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说课稿

2018-08-22 10:20文飘
考试周刊 2018年73期
关键词:减数分裂

摘要:《减数分裂》是学生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实质的关键。通过两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关键词:说课稿;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是孟德尔两大遗传实验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是学生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实质的关键。减数分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必修一细胞增殖这一重要知识点,并为日后学生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理解可遗传的变异等内容做好铺垫,在必修二乃至整个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我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

二、 说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规律。

(二)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减数分裂的探究性学习,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2.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 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二) 教学难点

1.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2.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是微观、连续、动态的过程,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抓住本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四、 说学情

学生通过对有丝分裂的学习,对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动态微观变化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减数分裂涉及同源染色体行为数目的变化,四分体等概念的辨析以及细胞名称的变换,这就增加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直观。

五、 说教法学法

(一) 探究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配子形成的探究活动,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二) 模型模拟法

学生用硬质纸制作染色体模型,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使抽象的生命现象转化为具体直观,肉眼可见的过程。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一) 引发冲突,明确目标;(二) 图文并茂,探求新知;(三) 构建模型,突破难点;

(一) 引发冲突,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节题图,引导观察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并提出问题“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通过回顾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学生很快产生认知冲突便急于了解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顺利地进入了减数分裂这一概念的学习。根据目标教学法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明确了教学目标,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 图文并茂,探究新知

新课伊始,我会播放精子的形成过程的动画,动画直观、形象地演绎了减数分裂的微观动态变化过程,借助动画中简洁的语言讲解,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多样化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画面简明清晰,避免学生眼花缭乱,精原细胞改成4条两对同源染色体。

接下来,教师分步展示给时期的过程图。要求学生对照图片,阅读教材,找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重点概念。教师通过绘图,提问等方式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如: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注意强调“两同一不同,并列出XY染色体这一特例”四分体这一概念,教师提问“四指的是什么?图上有几个四分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多少个四分体”,通过辨析、举例、练习的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出重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动态的动画让学生初步的意识到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突出了学习目标,使接下来的学习更有针对性,静态的图片克服了动画一闪而逝的缺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三) 构建模型,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将零散的片段形成一个连续动态变化过程。我将分组自主地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模型。具体操作如下:前后桌6位同学一组,指导学生在一张大纸上画出各时期细胞的轮廓,用两种颜色的硬质纸剪出染色体并在画好的细胞中粘好对应的染色体行为数目,然后展示学生的成果。我会让学生明确两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分开的是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开的是姐妹染色单体。采用散文中“总—分—总”的形式,先化整为零有助于学生各个击破,后化零为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构建,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 练习反馈,巩固基础

最后我会按难度梯度设计一组课后练习,培优补差,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让学生得到巩固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森.“PGF解题法”解答遗传题[J].生物学教学,2017,42(03):60-61.

作者简介:

文飘,江西省抚州市,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减数分裂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在《减数分裂》第一课时中的运用
“学历案”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高三一轮复习《减数分裂》教学案例
例解染色体变异在高考中的考查
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内容的分析
大学减数分裂教学中的难点与教学策略探讨
雌性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