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准视域下的高校资助工作

2018-08-23 01:32曹江山曲芊芊孙晓红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准化资助高校

曹江山 曲芊芊 孙晓红

摘 要:高校资助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一部分。如何实现资助工作中的精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资助效能,这既是新时期资助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方针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高校;资助;精准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本质内涵

所谓精准化资助,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指通过量化指标来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操作性。各高校在精准扶贫的新理念下,结合高校扶贫的特殊对象——大学生,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即如何以科学、有效、民主的程序把贫困学生识别出来并给予合理的认定,这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资助工作的基础。精准帮扶,是指针对贫困学生实行多样性的帮扶计划,来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当前资助工作精准度不高,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弃真型误差,即符合受资助条件的学生没有得到帮扶;二是存伪型误差,即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享受到了资助政策。一般情况下,各高校以学生所在地乡镇或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为依据所进行的贫困认定并不精准,有存伪弃真的情况。另外,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之间存在地区经济上的差异,简单地用家庭收入来衡量学生的困难程度缺乏客观性。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往往侧重物质层面,却忽视或淡化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学生由于贫困所引起的心理、学习和社交等问题往往被忽略,这完全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少数受资助的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背离了国家、学校资助政策的初衷。高校如何从发展型资助入手,着力改变以保障型资助为主的方式,这是当前精准资助工作亟须解决的难题。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忽视或淡化了对资助成效的评估。受资助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两个家庭经济情况类似并且获得相同资助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灵活性、自信心以及在毕业后获取高质量生活的可能性也出现了显著差异。

三、提升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实效的策略研究

1.充分利用大数据,确保扶贫资助对象的精准化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地方经济困难居民的“建档立卡”信息库来采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其次,要扩大贫困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捕捉与学生个体及其所在家庭相关的各类资金流转情况,分析学生个体资金流转额度和频度在所属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所属群体中的相对困难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家访、跟踪校园卡消费数据以及综合分析学生基本信息等多种方式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精准确认。最后,还要加强与扶贫、民政和残联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和协作,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贫困信息,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化。

2.点面结合,以成长成才为导向

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积极探索教育型资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创新资助育人的方式和途径,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还要以培养贫困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动态管理,优化资助结构

高校要推进资助管理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在加强高校内部对资助工作的协同力和支持度的同时,落实办公场所和经费,特别是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加强扶贫系统的动态化管理,对贫困学生的受助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同時,高校还应建立健全应急资助体制,对因意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学生进行资助。

4.以人为本,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可以开展资助工作成效评价,通过受助学生身上的价值呈现,来衡量高校的资助工作水平,改变以经济资助为主的指标体系,真正做到以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充分体现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精准扶贫”方针,高校在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应切实做到精准识别对象、全方位帮扶、资助过程的动态管理以及对资助成效的精准考核,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资助效能,推动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

猜你喜欢
精准化资助高校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研究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