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素描教学

2018-08-22 19:35程璐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声音质感观念

程璐

关键词: 观念;基本元素;声音;动态;情绪;质感;默写

素描作为造型训练的基本手法,是绘画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素描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同时提高对”美”的感悟能力。素描教学必定包涵两个方面: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两者缺一不可,造型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造型训练的目的。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高校,若只重视造型技能,轻创意,这种方式只能培养技术能力强的工匠,而不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人才。纵观欧美日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念,创意一直是西方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这一理念引导下,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教育一直走在设计艺术的最前沿。

艺术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必定要求高校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的革新,改变教学计划模式,改变传统观察模式,改变传统的表达模式,建立全新的思维模式。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传统的素描教学不再是沉闷的基础训练课程,而是全新的创意思维化课程。

本人从事素描教学课程多年,深刻体会改变教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我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主要从认识方式,思维方法,教学方法,表达方法上进行尝试,取得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

重新认识素描三大基本元素:点,线,面

传统的素描课程大纲几十年少有变革,高校新生进校通常是4-6个星期的基础素描课程,其课程内容多是高考内容的沿袭,素描静物,人像写生,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相对传统素描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其观察方式和创意思维上与传统素描并无多大改观。这种落后的模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重复刻板的教学必然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气氛低落。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发学生创意思维,提高学习素描的兴趣呢?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先从素描基本语汇开始认识。点,线,面是造型的基本语言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眼光去感受点,线,面。加强点,线,面的语感认识,以点,线,面作为独立语言进行一系列语言创作,通过这种基本型的组合训练可加强学生主观调配画面的能力。通过对点,线,面语言性格的研究,启发学生对于形的敏感性,这种敏感不是对形象准确 的概括性,而是感受物象的抽象体会性,体会物象的抽象之美,认识模式进行扭转,不再受制于外形的比例,更多的来自于自我主观感受。

运用声音,动态等捕捉情感,寻找内心的创意之源

音乐是最抽象最能打动人类情感的艺术。激昂的歌声能促发个人斗志,悠扬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放松,悲伤的旋律能使人产生共鸣。康定斯基绘画带有强烈的韵律感,点,线,面如音乐符号在画面跳跃,其实康定斯基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他善于运用抽象的点,线,面去表达心中的乐律。声音有绘画感,通过声音我们可以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感性的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聆听不同的音乐,再运用画笔把所听所感描述下来。

除了声音,还有很多可触发绘画的灵感,阳光下移动的影子,突兀的颜色,一个梦境,萧瑟的秋风下旋转落下的秋叶…...这些运动的弧线都是我们绘画的潜在艺术语言,

通过对运动轨迹运用抽象笔触进行表达,寻找感觉与运动的联系,培养抽象语言能力和思维感知能力。

感受质感,改变表达方式

绘画不是自然客观的再现,它涉及作者的观念,同时作品材料不同,画面效果也截然不同。同一绘画语言出现在水彩纸和宣纸上的肌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应该重视材料语言表达,用眼睛去感受,手去触摸,身体去感受。质感这一概念引入素描教学,重点是希望学生对材料的重视。关于素描材料语言的尝试,学生可经过一段时间较为传统的素描练习后,可选择不同质感的绘制材料进行比较,体会画面效果。素描的传统解释是朴素的描绘,在当代艺术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是各种艺术形式,架上绘画、装饰、影像、声音艺术、行为艺术。绘画不再成为视觉艺术的唯一主角。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扩展视觉,接受新思维。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拼贴,撕,画等多种手法相结合。如鼓励学生借用波普艺术手法,运用日常生活常用之物进行再建构,临摹。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相机,电脑,Ipad进行绘画创作。新工具的尝试感受新形式,发现新语言。寓画于乐,提高眼,手,心的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关于观察和默写

