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一名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建立起师生间课堂上教与学的联动,自新课改以来,一直是广大教师们广为热议的话题。毋须讳言,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我们不愿看到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师生间互动性的欠缺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被漠视等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既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又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予以认真的反思,并努力探讨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改善策略
学校是汇集知识的海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要真正实现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天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教学是国民教育序列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小学教学效果的优良与否,对后续教学业绩的取得具有深远的影响。仅从这个层面来看,小学教学就堪称是国民教育序列中的一块基石。然而在多年来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在教师、家长、甚至是在学生间都形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的僵化学习风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应具有生动的鲜活性,小学生们也正处在语言的成长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应呈现出来的是丰富多彩的欢声笑语,但是在应试教育不良教学风气的感染下,当下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课堂氛围沉闷,教学内容也千篇一律,这就极大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学生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来已久,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对于推进语言教学的发展也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其教与学的基本方式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课堂学习鲜有自主思考问题和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之内。而在“小时代”,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正处在成长的发育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言堂”式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或者说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激发。所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鉴于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效,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在我国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来看,要发挥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就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但是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长期存在,教师出于对考试成绩的追求,为自己面子的好看,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基本上都没有对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基于应有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以贯之的以理论知识讲解为重点,而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也只好死记硬背。
(三)教学模式单一
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从教学模式的定义来看,教学模式结构框架突出的是教学模式应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而教学活动程序则应该显示的是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从这个定义所表述的内涵来看,教学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应视实际教学情况而定。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至今仍大都采用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从不考虑对传统教學模式的革新,以至于多年来课堂学习氛围毫无生机,这就使得处在多动年龄的小学生们,自然也无法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
(四)缺乏互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彼此交换想法和建议,彼此增进情感交流,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教师当然就可以从中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是异常活跃的,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这时,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再没有互动性,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开小差,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在当前的很多学校都有存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对于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二、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重视启发式的讲解教学
讲解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作为一项沿用了很久的课堂教学方法,近年来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讲解过程过多的挤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降低了学生学习中发现探索的机会,对开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对此,笔者以为,讲解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讲解、单一的讲解,讲解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启发而不是叙述,换言之即学生遇到疑惑时、或者是当学生凭借自己的思维无法悟出“个中滋味”时,启发式的讲解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或者暗示学生悟出其中隐含的道理。因此,理应予以重视。
(二)加强师生间的语言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间语言的互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增加师生间的情感,并且还有利于教师掌握不同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师进而可以借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师生间语言的互动,教师还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自身主体地位的提高。
(三)将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
按照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方面。将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目标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换言之,即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能够体现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精神,不再把对知识的掌握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加课堂学习氛围的鲜活性,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代入感和获得感,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所,使学生充分领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浅谈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J]. 慕绍艳.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2]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 孙惠平.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21期.
[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朱量.新课程(教师) 2010年05期.
[4]创设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鲜活的想象[J]. 孙孝丽.新课程(小学).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