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记叙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行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一统天下, 记叙文写作教学在不少学校常年处于“不教不学不考不写”的“四不”状态,即使有部分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安排了记叙文教学,但也处于无序(没有序列推进)无措(无教学重难点、平面摊开)无效(学生写得不好,和初中水平雷同)无奈(不了了之,象征性地考一两次,草草作罢)的“四无”处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功利心作祟,因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再加上阅卷场上议论文易得高分,于是众多高中语文教师屈从于高考指挥棒,使得议论文成为“天下至尊”。
二、高中记叙文写作关键能力
如果用一个字总结概括记叙文的核心特质,那就是“情”字。记叙文的“情”不仅包含情感的真挚,还有情节的曲折以及情境的典型等三个维度的内容。
1.情感真挚
以情动人是记叙文的本质特征,它要求写作者不做作、不胡编乱造,而是通过情景创设,抒发真情。“情”的内涵丰富,包含友情、亲情、乡情、爱情等,它们是生命之间维系的丝线。情感真挚,一方面要在作文中写发自肺腑的感受;另一方面,为避免过于抽象、空洞,可以“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情感表达转化为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小细节。抓住这样的“动情点”,浓墨重彩地渲染、强化,会起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
2.情节曲折
优秀记叙文离不开情节的发展、演进,为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首先要学会运用适当的叙述顺序,即顺叙、倒叙、插叙等;其次要学会在矛盾冲突中推动情节变化,如“走与留”“爱与恨”“舍与得”等纠葛、抉择、两难的主题都适宜这种表现手法;最后,要学会在情感的发展变化中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心理,表现主题,如从误会到理解,从友爱到怨恨,从漠视到亲近。
3.情境典型
情境是对人物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或活动状况的描述。只有营造典型情境,记叙文才能获得生动具体的形象感,人物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创设典型的情境就是选好一个场景、一个画面,然后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形成立体的、可感的情境。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质、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难或考验面前表现得更鲜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读者,对文中的人物关注,产生阅读兴趣。
三、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生发点:唤醒那个人
好作文根本不是“作”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流出来的,因此,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去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不是去生硬、刻板地“教”写作。写作的那个“人”被唤醒、激活、鼓舞,阅读的那个“人”才会感动、沉思、警醒。因此,唤醒感情沉睡、麻木、凝滞的写作者既是记叙文写作的前提,也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发点。
“情”是记叙文的核心,激活学生或激烈或绵密或厚重的情感,激活生命的热情,学生才可能写出情深词美的文章。教师要秉持这样的教学观念:只要生命还在欢歌,真情还在流淌,任何写作环境都是生命现场;如果我们不和生活热恋,那么“深情”就永远和我们无缘。只有写作者将情感倾注,让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对接,才会有温暖人心、直抵心灵的文字。
(二)生长点:以写作影响写作
作文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三大要素:教师、教材、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教材是凭借,教师是枢纽,学生是核心,生长是关键,经验是宝贝。教材是写作借鉴的材料,它包含经典文本和写作技法的归纳。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它不仅指写作的某“一个同学”,还包括共同学习提高的众多“同学们”。三要素交流互动、模仿借鉴,共同影响写作效果,形成三维写作经验的对接。文与生、师与生、生与生三维互动,高中记叙文教学才能拥有蓬勃旺盛的生长力。
1.教材经验和学生经验的对接
“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是一种吐纳,广采博纳地海量阅读,从丰富的经典文本中获取切实有效的写作技法,让文本经验和学生经验对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相生。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中《赤壁赋》一文,景、情、事、理四大要素交融,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赤壁赋》中,优美的月下赤壁之景,泛舟赤壁、扣舷而歌、主客问答之事,由欢乐到悲伤又到旷达的情感变化,宇宙浩瀚、生命短暂而生发的变与不变之理,让《赤壁赋》成为文质兼美、情理兼具的记叙文写作典范。
2.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的对接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因素很多,教师的经验示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經验与学生经验的对接有三种做法:首先,将写作经验通过深刻的思想认识现身说法、加工提纯,给学生最直观、鲜活的感受和教育;其次,带领学生重新经历具体文章的创作过程,经历立意的挣扎、构思的彷徨、选材的纠结、灵感骤然获得的狂喜,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的修改的执着;第三,教师和学生同题写作,面对同样的写作要求,互相评分。这时,教师和学生达成了真正的平等,学生或许会敬畏写作,钟爱写作,用全部的生活和生命的积累去写作。
3.学生经验和学生经验的对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写作经验的对接是最真实、鲜活、丰富的切磋砥砺。庞大的同学阅读群,一改往日老师一人批改的评分常态,满足了学生的多维创作期待。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状态、能力水平、情感体验相近,更能引发共鸣,也更易于模仿。
(三)着力点:以经典引领思维
经典阅读是灵魂的壮游,经典包括教材中经典文本和课外经典名作。教材阅读教学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教师着力于以经典篇目引领学生的写作思维,不仅会让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还会让学生充满学与写的盎然兴趣,语文课堂也会走向真正的扎实、高效。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设有“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模块,其中必修1和必修2的“表达交流”部分侧重记叙文教学。笔者推想,编者可能在“阅读鉴赏”部分有意或无意地加入了可作为记叙文写作借鉴的经典阅读文本。如果在必修1、2的记叙文篇目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教学训练,以阅读促进写作,以经典篇目引领写作思维,语文教学就真正接近了“阅读为写作而教”这一宏大目标。
任何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旅途道阻且长,明确教学行为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能力,把时光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用有效的“教”促成优质的“学”,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终身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2]磨斐.高一阶段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4(38).
[3]陈仁龙.高中记叙文写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语文月刊,2013(05).
刘冬梅,重庆育才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