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艳云 孙志平
小学语文学科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拥有庞杂的体系和多元化的知识。尽管如此,小学语文学科同样包括着一定的规律,需要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发掘和总结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真正做到提纲挈领,找到语文学习的关键和技巧,深刻的感悟语文的魅力和精妙。由此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增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效果,教师可以立足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习惯引导,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共同进步。
一、立足综合素养,培养识字写字习惯
必要的语文知识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组成要素,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基础的语文知识就是文字。那么在综合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就需要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方面,奠定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基础。识字写字是语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个人文化素养的直接体现,正所谓字如其人。在小学语文这一基础的语文教育阶段,教师更是要将侧重点放在识字和写字教学方面,在潜移默化当中锻炼学生的内在品质。第一,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要将关注点放在指导学生把握识字方法与规律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积累当中找到与自身学习特点相符合的识字方法,并将其进行积累和总结,形成独立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当中的报纸、书籍、宣传广告等,让学生看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主动性,并自觉识记和积累文字。第二,在写字教学当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做到笔画端正,姿势正确,合理安排文字的结构,力求美观整齐。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获得多元化的写字技能,进而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化的写字方法。
二、立足综合素养,培养预习复习习惯
掌握丰富的语文学习技巧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当中需要认真完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很多学生由于缺少预习复习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可以说是毫无准备的投入语文学习活动,进而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习效果。而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把握新课的目标,初步了解新课当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还能够提前将自己的疑问总结出来,带着问题听课才更具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并通过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将预习变成自主学习当中的一种自觉。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课前阅读本篇文章,了解文章大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记录下在预习过程当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除此以外,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虽然在课堂上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但是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的话就会遗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总结,将零散分散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处理。
三、立足综合素养,培养阅读写作习惯
熟练的语言技能尤其是综合性的语言技能是语文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阅读和写作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只有当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技能,才能够在习惯塑造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语文学习难题,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经验交流会、故事比賽、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让整个班级充满浓厚的读书氛围,从而督促学生主动阅读与积累。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之下正确阅读。而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时,教师先要改变学生抵触写作的不良心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美和写作的魅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写作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实现以读促写。
四、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参与课堂习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想让学生得到自主和个性化发展,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完善语文学习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没有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师生互动沟通的重视,进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在新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正确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实践参与当中获得能力的锻炼。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确保目标和内容的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就能够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例如,教学《春晓》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掌握全诗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各个诗句的翻译方法,把握全诗主题,并搜集与本诗主题相关的诗句。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推动学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五、立足综合素养,培养质疑问难习惯
完善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诸多困难,而且思维能力和完善的思维品质也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站在综合素养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就需要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着手,只有当学生具备大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不断开拓思维,完善思维能力。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通常会将提问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选用的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法。这样的模式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降低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从而难以达成完善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将提问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对文章的疑惑大胆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秋夕》时,有的学生主动提出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的问题,而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避免直接作答,而是让其他同学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搭建自我表现的平台。最后经过同学的认真讨论了解到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来表达诗人情绪。
在当前倡导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语文学习策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课程改革和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增强语文课堂的启发性、开放性和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过程,并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完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也让学生终身受益。
窦艳云,孙志平,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