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的虚位与偏失

2018-08-24 10:50杨泉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试主体素养

杨泉良

教学主导是语文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职责的定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理念。教师主导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的模式,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然而,这一理念的实施也存在着诸多的阻力和障碍。一是制度因素。教师主体产生于应试教育,是适应应试体制的产物,在应试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改变教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难达到目的。二是教师的素养。教师主体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行就是规范,就是“标准答案”,是无可分辨的。由于长期处于话语霸权状态,不仅缺少沟通能力,更缺少有效应对和引导素养。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使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师主导的定位,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处于虚位和偏失状态。

一、新课程与应试教育共同导致教师引导的虚位

所谓的虚位就是有名无实。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的虚位则是阅读教学理论倡导中教师的职责与实际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反差,造成了理论的悬念状态。

(一)教师主导地位落实的条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还是主导,并不是可以想当然地通过理论倡导就可以实现的。它的落实必须有相关的条件做支撑,没有这些支撑的条件或者这些条件不够充分,都会使这些理论化的愿望成为泡影。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具体落实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制度背景。在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发展直到走向极至都是应试制度造成的,要将教师的主体地位变为教师主导,必须首先改变应试制度,应试制度不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就不会真正的落实。二是环境条件。制度的改变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而促成这种渐变的要件之一就是环境条件,大家都努力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落实,环境条件有利,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導地位就会形成氛围,否则就会遭遇枪打出头鸟的状况,使教师在教学中主导的尝试遭受挫折。三是评价导向。评价对教学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这里的评价一方面是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评价,会强化教师引导的价值,以应试为目标的评价则会取消引导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以发展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会强化引导的价值,以升学率为追求的评价则会减少或取消引导的价值。

(二)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其间存在着悖论。能够主导主体的教师如果不是实际的主体的话,那么就是超越主体之上的主导,超越主体之上的主导又是什么?只能是超主体。学生是主体却又必须接受非主体的引导,这个被主导之下的主体,正如被架空的皇帝一样,只有皇帝的名分,而没有皇帝的权利。有人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称之为双主体,这种说法一方面反应了人们对二者之间矛盾的无奈,另一方面则又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双主体都是主体,政出多门自然导致混乱,在这种矛盾中教师引导的虚位就不可避免了。

(三)实际教学中教师所处的被动地位。我们在声讨应试教育的种种弊害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矛头对准教师,因为教师是直接的操作者,因此对其声讨有合理性,但深入思考可以发现教师也是处于一种尴尬和无奈之中。他们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路和具体的操作都受制于人、受制于应试制度、受制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受制于所在学校的评价。他们受制于考试大纲、受制于教学参考书、受制于“标准答案”,教师这种实际所处的被动地位,必然造成主导的虚位。

二、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实际的主体也使形式上的主导发生偏失

这里首先要说明“形式上的主导”的含义,通过前一部分的论述我们知道,教师主导处于一种虚位的状态,有名无实并没有真正的主导,但没有真正的主导并不是完全没有主导,在实际存在不多的所谓引导中,往往是传统的,缺少新课程理念内涵的引导,在传统教学当中引导也被倡导,但其内涵却与我们所论述的有本质不同,传统教学中的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开拓,而是将学生思路进行窄化,是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相辅相承的,是教师课堂话语霸权的变种。新课程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因此教师在引导中拒绝以一己之见去统筹学生,而是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通过更多的视角,更丰富的思想意识去透视课文文本,从而获得个性见解,这种差别对于我们认识当下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偏失具有直接的价值和意义。

(一)主导的方向性要求。主导的方向性要求是往什么方向引导,为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引导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引导。从上面关于由传统倡导的所谓引导与新课程所确立的教师主导地位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引导方向是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决定的,不同方向引导,其结果也必然是大相径庭,而引导的偏失,从根本上决定于方向性的偏失。

(二)实际引导的应试追求。在分析和论述阅读教学中引导的虚位现象时曾经指出,无论教师的主导还是学生主体,最具决定意义的不是理论上想当然的倡导,而是决定于教育体制,在应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师生的地位和教育教学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以后,铺天盖地的理论倡导并没有改变应试制度。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和批判声中,应试制度在泰然自若地延续和发展着,结果造成了语文教学中理论倡导和实际操作之间矛盾却不冲突的局面。之所以不冲突是因为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越来越远,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越来越成为不相干的两件事情,而其关键性因素就是制度在整个运行中的决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依旧延续和发展着传统模式,以追求应试效果为核心目标的引导成为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将教学中的一切内容的选择和环节的安排都引导到考试上来,追求考试效率的最大化成为引导的目标。

(三)作为灌输式主体变式的“主导”。“主导”既是对教师地位和职责的表述,也是教学中的操作形式,而作为操作形式它是与整体教学模式一致的。由于应试制度的主宰,使阅读教学并没有沿着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路径去实施,实际教学中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延续和发展,使灌输式教学做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质疑和批判声中依然故我,而“主导”也并没有吸收和接纳更多新的内涵,只是在新旧观念的共同强调中,有了更高的地位,而其自身在实际教学中依旧依附于灌输式教学,成为灌输式教学的一种变式,使其偏失更为明显。

三、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的真正实现有待于教育改革和教师素质提高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教师主导的虚位和偏失,这既有教育背景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原因,应试制度既是教师主体地位的支撑,也是教师主导虚位和偏失的直接原因。它决定着整个教育的走向,也规范着具体教学的实施。因此,它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的和前提性因素,可以说应试体制不改革,其它一切关于教育改革的设计和想法都会落空。除了教育体制改革之外,要真正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素养也有待于提高。原因在于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引导,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且需要全新的观念以及充分的交往和应变能力。为此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变观念混乱的局面,确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我们当下正处于教育转型期,新的理念已经明确而旧有的体制仍然左右着教育教學。新旧观念此消彼长,这就难免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和矛盾,在应试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摇摆不定。因此,一方面要清楚地认识教育转型期的特点,对二者进行兼顾,不能非此即彼进行毫无余地的选择,即便是一些有问题的做法,也应使其存在的合理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要明确地意识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并为将来逐渐适应这个目标的教学,进行学业和素养上的准备。

(二)丰富知识积累,促进有效应对和引导。对学生进行有效应对和引导对教师的知识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教师的话语霸权和考试范围的狭窄固定,使教师无需进行丰富知识的积累,从而导致教师在知识储备方面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应对和引导,其前提是面对全体学生,在班级教学中所面对的全体学生有六七十人之众,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世界,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连“面对”都不可能,又何谈应对和引导。

(三)改变教学理念,实施平等对话。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知识的占有者,这正是灌输式教学成为主体的原因所在。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而引导是平等对话中的一种方式,据此可以得出教学中的引导并非教师的特权,而是师生相互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引导教师,在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获得共同的进步。

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的虚位和偏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成因既有应试制度的影响,也有教师自身素养不足的限制。了解这些现象把握这些现象的成因,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教师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孙德芳.论教学策略的学生选择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2期34-37页.

[2]宗树兴.论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23期63-64页.

[3]杨祥明.阅读教学的尴尬与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3年第7期18-20页.

[4]黄厚江.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J].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0期11-15页.

[5]邵军.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态视角.[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年第5期42-46页.

猜你喜欢
应试主体素养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何谓“主体间性”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