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妍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作为国内所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类学科、自然科学类学科许多专业广泛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的主体框架与基本运行规律,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规范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客观评价政府经济政策的能力。这与这门学科本身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密切相关。但是,上海商学院“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研结果表明[1],在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研讨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比例只有3%左右;有5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理论的同时辅助讲解案例能学到很多知识,印象更深。另一项针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分析的研究同样表明[2],我国经济学教学缺乏启发性、创造性,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不能体现现代化和多样化,并且,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我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这种普遍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与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平等的研讨式教学方式之间形成鲜明差异,造成了国内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学、枯燥、深奥、不实用以及学生创新思维欠缺和将专业知识有效转换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不足的局面。
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加以恰当运用,通过教师运用多种创新性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在研讨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有效改变上述状况。研讨式教学方法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带来宏观经济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鼓励和带领学生从课本固有知识框架中走出来,勇敢且智慧地发现未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经济事物或现象的分析路径和独特观点,从而掌握宏观经济学原理,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在传统意义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吸收。这种模式既是教育的方法也是教育的结果。于是,学生会厌烦,有必要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作为常规讲授和讲座外的其他备择策略,研讨式教学方法不仅不是全新的,而且自18世纪被德国教育家弗兰克提出以来,已经有数个世纪的历史。这种教学方法即一个调查式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或归纳,因而它也可以被称为问题解决式、反思性思考和归纳式教学等。与它相关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鼓励高水平思考。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就某一课题展开深入和自由探讨,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学有所获;教师也最大限度地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教师、教学材料、内容和环境之间形成高度互动,其最关键的方面就是使得学生和教师成为执着的提问者、探索者、质问者、发问者和思考者。当学生提出诸如“我想要知道如果……将会发生什么”的问题时,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地通过探究发现新知,在探究和研讨的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变成了各个行业或学科领域的专家或者研究者—即使仅仅是在课堂中的1~2个小时。
通过“浪费时间”,研讨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主动的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建立起知识体系。在从“不知”到“知”的学习进程中,教师和学生大量地阅读、学习、观察、写作、讨论和沟通。最后,学生从自身的思考、活动和体验中构建起知识体系,由学生承担了获得知识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贯穿着对学生积极观察和探索的鼓励,教师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也是在提高思考能力。
在研讨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互换角色,教师成了课堂参与者,学生则承担了“教师”的角色。因此,研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聚焦点是在学生身上,教师仅扮演辅助性的角色,学生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于教师所理解的,但让学生提问并同他人分享他们的观察,学生会建立一种基于观察或实验的现实感,学习兴趣增强。第二,教学的节奏是弹性而非固定的,不受时间限制。在真实情况中,人们的思考或创造通常不是在50分钟内完成的,加之研讨式的教与学中会有许多互动,这一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第三,鼓励学生探究潜在意义,做出多种结论。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学生提问、进行调查并寻求答案,教师变成提问者,将时间用于与学生互动,而不是提供答案;而学生则在从具体观察到推断或归纳的过程中进步。第四,学生必须为解决问题而调整方法,他们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或替代方案在课本中难以找到,学生利用参考资料和课文,就像科学家和专家利用书刊、文章和参考资料一样来为工作服务,过程通常就是研讨式教学的目标。很多情况下,相对来说,研讨活动得出的最后结果同用以得出该结果的过程相比并不重要;所有的结论必须被视为是相对的、试验性的而不是终极的。换言之,应用一种系统的方式来教授学生与研讨式学习相关的过程,每次一碰到“可教授的时刻”,教师应该利用好以深化过程建设。
因此,研讨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发展一种整体的意识—一种在任何课程、任何时候都要关注思考的思想意识,从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去理解和思考,尤其是进行高层次或者批判性的思考。高层次思考技巧,也叫批判性思考或策略学习,包含分析和综合两种技巧。批判性思考是对意义的多阶段构建,它意味着学生形成了促进自身学习的一种能力,其要素分别是:确认问题,确认要素之间的关系,推断暗含的意义,推断动机,对独立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思考模式(创造性),进行富有原创性的解释(创造性)。通过持续地复习这些思考技巧,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的基础和探究的态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师精细的教学计划、课堂具体要素的控制、对认知和态度因素的持续建设等。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的平台课,每学年有500名左右学生听课;在历年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中,该课程是最为“热门”“抢手”的经管类课程之一,具有听课人数多、受益面大的特点。一直以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注重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讲解,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通过案例或习题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但结果表现为,学生将这门课与枯燥、深奥对等,缺乏积极学习的动机和主动参与的意识,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孤立、零碎地知道了宏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没有认识清楚其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思考、用以解释经济现象的方法。学生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倾向于固化,偏离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宗旨和目标。
然而,自2016版教学大纲实施后,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必须支持研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经济学课程开始小班授课,这为宏观经济学课程使用研讨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依照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和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学习活动的过程分为6个主要步骤[3]。
(1)发现并确认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宏观经济现象或事件敏感思考其所呈现出的经济特征,用精确的词条、概念等描述并确认问题,界定问题的边界。
(2)形成可检验的研究假设或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目标,对问题进行分析,以便问题被细分为可供调查、研讨的具体要素,在猜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研究假设。
(3)收集数据并检验问题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调查相关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和资料,并运用演绎、推理等手段,推导结论,寻求所提问题的答案。
(4)解释数据。描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已有知识及参考资料,寻求信息,解释数据,基于数据给出推断;把数据和假设联系起来,根据分析,发现并归纳研究结论,给出可能的经济学解释。
(5)得到可检验的结论。
