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舜华 禤杏华 何艳妍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将动脉和静脉吻合的外科小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能够为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1-3]。长期观察发现,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血管通路使用频率高, 较易发生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提示应加强行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4]。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5]。本研究选取行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行动-静脉内瘘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除原发疾病外, 未合并其他重大躯体疾病;②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未成年患者和年龄>80周岁患者;②合并全身感染;③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本研究在获取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研究对象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术后体位指导、活动指导、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做好内瘘前保护, 选择好做内瘘部位后, 嘱咐患者注意局部皮肤卫生, 禁止在此部位进行输液、抽血等操作,使用血管彩超确定做内瘘的最恰当的部位以及方法。②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伤口实际情况, 观察血管有无杂音, 伤口有无渗血等。③指导患者合理摆放体位, 不要在休息睡眠时挤压到手术肢体。④禁止在手术肢体上进行静脉穿刺以及测量血压等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内瘘管阻塞。⑤患者禁止穿着过紧的上衣, 能够预防血液回流、内瘘阻塞以及手臂肿胀等。⑥禁止使用手术肢体搬运重物, 患者平卧时可将手术肢体放置在身体的侧面, 患者直立时可将手术肢体自然弯曲到腹部。⑦手术前患者手臂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 此属正常现象, 可以在患者睡前在其手部肿胀区域使用外用药膏, 这样能够快速消除肿胀情况。⑧在手术后不能使用绷带连续包扎, 3 d内更换药物1次。⑨手术肢体注意保暖。⑩严格控制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水分的增长情况,注意维持血容量, 防止腹泻、脱水量过大引发血容量下降等,患者高热时注意观察内瘘是否感染, 避免内瘘出现闭塞。在手术15 d后, 伤口进行拆线处理, 腕关节以及指关节禁止做剧烈运动, 禁止伤口沾水, 在拆线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 促进内瘘成熟。严密观察患者内瘘通畅情况, 检查血管内是否有杂音, 养成良好的保护血管意识。内瘘成熟需要1个月左右, 糖尿病患者需要在8周后使用, 当静脉扩张明显, 动脉血管壁增厚时判定为内瘘成熟, 内瘘在成熟15 d内不能使用, 以免血管发生纤维化, 缩短内瘘使用寿命。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两组患者发放, 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经检验本问卷信度为0.82, 效度为0.68。问卷中共包括16个问题, 总分100分, 评分>90分为满意, 60~9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1 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n(%)]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12例, 较满意7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 较满意4例, 不满意6例, 护理满意度70.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静脉内瘘虽然能够为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但长期观察发现, 与年轻患者比较,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失败率较高, 高龄、营养不良时血容量及心输出量下降, 血液浓缩致使血流量减少, 自体动-静脉内瘘更易发生狭窄和血栓。因此加强行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必要[6-8]。
综合护理干预是基于护理干预模式所制定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拥有较护理干预模式更加完善的护理理念[9]。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娟娟[10]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 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继而能够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风险。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根据患者的护理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护理措施,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并将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采取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能够有效避免常规护理的盲目性, 故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 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保障患者穿刺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应用。
[收稿日期: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