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雅姝
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是第二语言。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除了语言背景和文化认知不能等同于汉族学生外,汉语听、说水平与本地同龄汉族学生差距不大。但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汉语写作能力滞后的状况。研究发现,加强汉语经典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非常注重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说:“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让少数民族学生喜欢上汉语经典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启迪心灵,并能通过阅读汉语经典了解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培养良好的汉语语感,提高汉语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认识汉语经典对汉语写作的作用基础上,以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汉语写作为例探讨汉语经典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汉语体式语感,提高汉语写作能力。
一、汉语文学经典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汉语文学经典是经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检验,从而形成的具有典范性、多元性、超越性的文本。汉语文学经典都具审美理想和艺术开创精神,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着汉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华文化的承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才能够经久不衰。
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可以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增强感受自然、关注社会、理解人性的能力;同时可以怡情养性,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典文化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与人生道理。王国维先生曾经在《文学与教育》的文章中谈道:“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两者熟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的利益,永久的也。”
大量的有益的经典阅读对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体验也会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通过阅读与写作的互动,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相辅相成地互相促进。因此,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经典阅读和汉语写作教学结合的益处,重视经典阅读教学,并且积极主动的去探寻经典阅读与汉语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二、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延边地区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也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延吉市为自治州首府,下辖延吉,安图,敦化,龙井,王清,图们,珲春八个县市。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自治州内设有九所朝鲜族高中,其中延吉市设有两所,其余县市各一所。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重视汉语写作的教学,教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认识较透彻,能够将听说读写相结合,积极与学生进行汉语互动,努力实现以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延邊地区朝鲜族高中老师们比较重视朝鲜族学生的汉语阅读,也充分认识到汉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审美体验、积累汉语言文化知识,是实现汉语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和教师做出不少努力,不仅在汉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汉语文阅读训练,还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汉语阅读。虽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绝大多数学生对汉语阅读产生了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过名著《围城》《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红楼梦》《史记》等全文或节选。但我们通过访谈发现,只有少数的学生喜欢阅读经典名著,大多数学生汉语阅读的对象是通俗文学。以下是2015年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汉语阅读情况调查的结果:
在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一些汉语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经调查,虽然传统的讲解教学法仍然是主要的阅读教学方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合作探究、自主阅读和启发式阅读教学等也逐渐得到教师们的认同。
由于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汉语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汉语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们不存在汉、朝两种语言口头交流的障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汉语能力发展不平衡,在MHK考试中,学生的听力和阅读平均分在90分以上,但写作能力相对滞后。以下三个表格是2017年吉林省KHK延吉市某高级中学不同老师所教的7个班级348人成绩统计表:
以上调查显示,此次MHK考试的总平均分为262.672,合格率为96.84%,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朝鲜族学生的书面表达相对分值较低。多数学生表示缺少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习惯汉语思维表达的方式,加上母语语法、文化等负迁移的影响使得部分朝鲜族学生面对汉语写作时存在畏难心理。
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积累材料的途径有很多,最基础的就是从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然而,少数民族高中生在使用本民族语言较多的生活环境中不易积累汉语语料。因此阅读成为了他们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
汉语阅读可以使他们获得汉语写作相关知识,培养良好汉语语感,一定数量的阅读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写好汉语作文的基本保证。其中,健康有益的经典阅读不仅仅是他们获取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更能对学生的汉语综合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实现经典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基于经典阅读的意义,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营建良好的经典阅读环境,还要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经典阅读方案,加强经典阅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进行素材积累、研究行文句式,从而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一)在经典阅读中养成汉语思维意识
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阅览室内安静舒适,阅读的硬件环境良好,完全能满足学生经典阅读的需要。因此,汉语教师们要帮助营造良好的汉语阅读氛围,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汉语经典阅读,努力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和汉语思维习惯,为汉语写作打下基础。例如,教师根据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合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或背诵经典片段,也不必占用太多时间,每天高效率地利用10~20分钟进行阅读,并使这种形式常态化就是很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汉语教师可以适当地抽取课间时间,不定期的开展经典阅读的点评活动。活动可先从形式多样的朗诵开始,然后进行点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阐释对经典的看法,积极主动地各抒己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汉朝双语对比阅读,引导他们发现母语与汉语行文用字的异同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诵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汉经典的领悟和理解,为学生的作文增强文化底蕴。同时经常进行汉语经典阅读活动,可以改变一些学生羞于用汉语口语表达的情况,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使用汉语的信心,建立学生用汉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实现素材积累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中,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1]
由于学生之间的汉语水平差异,教师在汉语经典阅读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制定相应的阅读方案,督促、引导学生做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制定并监督其执行阅读积累计划。例如,对于低起点的学生,可以先以课本中的节选为主,逐渐指导阅读全文并指导其为汉语作文做素材积累。对于高起点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经典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比较阅读,并要求学生自己做汉语作文的素材积累。积累内容可以包括好词好句的欣赏摘抄、选题立意的分析、行文线索的安排等诸多方面。为了树立学生汉语经典阅读的信心,阅读书目内容上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形式上可以由短到长。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教会学生阅读目录、序跋、注解、索引等,以便学生快速了解书籍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等,对顺利进行经典阅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经典阅读中实现语感训练
这里的语感指的是“体式语感”。“体式语感包括对某一文体(语体)一切构成因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的特殊要求的领悟,涵盖了文章(口语)形式规范的具体而微的全领域,在言语认知与创造中贯穿于阅读与表现行为的全过程。体式语感的形成,即人对文章(说话)图式的认知建构。”[2]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汉语体式语感,就是让学生了解汉语言的体系,使学生体会汉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脉络,得到汉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进而能自由模仿、运用,有利于学生的汉语言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进行汉语经典阅读时一定要强化汉语言形式的学习,要對经典句式进行分析与运用的训练。“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3]实践证明,在阅读中结合词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等言语训练,比较适用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真真切切地学到汉语言运用的知识,有助于培养语感。通过语感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乐趣,提升学生的阅读修养和阅读水平,更能为汉语作文的行文用字、审题立意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谈到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4]”。
结语:由于经典作品语言大多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汉语经典阅读是少数民族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与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感,同时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汉文化的认知,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钱理群先生曾说:“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代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而真正的经典又总是超越民族与时代的,具有超前性。文、史、哲的经典更是关注人性的根本,不懈地挖掘着人类灵魂的深度。”[5]因此,汉语经典阅读不仅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汉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以读促写,对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言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注释:
[1]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潘新和.语文:人的确认[M].上海三联书店,2014.171
[3]朱自清.序[A].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2
[4]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https://mp.weixin.qq.com,原载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国文杂志》(成都)第一期
[5]钱理群.名著重读.上海出版社[M],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