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中语界中青年女教师中,王君和郑桂华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细研两者的课堂教学,感受了双峰并峙的相映之趣。一时尚,一素朴;一趋于感性,一偏向理性。
对两位老师的结识方式很相似,都是先从杂志上读她们的文章,然后密切关注,到亲自听她们的授课。具体从哪年开始接触她们,已记不清了。但接触王君老师的时间要早一些,读她的书也多一些,听的课也多一些。
初接触王老师,感觉她的文本解读个性化很强,总有一些自己的发现,总能找到一个较为巧妙的角度。或由一个词领起,或从一个句子切入,甚至是一个标点撬动,寻径探幽,课上得饱满而又厚重。记忆较深的有:《湖心亭看雪》的“痴”字引领,由文本层层推进,直达作者的内心。《老王》一课抓住“活命”二字,咬文嚼字,上出了自己的特色。当然还有很多课例,不一一列举。
最初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王君老师的教材整合能力。“三个女人一台戏”一课,比较了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杨二嫂的人物塑造的不同;《陋室铭》《爱莲说》的整合教学探讨了刘禹锡的心灵世界;还有“英雄主义的教学必须‘脚踏实地”一课,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主题进行了反思……那时感觉这位教师不仅思维灵动,而且视阈够宽。
零九年在大连亲自听到了王君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由对一封信的质疑,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上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认识。以致后来听她的《纪念白求恩》《木兰诗》《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感受到了这一娇小女子在讲台上的激情和张力,也许这就是她所提倡的“青春语文”的课堂气息吧?
最初王君老师的课例在议论文、说明文领域涉足很少,渐渐地她弥补了这一不足,课例越来越丰富,囊括了记叙文、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古诗文等。教学形式也渐渐繁复起来。《苏州园林》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分步解读,《敬畏自然》的“共鸣”“争鸣”的簡约处理;有时对文本进行裁剪组装,有时赋诗以激情提升……总感觉这小女子的脑中有无穷的智慧。她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课堂,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一个时尚的女郎,真真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课如其人,人如其课。王君老师有一种新潮美,郑桂华老师则有一种古典美。
郑老师现在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原也在中学教过学,有理论的高度,也有一线的实践。她的课被王荣生教授称为“有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真实、真切,让人感受课堂的美好”。郑老师的书我看得不多,课听得也较少,但是像她的人一样,见了就很难忘掉,应该是比较有特色的。
她的课着眼于学生,随课堂的生成调整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能够体现语文的本色,落脚于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课堂大致的流程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看似比较简单,实则以简驭繁,能够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她的《安塞腰鼓》一课,先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再让学生回到文本当中,找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够传达出这样的感受,接着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这些词语和句子。就这样,特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了特定的言语内容,形式和内容相一致的学习内容就被学生深入地掌握了。
再看《春》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活泼,读起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句式上有点短。
师:除了短,“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两个句子结构上怎么样?结构上是很相似的,这样的句式连在一起,也有一种欢快的感觉。
仅这一片段,足可以看出郑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吃透言语,不仅让学生知道言语表达了什么,还得让学生知道表达的特点,进而知道这样的语言为什么能够表达这样的内容。将学生语感的形成,运用文字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本质特征。话说郑老师这样的教学意识还是在零一版“新课标”诞生之前,足见她对语文课程本质认识的正确性和超前性。
郑老师的课堂少有慷慨激昂,有的是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体现得特别明显,课绝不花哨,如话家常,可是学生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王荣生教授这样评价:“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她的课里都变得愿说、能说、会说……看郑桂华老师的课例,堂堂有这样的感触,她的课学生都能有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的收获”真的是心有同感。
两位老师我都敬佩,因为在课堂上她们都是自己!
时尚也罢,素朴也罢,我都喜欢!
董占军,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