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各小组成员之间针对某个探究主题展開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发挥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思维、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学习技能,获取学习的最大效益。
一、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但是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合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主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必然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课文为描写孔乙己而设置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作者是如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文中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里面的‘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体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合作中互动,交流观点与看法,促进了阅读理解的深入。
二、合作学习,加深学生角色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重讲解灌输、轻主体体验,致使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深,阅读能力也难以提升。体验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强调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心灵世界,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继而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角色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转换视角,更深切的理解课文。例如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内合作将课文创编成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然后让各小组到教室前进行“汇报演出”,由学生对表演进行评分,最后评选出“最佳表演个人”与“最佳表演小组”,给予表扬与鼓励。学生创编课本剧要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语调等细节进行设计与处理,这些都需要反复体会文本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意旨,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默契等,角色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合作学习,推动语文活动的开展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也是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促进智能发展、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使学生达到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的目的,而作为课堂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针锋相对的进行交流,是语言能力的锻炼与较量,是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是对是非真假的辨析。通过辩论可以促进认识的提高,可以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设计了课堂辩论比赛。正方的观点为“天赋是成才的关键条件”,反方的观点是“后天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条件”。让学生通过辩论明确后天教育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充分认知到后天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现实的例子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中能够以辩题为中心广泛列举事实论据,在辩论中展示了自己的辩才,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辩论更能明辨是非曲直,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合作学习,发挥互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还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评价。例如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的评价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主篇课文设置一些题目,如本课生字词的注音,作者的简历、写作背景、阅读问答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目”。题目设置完毕后,各小组将这些题目相互交换,这样各组都得到一份兄弟小组的“阅读测试题”,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对这份试题进行解答,然后将答案再返回原来设置题目的小组,由小组集体进行批阅,再进行交换反馈。这种阅读评价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动力。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合作中加深了问题探究的深度,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学习能力。并且,合作学习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增进感情,提升合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学生主体理念,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构建富有学习成效的精彩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樊庆芬,山东邹城市峄山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