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口抒我情,我笔写我思。一旦明确了“意”,“言”的调动便显得至关重要,言之不清,表意不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用题的终极命意应在于此。需警惕的是师者不能为题目而题目,不可辜负了汉语之美,亦不可不重视思维力的培养。尝试以三步深化活用语用题,提升语思能力。
一、以题解题,初步模仿
2013·四川卷中有这样一道语用题: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仔细审视归纳学生答案,呈现三种极端现象:简单叙事呈现,语言冗长苍白化;为修辞而修辞,情感疏离化;逻辑不通,思维浅陋散碎化。
线性讲解:规律点拨——呈现答案——同类复做,如此惯性处理或可短期解决句式杂乱和叙事的冗长化,但对语思结合的能力了无益处。颠倒翻转——拓展延伸——辩驳质疑,尝试螺旋式提升语思能力。
二、翻转复做,锻造语言
诚如洪特堡所言:“语言于精神就像一个不可企及的深底,精神从这个深底中获得的东西越多,它能够进一步从中汲取的东西也就越多。”学生暂时没有灵活应用语言准确表意的能力,不妨从模仿开始尝试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去学会严谨有力细致的表意。
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请学生品味思考答案的语言特点,形式上都用了排比、反问,句式整齐。细读审视两句的表意重点都落在了人物不同角度的苦难上,以转折句着重点破其不屈的精神意志,反问都落在末句重申强化观点上。明乎此则可明确句式也好技巧也罢都是为了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思,思维只有与语言文字融合,才是有意思有味道的创造。
三、举一反三,拓展延伸
维果茨基说:“有充分理由把词的意义不仅看成思维与言语的统一,而且也看成概括与交往、沟通及思维的统一。”不妨将视野放大至其他人物,学生习作可谓佳作纷呈如:
1、无人理解,却雕琢出高洁的品格;艰辛周游,却成全了惠世的理想;痛失爱徒,却思悟透生死的意义,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孔子的人生意义吗?
2、经历过身患重病时深深的痛苦,经历过失去双腿时彻骨的伤感,经历过母亲去世时无尽的愧悔,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叫做苦难。
3、身患重病,却磨砺出坚韧的性格;痛失双腿,却思悟透生死的意义;母亲逝去,却体味到亲情的可贵。
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史铁生的人生意义吗?
交流碰撞会获知语言的组合千变万化,视野开阔可明确思维的疆界无限延展。
四、辩驳质疑,深化思维
“言”有道却不可拘束思维,“言”有方却不能扼杀思考。它可能助推思维惰性,语言格式化。更可怕的是极易占据思维的跑马场,扼杀质疑精神。需警惕思维的扁平化和同一化倾向,不妨提供反向思维:
阅读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指出相悖观点如: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引领学生走出平面化直线思考的误区,尝试分层分类思考,辩证看待万物。
再阅读培根短文《论厄运》: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引领拓展思维的广度宽度深度,不难得出苦难有其种类,经历苦难结果各不相同,意义也是相对的等观点。《荒谬的苦难哲学》深度思辩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深究因果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大门!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最终的旨归是培養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题目不必僵化使用,可深化翻转活用,用好用活语用题,考验着师者的智慧。
梁磊,浙江长兴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