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人性:《卡萨布兰卡》主人公里克的人物设计分析

2018-08-24 11:20蔺琪
视听 2018年9期
关键词:艾尔莎卡萨布兰卡里克

□ 蔺琪

《卡萨布兰卡》是拍摄于1942年的一部爱情电影,但包涵了政治线索的次情节,其价值已超越普通的爱情电影。影片在一场看似复杂的三角恋背后,贯穿了美国大众在二战期间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价值导向。故事发生在二战中期的法属殖民地卡萨布兰卡,以影片中主人公里克的心理变化暗示了美国公众在二战中期从醉生梦死、独善其身到接受现实并坚持正义信念的心理变化历程。随着主人公在爱情和政治之间的艰难抉择,影片核心价值也随之升华。正因如此,《卡萨布兰卡》在1944年的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斩获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三项大奖,并以第一名进入美国编剧协会公布的“史上最伟大的101个剧本”榜单。①

一、《卡萨布兰卡》的故事简介

《卡萨布兰卡》的故事背景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在德国纳粹的控制下,欧洲逃亡美国的航线必须绕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导致当时的卡萨布兰卡成为了前往美国的必经之路,而城市内部人员成分复杂,情势十分紧张。卡萨布兰卡中最负盛名的里克酒吧也成了当时明争暗斗的政治漩涡。电影的主要情节也都发生在里克酒吧。②

《卡萨布兰卡》有两条主要的故事线索。第一条是明显的爱情线索,也是故事的主情节。艾尔莎的丈夫维克多是地下运动的领袖人物,在行动中被抓进纳粹集中营,不久便被传已经身亡。悲伤绝望的艾尔莎独自在巴黎生活,与里克邂逅之后,两个人很快坠入情网。在德军进入巴黎的前夜,两人约定在火车站碰面一起离开巴黎,但艾尔莎迟迟未到,只留下一张字条。此后,里克便辗转来到卡萨布兰卡,经营着里克酒吧并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第二条线索是政治线索,作为故事的次情节展开。倒卖过境证明的尤佳迪准备离开卡萨布兰卡前往美国,在走之前将自己的过境信函交给里克保管,只要拿到这封信函任何人都可以不经检查离开卡萨布兰卡。然而尤佳迪在里克酒吧被德国军官逮捕入狱,过境信函便成为众人争夺的对象。而德国军官为了逮捕地下运动的领袖极力避免维克多和艾尔莎离开卡萨布兰卡。在艾尔莎和维克多到达卡萨布兰卡之后,故事的爱情线和政治线重合,并且成为互相矛盾的因素。

二、《卡萨布兰卡》的人物设计

电影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体,在电影剧本中,人物与真人的区别在于:人物是永恒不变的,而人却是多变的。相对于人来说,我们对人物的理解更为彻底和深刻,人物的各个方面都被设计得具体清晰。因此,电影剧本的人物设计必须抽象于真人,但高于真人。

人物设计包括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人物塑造是指电影人物素有可观察到的素质的综合,例如身体形象、背景、个性、职业、态度、动作、表情等。人物真相是指通过表面的人物塑造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包括个人品质、价值取向等。③

在《卡萨布兰卡》中,主人公里克曾经是自由反法西斯战士,如今是卡萨布兰卡最热闹的酒吧也是当地“信息集散中心”的老板,他独善其身,避免与政治发生联系,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但随着尤佳迪被捕,德国上校史查沙、著名反法西斯人士维克多以及旧情人艾尔莎的到来,里克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并在最后策划将维克多夫妻送上前往美国的飞机。

影片中各种人物都与主人公里克产生了某种联系,在与他们的互动中,里克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也呼之欲出,并且为里克做最后的关键决定做了充分的铺垫。尤佳迪请求帮助并被拒绝会让观众产生里克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印象;雷诺和史查沙则给观众一丝希望:里克并不是如他表现的那般冷漠和自私;欧洲夫妇的场景充分说明了里克内心实际上是一个性情中人;卡尔与顾客的对话让观众知道里克从来不与顾客喝酒,这与他后来跟艾尔莎和维克多喝酒形成对比,并且在里克帮助欧洲夫妇赚得路费之后表达了对里克的称赞和敬佩,说出了观众的心声;艾尔莎和维克多的出现使得里克深陷两难选择的境地,而最后的选择则展现出他深层的人性光辉。(人物关系图见图1)

