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忘却的那段历史

2018-08-24 10:50苏蕾陈相元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奥斯维辛细节教学

苏蕾 陈相元

一、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知识和本篇消息的特点;掌握生字词。

2.了解沉痛的历史,了解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体会作者的沉痛心情和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3.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体会文章冷峻的语言特色,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沉痛的历史,了解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体会作者的沉痛心情和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冷峻的语言下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渗透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来给大家读一首诗:(多媒体展示)

在华沙

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

在那里脚会踢到

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

我听到声音,看到微笑。

我什么也不能写;

五根手指

抓住我的笔,命令我去写

他们活着或死去的故事。

使我生来就成了

一个例行的哀悼者?

这首写于1945年名为《在华沙》的诗作,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裔美籍诗人切·米沃什充满悲情的诗作。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板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觉,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體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

(学生读课文)

师:不少同学已经看完了课文。请你思考一下,你会要用哪个词来概括?这个词可以是文章中的,也可以是文章之外,但一定要用文中一个具体的例子解说。先请一位同学回答。来,这位女生,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现在的奥斯维辛和以前的不一样。以前的奥斯维辛是“恐怖”,现在的是“安静”。“安静”的例子在第41页第1段,“恐怖”的例子在第41页第5段。

师:旁边那一位,你会选一个什么词?

生:“讽刺”。这个词贯穿在全文,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犹太人死亡的牢笼,而现在这里却是孩童嬉戏的地方,阳光灿烂。对待历史,人们是来旅游观光。书中有一句话写得好:最后一段说这里没有新鲜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也是一个讽刺。来到这里看到的都是恐惧,有什么可报道的?

师:请坐。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发现你和同伴找到的例子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环境描写,但感受不同。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我觉得是“噩梦”。出现在第2段,每场梦都会有梦醒的时刻,奥斯维辛在梦中是一个黑暗的无底洞。

师:很有趣。大家的例子都集中在一点,环境描写上。除了环境描写之外呢?

生:“挣扎”。例子在42页倒数第2段,“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前面描述奥斯维辛的可怕,最后却点出在可怕的环境下有一个温和的微笑。

师:所以你认为绝望中不乏希望,是吗?她读出的这是人物描写,一个温和的微笑。其实文中可以读出许许多多具体细致的描写,环境,人物,看看还有没有?

生:还有语言描写。文章倒数第2段:“然后对讲解员说:‘够了。”

师:我举一个例子好吗?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

(三)课文欣赏

师:这篇新闻和你平常看到的新闻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看到的都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比较好懂。

师:这篇新闻在行文上很有特点,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师:大家说说看。

生:初中时,我们学过几则新闻,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当时老师介绍过,新闻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这篇好像不严格。

生:练习的消息格式也是按这个来的。而且,新闻消息一般没有太强烈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很充沛。

师:大家总结的有道理。一般说来,消息写作并不突出强调现场感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本题所举的关于美国人口的调查消息,基本上就是消息的规范式样:有导语、主体部分、事件的结果,此外,无过多的文字加工,无修饰,更无描写。

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

它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让我们来欣赏它的颁奖词:(多媒体展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第一和结尾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拓展延伸

师:你作为一个生活幸福的中学生,让你替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人们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呢?

师:我先来示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

生: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做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维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犹太民族早已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生:当历史的年轮轧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生: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跪在营前,默默悔过。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师:大家说的特别好,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就是,情之所至,文采自现吧!

(五)课堂小结

师:随着罗森塔尔的笔,我们感受到奥斯维辛的罪恶,天边的乌云仍然没有散去,联想到目前在德国的新纳粹主义分子的叫嚣和在亚洲日本国的靖国神社的烟火,我感到这乌云仍然无比的沉重。虽然阳光是那么的壯丽,让人望之心动。我以为,这景象就正象征着奥斯维辛的今天,往事悠悠,但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想忘也忘不掉,让我们肩负国家的使命,让中华民族永远挺立!

(六)布置作业

晚自习观看《美丽人生》,写200字左右的观后感。

[教学反思]

本课入手有些难度,刚开始看文章可能不知道在说什么,课前预习很重要,课堂当中给学生一点时间再细看文章,也是很好的补充,这点时间不能不花。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一首写奥斯维辛的诗,以诗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得多。

活动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发现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二、案例评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先生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新闻最初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这篇新闻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执教者苏蕾老师是一位认真执着的青年教师,她教学朴实大方,灵活机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述实录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例就是苏老师执教的一堂公开示范课教学案例。我们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诗导入,渲染悲情。上课伊始,苏老师深情朗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裔美籍诗人切·米沃什的诗作《在华沙》,“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在那里脚会踢到/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使我生来就成了/一个例行的哀悼者?”“我听到声音,看到微笑。我什么也不能写;”但是,“五根手指/抓住我的笔,命令我去写/他们活着或死去的故事。”教师的朗诵,或舒缓低沉,或急促激越。随着老师的朗诵,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经受着痛苦的煎熬。紧接着,教师介绍位于波兰南部奥斯维辛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教师的语调低沉,面容严肃,空气似乎凝固,氛围显得悲恐,这就为全文的后续学习打下了悲情基调。

2.抓住文本,赏析手法。课文比较长,教师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在整体感知教学环节中,苏老师紧紧抓住文本,安排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文”,并且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森塔尔笔下的奥斯维辛给你带来的感觉,并且从文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说这个词”。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安静”、“恐怖”、“讽刺”、“掙扎”等,并且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例子来印证,苏老师在点评和点拨中,巧妙地引出了对文中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的赏析。对学生没有关注到的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苏老师则亲自举例赏析:“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并且引用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来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

3.同中辨异,彰显个性。针对本文是获奖的新闻名篇,行文具有其独特个性,因此在教学中,苏老师引导学生同中辨异:“这篇新闻和你平常看到的新闻一样吗?”,学生回答说:“不一样,以前看到的都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比较好懂。”教师进一步引导:“这篇新闻在行文上很有特点,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待学生充分讨论、踊跃回答之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顺势用多媒体展示本文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加深了本文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的理解,也更加了解和把握了这篇新闻“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的真正原因。

4.畅所欲言,文采四射。有了前面对文本学习和探究的铺垫,在拓展延伸教学环节中,苏老师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你作为一个生活幸福的中学生,让你替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人们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呢?”为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苏老师首先示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有的说“德国人没有忘记”,有的说“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有的说“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还有的说“当历史的年轮轧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苏老师及时总结:“大家说的特别好,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就是,情之所至,文采自现吧!”并且联系德国新纳粹主义分子叫嚣和亚洲日本靖国神社烟火的现实,告诉学生:“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想忘也忘不掉,让我们肩负国家的使命,让中华民族永远挺立!”

为了集思广益,本节课教学中有几个细节是否欠妥,我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导入朗诵《在华沙》之后,可否让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为了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第一个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是否应该及时给予点评?关于细节描写,教师示范举例赏析之后,可否让学生再举例赏析,这样学生对细节描写作用的理解是否会更深刻一些?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第2小题弃之不用,妥否?

猜你喜欢
奥斯维辛细节教学
奥斯维辛博物馆:望日本人多学悲惨历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奥斯卡·格勒宁 被判监禁
94岁老纳粹被判入狱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