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翻转新手段重温古典诗词的魅力

2018-08-24 10:50胡奎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古诗词

胡奎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词的意义在于可以传达出一种生命力,让人拥有高贵、美好的心灵。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古典诗词之美在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古典诗词热,由此引发的诸多话题也得到了人们的持续讨论。比如,古典诗词如何普及、大众化?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怎样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之美在今天该以何种形式生根发芽?

据“中国青年报社中心”对2000名18—25岁的青年联合调查显示,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古典诗词教育应该贯穿在国人接受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更应放在小学和初中(学习负担相对较轻,学习兴趣更易培养)阶段。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是教学古典诗词应该实现的目标。

然而传统诗歌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基本上停留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阶段,再加上教师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在日益减退。经过多次尝试,个人觉得用“翻转”的理念观照语文古诗文教学,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和对课堂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广泛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顺序:由原来的先教后学,改为现在的先学后教。在翻转课堂里,学生依据教师要求,可以查阅各种相关的教学资料,也可看老师预先制作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共同解决。有助于教师在课堂内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课堂内的学习讨论更加集中高效。

一、借翻转课堂无边界资源重拾吟唱的传统特色,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古诗文朗朗上口,本身兼具音乐韵律之美,在不断的吟诵中来体会它的意蕴,在反复的诵读中来体会它们优美的语言所描绘的意境,就会“涵泳其间”。而学生对于诵读的理解尚不大清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及时而准确的指导。如果教师能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和读出体验四个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朗读教学,这样的朗读自然会让古诗文教学增添无限魅力。此时翻转课堂无边界资源优势顿显,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朗读者》《诗词大会》的文艺类节目的视频,如重庆卫视《品读经典,光亮人生》等地方电视台的一些名家朗读资源等等,可选择利用编辑这些资源,制成微课,或者编辑成翻转课堂的资源包,就诗词的特质在课前布置相关的一些前置作业,提供一些朗读知识的指导,并推送相应的资源包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借鉴、示范,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让学生在上课有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的拓展学习中。

在坚持诵读一段时间后,通过翻转平台的反馈,了解到诵读能力的水平层次,如果有了提升,可以借翻转课堂资源开展深层次的朗读——吟唱。因为诗词是一种声情摇曳的语言艺术,吟唱最能体现诗词的声情,律韵之美。在古代,诗词是通过吟唱进行传播的,诗词的传播,也促进了吟唱的盛行。古诗“吟唱”教学法的解读是: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从读到理解到背诵,有条不紊,歌诀叠浪的朗朗书声,穿越时空的黍离之悲,动人心弦的吟唱之音,可以穿越时空让诗人和歌者产生共鸣。

当诵读的新鲜感减退,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读诗词的方法莫过于教他们歌唱了。记得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由于课前的前置学习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搜索了不少吟唱版本,几番吟唱中对诗词的内容了然于心,所以课堂上在体会情感、鉴赏升华等教学目标完成后,体验式诵读环节中,学生一改以往课堂的沉闷,积极踊跃上台演示,甚而有学生双手做举酒杯状,双目向上做望明月状,自觉地引入了表情、眼神、手势、姿态等,各种表现可圈可点。事实证明孩子们热衷于这种教学方式。而这都得益于课前的自主学习的学唱环节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原本生硬的背诵项目逆袭成一场旋律优美的视听盛宴。

二、借翻转课堂互动性方式整合同类诗词特质,习得古典诗词的学习方法。

比教学法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在教授某一诗词的同时,引入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篇或几篇诗词进行对比鉴赏,这种方式如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诗词的理解,更能增加诗词鉴赏课的容量,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教者要达到这一实效,就需要在备课时费点时力,有意识地把所学过的诗词中适合对比阅读的诗词甚至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但如果用传统教学模式,费时费力低效。而翻转课堂的互动方式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借助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例文的学习放在课前,让学生依据老师的有效提示自行学习,掌握这类文体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师生双方的互动就更加有价值。

诗词不同,诗人不同,表现手法相似,用翻转习得鉴赏方法。譬如于谦的《石灰吟》和王冕的《墨梅》就同属于“托物言志”类的诗词。教读《墨梅》时,用翻转来看,就是在课前以《石灰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课堂再用《墨梅》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解决之前的问题。

诗词不同,诗人相同,用翻转深挖风格内蕴。《杜甫诗三首》不仅可以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还可以了解杜甫一生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以及造成他这种变化的社会原因。另外,诗歌内容还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程,这也成了其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学生们在比较分析中获得了单纯教学一首诗歌无法得到的许多知识,这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时,就可以把它与《饮酒》和《桃花源记》联系起来比较赏析,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的借助翻转,课前前置自学,课中交流展示,课后拓展延伸,平台吐槽互动,引导学生习得古典诗词的学习方法,长时间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会在阅读诗词方面大大获益。

三、用翻转课堂前置性的微课,深悟典故的深刻内涵,体验古典诗词深远意境。

诗词学习中经常会遇得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典故(所谓典故就是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以及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的使用可以收到言简义丰、余韵盎然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加大了作品理解的難度,因而引导学生解读古诗词中典故和含义,并分析作者引典缘由,进而理解作者引典自喻而明志的目的,是解读古诗词的重要环节。

有些古诗词用典,理解不易。如果课堂解读会耗费太多时间。借助翻转课堂,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老师课前推送的有关这首诗词的用典视频微课,不受传统课堂的时空约束,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个性化的学习,可以反复多次学习直到自己弄懂为止。杜牧的《泊秦淮》诗中的“后庭花”就是一个典故,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释典的小微课,帮助学生分析联系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沉溺于靡靡之音,诗人对此忧愤于心,于是借题发挥,把矛头指向当时的最高层。如果没有这一历史的补充,就不可能会真正理解诗词的真正内涵。

古代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下,如何借助翻转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古代诗词语言的审美能力,升华学生精神境界,优化其人文品质,陶冶、净化其心灵世界,个人觉得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摸索。

“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语文古诗词教学,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之便,但不能因此而丢失古诗词的本身的诗意和魅力。二者之间的契合点,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猜诗词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