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看和比较的看非常重要。因此观察实素描教学中的第一要素。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观察世界的眼睛,就能发现这个世界多彩的画面。培养学生对周围的观察习惯,比如观察地铁车厢的乘客,相貌各异,神态各异。他们是最好的模特,仔细观察,记住他们的样子,尝试把他们默写下来。菜场里,有更多有趣的形象,扯着嗓子吆喝的小贩,牵着哈巴狗的老头,穿着花裙的胖大妈,一本正经抽着烟无所事事的市场保安,发廊屋里身着时尚的发廊小姐,这些有趣的形象都可以转化为生动的绘画形象。默写是在观察对象消失过后,画者通过记忆进行再现创作。默写是写生的有益补充,默写带有更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想象空间,通过画者的观察记忆,再主观表达绘画对象。通过默写,激发自己潜在意识,发现自我的闪光点。通过这种能动的观察和默写,让学生摆脱对素描训练的枯燥感,重新体验自我,让绘画变为一种游戏,在自娱自乐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绘画的造型能力,画面的建构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最后建立养成画速写日记的好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画画也一样,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速写是提高素描语言最好的方式,准备一本速写本,不用太精致,自制的速写本最好,随时带在身边,看到有趣的人物,动物形象,场景,可随时记录下来。开始时,我们的线条可能笨拙,没关系,放开画,等积累到一定时间后,你的画肯定能从质变到量变。艺术大师毕加索一生画了数十万张速写,正是这些平时的小积累,才成就了艺术大师以后的辉煌。你的速寫量5百张和积累5千张是不同的,5千张与5万的艺术质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准备好纸笔,记下速写日记。速写对艺术家来说就像拳击手每日的拳击训练,就像钢琴演奏家每日的琴键练习必不可少。现在必须去做地就是去画,画,看,再继续地画,再看,再画,这样重复下去。好的艺术家在生活中不断地观察,仔细地去了解记录下他们所热爱的所有的事物,总是停下来去思考它们,然后快速地记录在自己的速写本上。他们不断捕捉、用心寻找所热爱的事物, 随时都有惊喜和灵感再现。那些不会用心观察的人永远发现不了,也不会创造出打动人心的素描作品。

最后,我要着重强调整天带着速写本的重要性。可以将一些笔记和想法记录其中。记住,养成画速写日记的好习惯是你艺术不断提高的最好诀窍。

只有开动大脑,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手去触摸,心灵去感应,运用记忆,去冥想,寻找情绪的蛛丝马迹,加上我们个人的性格痕迹。循着这些轨迹我们总会找到一点点艺术的惊喜,自然能激发我们能动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艺术兴趣。以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学生初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排斥,不知所云,无法下笔,到逐渐理解,找到感觉,再到兴趣昂然,自觉能动的去表达,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关于艺术认识的新观念。这个过程的转变快慢因人而异,有些同学领悟能力强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一般专业技法好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较慢,相比绘画基本功差的同学反而领悟力好,能画出很多精彩的好作品。这是学生考前接受传统素描技法惯性思维还不深刻的原因。每一位学生都能画出精彩的作品,因为每一位学生他们的特质都各不相同,只要依据个人特质都能画出适合个人特征的好作品。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老师应该在肯定造型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发挥个人潜在艺术特点。只要坚持,引导有方,通过一个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面对学生充满自我意识精彩作品时,对于教师来说这是最大的欣慰,也加强了我对创意素描教学方式的坚定信心。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确信,只有艺术基础教育以创造力为核心,必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艺术道路。

参考文献

[1] 布莱恩.柯蒂斯. 新编美国基础素描完成教材 [M].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3,5,6 .

[2] 陈守义. 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个案 [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11,12,36.

[3] 张清华. 素描艺术与素描教学 [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91,92,93.

[4] 托马斯.吕辰格. 直觉素描 [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37,53,55.

[5] 金晶石. 素描中线的艺术 [M].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45,60,86.

[6] 钱钟熹. 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踐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5,6,63,68.

[7] 吕胜中. 造型原本 [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2:89,90,171,175.

猜你喜欢
声音质感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空间的质感
颜料的“质感”
健康观念治疗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