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稳
作为教师,你是否会特别关注那些沉默的孩子呢?
在我圈定的几个目标中,廖华章同学成了我特别关注的对象。这位男生上课几乎从不抬头看黑板,少语、不笑,总是一脸很无辜的样子,让人看了难免生出怜悯之意。但时间一长,我觉得他更令人生气。一周5天,他的作业几乎天天出现问题:缺交、少做、做错地方、交错作业本或者是绝大部分的题都不会。我持续几周观察他在校课堂、课间及在家做作业的情况,的确都不太让人满意。
第一章单元复习卷他只考了四十几分,真是让人又气又急。我交代他:试卷一定要带回家给家长签字。他接过试卷,低头不语走进教室。第二天,我发现试卷上并没有家长签字。我问他原因,他低着头小声地告诉我,他爸爸说了一句话:“你的成绩这么差,我是不会签字的。要签也要等你成绩上去了再签。”说完,我看到往日坚强的他眼里噙满泪水。本来很生气的我突然感到一阵心酸,责备之意全无,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向办公室。放学后,我再次找到廖华章,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评判一个人学习好坏,是有很多标准的。不要把你爸爸的话放在心上。只要你努力付出,一定会成功的!”听完后,他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变了,他的眼神不再那么扑朔迷离,上课也会举手回答问题,虽然不太准确,但是我一直鼓励着他;作业虽然不是得优,但是进步很明顯。见此时机,我选他当了组长,每天负责组员的作业、课堂练习等情况的反馈。他表现很积极,收发组员作业并督促组员更正,还经常相互探讨。有一次,他主动找我:“老师,虽然数学有点难,但是我觉得我很喜欢学,请你教我如何学好数学。”我弯下腰抚摸着他的头,笑着说:“孩子,坚持你现在所做的,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很简单。加油!”“老师,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的期中考试他考了82分,虽然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足以证明其实他并不比别人差,努力会使他变得优秀。现在的廖华章做事干劲十足,话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对数学尤为感兴趣,成绩也在稳步中前进。原来找回自信的孩子是如此可爱!
其实,有时从家长口中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表扬或批评;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鼓励或蔑视;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支持或反对———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毕竟孩子还太小,更希望得到大人们的鼓励与支持,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清泉、甘露的滋润,需要灌入正能量,而不希望家长看轻自己、贬低自己。我们成人都希望得到赏识与夸奖,更何况孩子呢?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师更不应戴有色眼镜看学生。应该全面考虑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对所教科目的态度,更应分析潜能生的心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影响甚至改变他们。每个孩子的心底都有一个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的希望会逐渐被点燃,成长之路也走得很顺畅;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前者那么幸运,一路坎坎坷坷。但是不管以后他们的人生怎样,老师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用你的耐心、爱心来点燃每一个在你身边出现过的孩子心底的希望。
于你而言,是尽绵薄之力;但对孩子而言,那是阳光成长的起点。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新竹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