图1 《卡萨布兰卡》人物关系图

三、《卡萨布兰卡》主人公人物设计

在人物设计中,本质上是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一切人物的出现都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地与主人公发生联系,这些人物的设计同时会从侧面刻画出主人公多面复杂的人物性格。主人公与故事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物维,主人公就是其中最多维的人物,观众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他的性格和行为的矛盾中,并将移情焦点集中于他身上。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可以从人物的动作和反应、主人公的自我解释、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中窥见。④

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里克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开始的偏安一隅到结尾处帮助维克多夫妇前往美国继续参与反法西斯斗争,在此过程中,里克完成了从唯利是图、独善其身的商人到反法西斯战士的蜕变,观众不难看出里克表现出的人物弧光。

(一)从商人到战士的人物形象转变

主人公的表面人物形象表现为孤独、中立,与一切政治划清界限,并且只为自己的利益行动。以下几个场景表现出了里克“表面中立”的态度。主人公里克第一次出现的镜头是他在独自下棋抽烟,这个镜头是静止的,与酒吧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向观众暗示:他尽管拥有卡萨布兰卡最热闹的酒吧,但他本人是孤独的。第二个场景:在与尤佳迪的交流中,里克明确表示拒绝为他过夜保存信函。当尤佳迪在里克酒吧被捕时,里克任由他被德国军官带走,并说:“我不会为任何人冒险。”第三个场景:在里克酒吧,警察首长雷诺向德国上校史查沙介绍里克,谈话中里克一直保持表面的中立,并且雷诺也向史查沙表示:“里克对一切都采取中立态度。”甚至在史查沙指出他过往的行为时,也不做正面的回应。最后表示“你们的工作是政治,而我的工作是经营酒吧”,再一次表示自己要跟政治划清界限。而雷诺作为里克的朋友也默契地为他维护着“表面中立”的外衣。在遇到旧情人艾尔莎之后,两人在里克的办公室争论时里克也说道:“我不会再为任何事战斗了,除了为自己。”

打破里克营造的中立和不问世事态度的事件是旧情人艾尔莎及其丈夫维克多的出现。在与艾尔莎相遇的第一个场景中,里克就打破了从不与客人饮酒的惯例。此时,里克的人物形象与前面只关心自己、始终保持中立态度的形象出现裂缝。下一个场景是里克因为旧情人突然出现的刺激而深夜独自喝酒,并且与前面平静的情绪不同,在山姆的关心下,里克言辞激烈,情绪波动幅度很大,并且做出猛捶桌子的举动。这一场景的人物塑造相较于上一场景来说出现了更大的裂缝。

主人公意志的真正力量常常隐藏在人物塑造之后,里克内在的善良和正义并不是随着剧情的进展改变的,而是一直隐藏在其中立的外表下,随着一系列情节的推动不断揭开其面纱。所以里克的正义举动并非简单的改变,而是本身就是其自在品质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是一个逐渐外露出来的过程。在影片开始时雷诺和里克的谈话中就可初见端倪,雷诺说里克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中立,并指出他在几年前帮助反法西斯组织的经历,由此便可看出里克并非像表面那样与世无争。在与史查沙上校交流时,史查沙也指出了里克曾经反对法西斯的行动。而在里克回忆与艾尔莎在巴黎相恋的情节中,也明确指出了他曾经的自由反法西斯战士的身份。一对新婚的欧洲夫妇将从雷诺手中买去里斯本再前往美国的过境签证,但难以支付高昂的费用,若不能从里克的酒吧赌场里赢钱,妻子就必须通过与雷诺肉体交易以获得过境签证,里克在妻子的请求下暗中操作使得丈夫在赌场赚够了路费。此时他的人物形象已经与一开始的冷漠中立近乎相反。前期一系列的明示和暗示都在提醒观众,里克有可能会帮助维克多夫妇离开卡萨布兰卡,因为他曾经也是一名反法西斯战士,并且他对困境中的人仍有恻隐之心,这同时也为电影的结尾做了铺垫。

