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该词体现的旷达精神一直为人所称道。但笔者认为,此词充满着隐喻,词人看着眼前之景,想着心中之事,言在此而意在彼,其中表现出的内心挣扎选择的过程更值得重视,因为有痛苦有挣扎,才会使得作品体现的旷达精神更加可贵。故而,本文重在解释隐喻,通过分析眼前之景,解读词人心中之事,进而展现其内心之挣扎与选择。
一、词序分析
词序是对词的解释和补充。《定风波》词序有三句话,这三句话说明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重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句“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苏轼一行人出门不是没带雨具,他们带了,他们对下雨是有防备的。但是,也许是因为当天已经下过一次雨了,也许是因为他们觉着天色渐晚,应该不会下雨了,所以,他们才会让“雨具先去”。然而,风雨就是这么的无常,疾风骤雨说来就来。突如其来的雨让众人皆狼狈,“余独不觉”。“余”也是狼狈的,但是“余”经历过更狼狈的事情,所以遇雨的狼狈在“余”心中已经不算什么了。经历过剧痛的人,小伤小痛又怎么会有所知觉呢?所以,本词词序不仅对词的写作时间、缘由做出了说明,还对词人创作时的内心感受做了一个基调说明。
二、词的上片分析
词的上片是酒醉中的状态。在酒醉中,词人内心有两次激烈而痛苦地挣扎与选择。
挣扎选择一
骤雨来临怎么办?“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写的是对于遭遇疾风骤雨,是不用在乎的,可以镇定地边走边吟咏长啸。“穿林打叶声”既说明了雨点之大、雨速之急,也暗指仕途的挫折如暴雨般袭来。“吟啸”字面意思就是吟咏长啸。但是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一个谢安与友人坐船出游,遇到风浪,众人俱惊,而谢安吟啸自若的故事。谢安的镇定对词人的内心是有安抚作用的。从全句来看,“莫听”是词人对风雨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已然是经历过内心的挣扎了。面对骤雨,该怎么办呢?是萎靡不振,日渐消沉?还是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理智上,我们都会选择积极振作,但是实际上究竟会怎样,这是不好定论的。而词人不仅做出了理性的选择,还给出了操作的方法——“吟啸且徐行”,吟啸显示了气度,但“徐行”才是对“莫听”的回应,要继续向前走,不停留。在挣扎之后给出的选择和建议,词人的面对风雨的态度才显得更加可贵。
挣扎选择二
未来要过哪种生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江湖生活比庙堂生活来的轻松自在,江湖的潇洒自由也是令人向往的。“竹杖芒鞋”是劳作者的穿戴,暗指江湖生活;“马”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坐骑,“走马上任”一词也可说明“马”暗指了仕宦生活。在雨中,道路泥泞,竹杖芒鞋的穿戴是不会比骑马来得轻快的,但是这样的生活会带来轻松的心情。“谁怕?”这个反问句是词人内心挣扎的集中体现,若转为陈述句则是“不怕”。可若是对自己内心的提问呢?对于这个选择,内心其实是有一点点怕的,但是现实与理智告诉词人,不要怕也不能怕。最终,词人选择了“一蓑烟雨”的生活。“一”是孤独的,与序中“独”相呼应。“蓑”是农人、樵夫、渔翁和侠客的装扮,他们都生活在江湖,若是要有蓑衣的画面感,他们还需要单独出现。“烟雨”是烟雾般的蒙蒙细雨,处在其中的人有着些许的迷茫,这种迷茫是词人的“怕”。同时“烟雨”与“穿林打叶声”的大雨不同,前者增加了诗意的美感,降低了雨中的狼狈感。“任”既有潇洒之感,也有无奈之意。词人对两种人生道路进行了比较,通过反问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和最后的挣扎,选择了江湖生活。对于接受“学而优则仕”教育的文人来说,江湖生活虽然潇洒自由令人向往,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无奈与遗憾。
三、词的下片分析
词的下片写的是酒醒后的状态。清醒后,面对现实境况,词人在两次无意识地挣扎与选择中,找到了内心的终极平静。
挣扎选择三
心中凄苦如何平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写的是寒风让人清醒,身心俱冷的人在夕阳中得到些许安慰。“料峭春风”是寒冷的,让人身冷;而无情的现实同样寒冷,让人心冷。“斜照”指的是夕阳,感觉到冷的人没有去加衣,而是向太阳寻找温暖,可见心冷大于身冷。那么词人是如何进行挣扎与选择的呢?对于“冷”,他用“春”与“微”进行修饰。顾随说:“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春寒是不足惧的,微冷是可以忍耐的,这个冷是带着希望的。为了“暖”,词人找来了夕阳。杜牧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散发的热量虽远远不能彻底温暖一个人的,但总归是一点点的暖意。在“降低冷”与“增加暖”的过程中,词人心中的凄苦得到了些许的平复。
挣扎选择四
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的是回想起来,雨天与晴天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萧瑟处”指的是风吹雨落处,也暗指词人经历的官场风云;“归去”既指回到住处,也指归隐江湖;“风雨”“晴”既指天气,也指挫折与顺利。这句话表面是写词人回到住处后回想经历的风雨,觉着晴雨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是写词人经过对自己仕途的总结思考,选择归隐,选择内心安定,选择终极平静。
四、结语
在这四次挣扎与选择中,词人的挣扎度在一次次降低,选择的确定性却在一次次增加,他的内心渐渐平复,他未来的人生也逐渐规划完成,他的旷达心境才因此显现出来。对于本词的教学,学习词人旷达的精神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凡人,我们都有遭遇挫折的时候,心灰意冷之时内心的挣扎与挣扎之后的选择,才是我们更应该体会感悟的,这种体会于读者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参考文献:
[1]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王俊鸣.苏轼《定风波》解读的若干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6,9:53-56.
段仕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专业:学科(教學)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