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桃玲
一、问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理综化学实验探究題是必考题型.这是由化学学科特点决定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可以由实验推测和论证,实验是高考着重考查的四种能力之一,实验考查既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又是高考试题的难点.可即便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分析学生每次考试后的答卷,都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验探究题型上丢分最多,得分率最低,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如此畏惧实验探究题呢?显然这与该类试题的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命题的方式创新性较强、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较大有很大关系.但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学生的能力有限,而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没有认真落实教材中的科学实验探究,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没有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化学实验探究的价值
作为一名恰好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青年教师,笔者认为新课改的精髓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我们化学学科中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科学探究这一栏目.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上好实验探究课,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到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就会得到提高.在面对问题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我们的学生还会畏惧高考实验探究题吗?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化学实验探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比用枯燥抽象的语言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主动去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过氧化钠性质这节课中,我就用“滴水生火”这个实验引入新课,学生都知道水可以灭火,然而刚刚老师滴水却起火了,这个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教学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基础,因为人们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得到的,它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他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化学实验现象多种多样,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通过布置观察任务、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交流观察结果等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实验都有其实验目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观察到一些预想不到的现象,教师可以正好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去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再进行实验去验证,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训练,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创造力的科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对现成实验的改进或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科学探究,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和实际操作过程达到和谐统一,不要总是“纸上谈兵”.这样我们的学生还会惧怕高考实验探究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