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刚才接触这门学科时,学习起来很有兴趣.但随着内容的逐渐增多与加深,一些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大部分的优秀生流失,中等生、后进生偏多,读起课本来感到内容深奥不易理解,做起实验来又懒于动手,渐渐产生厌倦情绪,以致最终出现对化学学习不主动,甚至放弃学习这门学课的现象.为改观这一现象,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努力探寻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抓住中学学生的心理倾向,运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油然而生,课堂效率比较明显,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做好化學魔术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的教学成功与失败,关键都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会主动,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在教学中,我把化学魔术运用于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例如,在学习过KClO3受热分解放出氧气的内容后,为巩固学生的认识,我做了一个“燃烧”实验给学生看,课前用无色的浓KClO3溶液在一张厚而粗糙的纸上,用毛笔写上连笔字“火花”,晾干后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这张看起来什么也没有的厚纸,接着用火柴在“火花”字的左下角点燃.这时顺着笔迹便慢慢地燃烧出“火花”二字,同学们观看后大开眼界,觉得很奇怪,产生了解开此谜的念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内容讨论推测燃字的秘密,最后向他们揭示燃字的实质.这样,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了解KClO3是白色物质,加热可以放出氧气及氧气有助燃作用等知识.
对于指示剂与酸碱反应变色这一内容,若按书中实验进行演示,学生当时虽能看到指示剂颜色随酸碱性的变化,但一段时间后便容易将指示剂颜色变化混淆起来.为了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我对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在一张滤纸上用紫色石蕊试液写上“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在另一张滤纸上用无色酚酞液写上“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待字迹晾干后,课堂上先出示给学生读两遍(第二张上的字迹观察不到,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来),然后在“遇酸变红色”和“遇酸不变色”几个字上快速涂一遍稀酸溶液,“遇酸变红色”几个字立即由紫色变成红色,“遇酸不变色”几个字依然是无色.用同样方法在“遇碱变蓝色”和“遇碱变红色”几个字上涂一层稀碱溶液,几个蓝色和红色字体很醒目地显现于白色滤纸上.几分钟的实验演示,学生便牢固地掌握了颜色变化这一知识点,效果极佳.
二、运用趣味记忆,优化课堂效果
化学课本中,有一些散而易混且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学生记忆感到困难.例如,我国在化学上对人类的贡献: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造纸、火药、瓷器等皆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开始了青铜器的制造.春秋晚期便会冶铁,战国晚期会炼钢.我国在西汉时期已发现了铁能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反应,到宋朝,已把这一反应用于生产,是湿法冶金术先驱.这些知识点学生极易出现记忆混淆.为避免出现记忆错位现象,教学时,我编了这样一首记忆歌:造纸、火药、烧瓷器,我国较早化工艺.商、春、战,铜、铁、钢,世界较早冶制行.西汉始知铁置铜,宋初开始得应用.
教学中对散而易混的知识点,采用朗朗上口的记忆歌,学生极易接受,课堂效果特佳,的确是事半功倍.
三、精心设置教学悬念,巧妙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悬念”,并不是一种文字技巧,而是一种教学艺术,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在新授、复习、习题、实验课题上都很注重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实践证明,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悬念”,学生破悬解答问题的过程,能有效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例如,在讲“分子”一节时,我不动声色在黑板上赫然写上“1+1≠2”,迅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将一烧杯水和一烧杯酒精混合后,再倒入原来的两个烧杯中,通过实验证明“1+1≠2”.再指出:“欲知其中奥秘,就要学习有关分子的知识,到时你即可解释上述现象了.”短短几分钟,引人入胜,既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又使学生在急不可待的教材阅读中运用自主学得的“分子”知识对上述实验进行思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总之,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兴趣设计可行性方案,并施以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