达到旧瓶装新酒——创新的目标。
素材积累不仅要多而精,更要会思考和运用。
高考作文评审组曾这样评价:高考通常有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五种:
1.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假设分析法。运用逆向思维对论据做反向假设,推测在这种虚拟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某种结果,从反面论证论点的方法。运用几个假设复句,从实际出发,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假设,分析会比较全面,说理也比较深刻,行文也会增强 气势。
3.对比分析法。举出正反两个例子从而构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用比较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来联系论点的方法。对比评析法适用于对比论证,分析文字围绕对比展开,对比后的结论要与论点相吻合。
4.引申类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 意义。
5.论据引申法。举了一个例子作为论据,论据里面存在某种苗头,就着这个苗头引申出去,设想出某种结果。
总之,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既需要牢牢打好基础,又需要宏观的构建能力,更需要微观的精雕细琢工夫;既要有丰富的素材,又要有灵敏而严密的思维。教师必须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既要激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技巧,最终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有思想内涵和独特个性的议论文。
【学生作品】
与其补水,不若开源
今有一河将枯。法一:持续运水补给之。法二:为其开一补给水源。法一见效速而难久,而法二开其源头活水可保其长清。是谓:与其补水不止,不如寻河开源。
当下,扶贫可谓社会热门话题,各方出力,方法各异,都有成效,但余以为,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方为长远脱贫之计。
如何能增强内生动力呢?扶志与智即可。扶志,使人产生内在觉悟,振奋精神,发力拼搏,一改丧颓顽气。扶智,使人拥有实在本领,掌握技能,便能立业立家,甚而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坚持扶志与扶智,势必为贫困地区注入积极动力,摆脱“等米下锅”的依赖思想,从而提高扶贫的针对性,达到精准扶贫、真正脱贫的目的。我想:基于这样的长远之益,其必然会受到扶贫方的愈加重视和推广。
反之,有人言输血模式作用最大。何为输血?为贫困地区长期提供基本物资助其生存也。诚然,遭天灾人祸之地确实需要紧急的救助,这些援助对于人们短期内摆脱困难作用甚大,但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均伤害甚大,甚至可能诱致贫困依赖症。不通过奋斗就有收获,如果这一思想被激发,如何能达到真正助人脱贫之目的?
管仲曾言:滥予之害,甚于饥荒。不正确地帮助他人害处甚大。不停地给那些贫困之地捐钱捐物,却没有帮助其养成脱贫之志,生成去贫之智,如何不令人心存忧虑?
滚滚长江东逝水,阅尽古今可明智。曾经的大秦帝国做法可鉴,对老弱者施以救助之余,培训其手工业技能,助其自给自足。英国尚未崛起时开福利院,收流浪儿童,在粥饭之余,培训其专业技能,鼓励其自谋职业,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到来。反观德国,二战后,过于完善的福利使政府不堪重负,其本意在救助穷人脱贫,却未料到造成了一批坐等救济的懒汉,各国都在反思!
不只在扶贫方面,在社会的其他方面,我们亦得重视内生动力机制的重要性。外在的帮助可得一时之利,内在的强大方固根本之繁荣。难道我们的学习不是这样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这样吗?大国崛起之实现不是这样吗?那些真正在内在方面立志求智而强大起来的人或民族,当赢得历史尊重的眼光和掌声!
与其补水,不若开源;补水一时,开源万世。扶贫与求脱贫者当鉴之。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中学;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