(二)自觉欲望与不自觉欲望的矛盾运动

人物真相的关键是欲望,主人公的意志会驱动一个已知的欲望。在故事中,里克自觉的、已知的欲望便是要从维克多的手中将艾尔莎夺回来。这个已知的欲望从第一次见到维克多夫妇到艾尔莎对自己表白一直驱动着里克。然而故事中还有更深层次的不自觉的欲望。主人公对这一欲望往往后知后觉,但观众却对此有所感知,并察觉出他的内心矛盾。里克表面的欲望是希望重新与艾尔莎在一起,但因为里克本身曾经也是反法西斯的自由战士,所以他内心对维克多所从事的工作持肯定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仰慕维克多斗争的勇气,其潜意识已经认识到艾尔莎也是维克多革命工作的一部分,艾尔莎是他的精神力量,他们不会留下彼此一个人前往美国。因此里克的不自觉欲望其实是护送艾尔莎和维克多一起前往美国。这个不自觉的欲望与自觉的已知的欲望相矛盾。

在自觉欲望与不自觉欲望的矛盾中,主人公必须具备大成期欲望的能力。里克酒吧是卡萨布兰卡最热闹的信息集散场所,也是卡萨布兰卡最负盛名的酒吧,这说明里克在卡萨布兰卡的影响力很大。此外,里克本人的内在品质方面,根据史查沙和雷诺对其以往经历的描述,观众可以知道里克曾经是正义的战士。而尤佳迪在委托里克保管自己的过境信函时对里克说:“你是蔑视我的人,却是我唯一信任的人。”由此不难看出里克有能力达成他的欲望。

而当这种矛盾的斗争发展到最高潮时,主人公里克必须做出一个两难的决定:艾尔莎究竟要属于谁?这个两难的决定就是电影剧本的必备环节——危机。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主人公将与他生活中最强大、最集中的对抗力量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此时主人公将被置于最大的压力之下,要么采取这一行动,要么采取那一行动,为赢得自己的欲望对象做出最后的努力。而在两难之境中做出的决定可以使观众对主人公的深层性格有最深的认识。里克最后的决定与其潜意识的欲望相吻合——将艾尔莎与维克多一起送往美国。这时里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其开篇形象截然相反。他选择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成全维克多夫妇,也成全了反法西斯运动。而观众也被里克在最后关头的人性光辉折服。整个电影也不再局限于三个人的爱恨纠葛,而是集中于乱世之中个人的取舍问题,正如里克对艾尔莎所说:“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三个小人物就别太计较了。”影片主题得到了升华。

四、小结

电影主人公是推动电影故事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对主人公的人物设计则关乎电影剧本的核心价值。主人公在危机时刻所做的决定正是基于在人物设计时所赋予他的特点和品质,而这一决定的结果将直接推动影片达到最后的高潮。人物的人性、故事的核心价值和有意义的高潮能否打动观众的心,与主人公的人物塑造息息相关。《卡萨布兰卡》的高潮将爱情主情节和政治次情节都推向了结尾。里克最后把艾尔莎和维克多送上飞机的行动同时解决了两条故事线索。而里克本人和雷诺也成为爱国志士,并展开了新的友情,电影的核心价值也超越三个人的爱情,给当时战争时期的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

注释:

①李秋辰.经典好莱坞的内心舞——《卡萨布兰卡》电影剧本分析[J].戏剧之家,2017(02):114-115.

②熊俊杰.探究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叙事结构[J].电影文学,2014(05):108-109.

③[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404.

④[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406.

猜你喜欢
艾尔莎卡萨布兰卡里克
盗号者
驯鹿迁徙时
真正的超模穿衣没有秘密
艾尔莎·霍斯卡 2018维秘大秀一姐
抿一口梦幻泡影
卡萨布兰卡——我的白色“恋人”
经典好莱坞的内心舞
杀人容易脱身难
《冰雪奇缘》
时光流逝 真情驻留卡萨布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