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梓瑄 马婧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如舞蹈、结绳、刻木、岩画;在文字诞生之后,文字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而后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明将文字传播的能力加以强化。进入近现代以来,人类利用电子技术发明了电报、电话、广播、照相、互联网等多种媒介,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时空突破。媒介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发展史,每一次传播媒介与技术的变革也代表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媒介形态的变化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并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媒介形态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对媒介形态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数据库的文献资源为研究样本,以知识图谱研究中最为活跃和成熟的研究手段——CiteSpace为工具,辅以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手段,以研究议题的变迁和知识的演进为目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十年来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重要期刊文献,对我国媒介形态研究中的知识创新进行了考察。
由CNKI官网的数据可得知,我国对于媒介形态的研究成果自1995年开始,直到2006年的文献数量都较少。所以本文以媒介形态研究的成果数量取得明显突破的2007年(50篇)为起点,重点研究2007—2017年的文献研究成果。
在CNKI数据库中,以“媒介形态”为检索主题,文献时间跨度为2007—2017年,检索文献总数为1183条。在人工去除掉会议综述、新闻报道、期刊卷首语、相关度低的论文等非学术文献及不属于媒介形态研究的论文,共得到论文780篇。
图1 媒介形态研究文献年度变化情况
前文提到,我国关于媒介形态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突破50篇,并且从图1可以得出,我国关于媒介形态的研究自2007年开始日趋成熟,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有关媒介形态的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强烈关注。从年度变化来看,我国关于媒介形态的文献研究数量大体上处于上升状态,尤其是2014年到2016年上升幅度较大。不过我国关于媒介形态的研究的文献数量有三个下降点,第一个是2011年(95篇),比 2010年(98篇)少了 3篇;第二个是2014年(112篇),比2013年(118篇)少了6篇;而在2017年(133篇)比2016年(179篇)少了46篇,下降较多,这说明关于媒介形态研究的热度有一定起伏,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难以实现知识创新的困境。
图2 媒介形态关键词共现图
将CNKI的文献导入Citespce之后,选取历年关键词词频,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的高低,圆圈大小代表该关键词的中心度的高低,得出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
由图2可以得出,经Citespace分析,媒介形态关键词共现图谱形成了以“媒介融合”为核心的分布样态,由圆心向外辐射,关键词词频逐渐下降,依次为“媒介融合”“媒介形态”“媒介”“新媒体”“全媒体”“媒介技术”“媒体融合”“受众”“新媒介”“媒体”。在这些关键词中,“媒体融合”“媒介形态”“媒介”“全媒体”“新媒体”的字体相对较大,说明这些词的词频都较高。而以“媒介融合”“媒介形态”形成的圆圈与其他相比形状明显较大,说明“媒介融合”和“媒介形态”的中心度比较高,此关键词连接的议题较多。
图3 媒介形态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图3结果由Citespace可视化结果导出得到。在图3中,频次代表了关键词在所有选取的文献样本中出现的次数,中心度表示此关键词在所有关键词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或者说是此关键词和其他关键词的关联度。中心度大的节点相对地容易成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起到连接不同研究主题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心度越高,围绕此关键词的相关研究会越多。由此据图3可知,在本文所选取的所有有关媒介形态研究的样本中,频次最高的是媒介融合(214次),而媒介形态(165次)在第二名。虽然媒介形态的频次较低,不过在中心度方面媒介形态(0.71)比媒介融合(0.6)要高,说明在使用“新媒体”这一关键词时,文献数目虽然较多,但议题相对比较单一。受众和新媒介两个关键词的频次相同,但是受众的中心度要比新媒介高0.01,说明研究者虽然对受众和新媒介的研究偏好相同,但是在提及受众时仍能衍生出比新媒介更多的议题。除此之外,其他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新媒体”“全媒体”“媒介技术”等,说明现今有关媒介形态的研究有一大部分聚焦在较为符合现今时代媒介形态发展的形势和趋势的方面,并没有出现传统媒介形态研究和古老(电子技术发展之前)的媒介形态研究。
本文用Citespace以作者为分析对象,时间跨度与选取研究成果样本一致,从2007—2017年。前文提到此时间段涉及媒介形态研究的有780篇样本论文,本文在此以第一作者个体为单位,对其10余年间累计发文数量统计排次。通过作者共现分析,能够识别出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之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经过分析得知每位作者之间相对独立,并没有出现合作研究的关系,合作强度较低,并且研究者合作的趋势也尚不明显,呈现散点分布状态。
图4 媒介形态研究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
本文将发表论文量排在前7位的作者列举出来,这些作者累计发表论文在3篇及以上,共占所选取样本的3.2%。这些研究者可以看作媒介融合研究的核心研究者。由图4可以看出,在关于媒介形态的研究中出现最多次的作者是陈国权,共计7次。该作者的研究重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报纸的视角来研究传统媒体在媒介形态演变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二是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来分析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郑恩的初现年份最早,为2009年,该作者研究重点则放在媒介形态的演变上。
图5 媒介形态研究核心机构
经Citespace分析后,图5列出了在2007—2017期间发文的机构。经观察发现,在2007—2017年期间,对于媒介形态的研究,新闻专业传统强校表现依旧突出,从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来看,各个机构的连接点还是比较稀疏,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产生了合作网络。由此看出,各个科研机构还应在基于强势资源共享、丰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
随着近十年来互联网环境的千变万化和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媒介形态也不断产生新的呈现状态,随之我国研究媒介形态的学者的研究重点基本都放在了全媒体视域、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媒介的研究,这些研究一般都以应用型为主,主要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媒介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而其中的媒介融合、媒介技术、全媒体、新媒体等成了我国研究者多为关注的研究点。而对于我国乃至人类史上的媒介形态的演变发展规律,传统乃至历史时期的媒介形态研究都比较少,对于媒介形态本位的研究和历史性的研究出现流失。近些年的媒介形态的研究成果数量比较不稳定,一定程度上说明现有研究成果难以发现创新点。
从现如今诞生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对于媒介形态的研究产生的高端成果比较少,并且研究成果缺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而关于媒介形态的研究者,他们的合作点稀疏,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也并不密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媒介形态研究高端成果的诞生。
本文在研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选取样本的时间限制;在样本的选择上,研究本身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样本,受到样本的限制;而本文研究方法采用量化研究,缺少质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研究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