(6)检验、运用和修改结论。教师指导学生评价数据是否有明显的偏见或错误,进行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构造宏观经济情境以检验这些结论;教师扮演班级领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向全班呈现进度报告,用自己的话,而不是以引用来描述思维过程[4],发布研讨结果,并对研讨任务的实施负责。
其中,确认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属于导入阶段的内容,检验、运用和修改结论属于研讨阶段的内容;其余则为实施阶段的内容(如图1所示)。这些步骤或内容包括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形成了被称为“科学方法”的基础。
图1 应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根据图1,在导入阶段,教师告知学生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四或五人一组,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探寻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或难题,运用已经学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现状、成因、对策等的初步研讨。问题找寻并确认是学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难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素材或选题供其参考,并解释清楚所选问题的背景与出发点。
收集解释数据资料和撰写分组讨论结果是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向学生讲解与主题相关资料的来源渠道,以保障分析研讨的质量和可靠性。在资料搜集基础上,通过各自阅读思考,集中分组内部讨论,集思广益,撰写研讨讲稿或演示材料以进一步阐述学生的个人观点。最后在课堂研讨阶段,由分组成员全面阐述各自的选题分析思路与过程,其他学生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报告内容发言、质疑、提出不同甚至反对观点。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积极对话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以此达到宏观经济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目标。
此外,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时,要计划好,花至少两倍于平时每节课的时间。学生用这些时间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则要准备好减少所涵盖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师不可能既最大化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技巧,同时又涵盖最多的教学内容。如果想要发展高层次的思考技巧,必须减少一些内容,并代之以“过程”。通过这样做,教师可以提供重要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将其拓展用于更多课程的学习。
教学环节设计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这里具体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为例简单地说明这种教学模式。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已经对研讨式教学制定好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研讨的内容、选题、主要参考资料、研讨方式、时间分配、教学实施的要求等,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秩序的可控性,提出备选方案。
在课程开始之际,具体的操作实施包括3个阶段。
首先,导入阶段。(1)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理论相关的宏观经济现象,让学生对感受到的长期、短期物价变化进行自我描述,引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2)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通过直觉、经验、类比等找到规律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对物价问题形成的认知与学习到的物价指标进行关联,观察物价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趋势性变化,激发学生将不同宏观经济指标建立关联关系。(3)在问题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更严格地界定问题。如提出:从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两个重要指标的变化如何判断未来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或改善困境。(4)分组确定选题。学生按照四或五人一组,选择是对哪一特定时期或哪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或波动问题进行分析。分组人数以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新思想的形成为主,具体的选题范围在教师指定的若干时间段或地区范围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尽量使选项分布均匀,以形成反差和对照组。
其次,实施阶段。(1)提出解决路径。向学生讲解数据的收集来源渠道,以及在具体场景下各个指标的含义、可能用到的各种参考资料搜集渠道、一些指定阅读资料的阅读提示,教师点到为止,但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在研讨问题的同时对新出现事物或现象同步加以关注和解释。(2)收集消化并解释数据资料。分组成员在约2周的准备时间内根据分工围绕选择的研究论题通过去图书馆、资料室、上网、实践考察等方式查找数据资料并认真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软件实现知识共享,教师对查阅资料的重点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提供指导意见,但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3)分组讨论,得出基本结论。在各分组内部,学生先进行讨论再以演绎、推理等手段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在各抒己见、综合分析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各小组的独立观点。(4)制作演示材料。主要是准备研讨的讲稿或者课堂展示的多媒体课件。
最后,研讨阶段。(1)展示和课堂研讨。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组讨论获得的结论,不同分组学生间展开对照和讨论。如一组学生根据2014年和2015年的物价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对中国经济在2016年的运行给予预测和描述,这与实际的运转趋势是吻合的,虽然具体分析过程有一些错误的地方,但结果依然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认知和对所学理论体系的把握,不再认为经济学是抽象的和枯燥无味的。(2)运用研讨结果,进一步解释已有宏观经济现象或对未来做预测,明确与实际经济波动存在偏差的原因,使学生体会到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感受到课程学习理论的乐趣。在课堂上,指出同学分析的不足,给出教师的分析结果,并在结论基础上,引入开放经济模式,导入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指标的变化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3)总结提升。对整个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学生反馈等进行系统和全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以期改进和提升。
在课程结束之后,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和成绩反馈结果,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本身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是,和整个宏观经济学课程所要讲授的理论体系相比,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如何创新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开展和实施使学生更加主动和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经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探索。
研讨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帮助他们参与教学互动。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更多互动外,学生和教学材料、内容、环境之间也需要建立起更多的互动。通过所有这些要素的互动,教师持续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思维过程,频繁给学生机会,解释他们不理解的内容,使得学生从该氛围中形成兴趣,获取知识,得到有效学习。
通过以宏观经济学课程应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为例,我们认为,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促进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中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高层次或者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且有用。而在具体采用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选题的获取、发布和确立,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研讨讲稿或演示材料的制作都可以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教师需要坦然面对当前与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趋于对称的现实,和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设计精细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库、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等信息资源和多媒体影音、手写绘图输入等信息化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所学知识内容与应用情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提高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