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一飞
女儿留在美国的两箱书信,记录了“保皇会”往事及他和老罗斯福的两次会面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县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参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海外,是“保皇会”的创立者。
1913年归国,结束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
2013年9月的一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老人在ebay拍卖网上闲逛,希望能淘到一些有意思的资料,以便送给爱好历史研究的家人作生日礼物。鼠标跳过几页后,屏幕上的一组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照片中的拍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箱, 里面散落着一些已经发黄的纸张。看到毛 笔书写的中文以及样式古老的印章,老人敏 感地察觉到这箱东西来历不凡。他一张张照 片看下去,竟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康有为。和卖家沟通后,他得知拍品的发现地是美国康涅狄格州南温莎镇的一栋阁楼。
没多久,这个消息传到了加拿大华人张启礽的耳朵里。经过他的调查,故事很快清晰起来 : 康有为的次女康同璧在美国求学期间,正是这栋阁楼的租客。作为康有为的助手,“保皇会”核心人物的书信往来被康同璧保存在两个纸箱中,但她后来离开时并未带走。直到几十年后,其中一个纸箱被房主的亲戚误拿,阴差阳错地出现在了拍卖网站上。人们整理发现,纸箱内包含信件、年谱、日记、手写名片等资料共计233份。内容之丰, 震惊了整个康学研究界,对于档案的挖掘研究随即展开。
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3月,由张启礽及其哥哥张启祯编纂的《康有为在海外·美洲辑》出版面世,书中最新的史料正来自南温莎镇发现的档案。透过这批海外秘档,我们或许可以拨开百年前的那团迷雾,看到一个更加清晰立体的康有为。
“既不神化也不妖魔化。”对于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研究者张启祯如 此说道。海外秘档的发现是一次良机,他希望新的资料可以“还历史一个真实”,为康有为带来更为公允的评价。
尽管不是康有为的后人,但张启祯从小就听过许多有关康氏家族的故事。他的父亲张沧江是康同璧的最后一任秘书。张启祯还记得,父亲谈起康同璧时,总说她身上有很多康有为的气质 : 自信、强势,永远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日军侵华时期,一群日本兵曾闯进康同璧家里,她面不改色,朝打头的日本军官怒斥道 :“你们从小在家父母就是这么教育的?给我出去,把鞋脱了再进来!”1920年,康同璧成为中国第一位官派出席世界妇女大会的女性代表,在当时国内女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曾公开宣称“讲女学先要讲女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沧江经常帮助康同璧处理信件。退休后,他又花费20年时间整理康同璧留下的遗稿。由于身体状况恶化,他在87岁那年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大儿子张启祯主动请缨, 希望能帮父亲把这件事做下去。
资料收集一年后,张启祯发现手中只有10% 的内容和康同璧有关,其余90%都是康有为的。他想,不如先把康有为的内容整理出来,这样或许对两者的研究都更有意义,于是决定把重心转移到康有为身上。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此后游历数十国。搜集那段历史遗存注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父亲去世后,张启礽也加入进来,一同参与了《康有为在海外·美洲辑》的编纂。依靠语言和地理上的优势,当初在得到南温莎档案的消息后,他很快就通过邮件与档案所有者建立联系,最终争取到了影印版的使用权,成为少数掌握这份秘档的民间研究者。
拿到影印版档案后,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扑了进去。哥哥张启祯文言水平高,主要负责书信原稿的辨识整理。弟弟张启礽英文好,就做资料的收集和翻译工作。最终,他们把和康有为有关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近千封信件纳入了研究范围。
“戊戌变法”的历史广为人知,但康有为流亡海外的 16 年间究竟做了什么,一手史料并不多。张启礽遍访北美各大资料收藏机构,收集整理了百余份有关康有为的档案。很快,他从中有了新发现。
1905 年 6 月 8 日的《华盛顿邮报》记录下康有为第一次拜访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未得的经过——“康有为抵达华盛顿为见罗斯福总统, 适总统外出”。同年 6 月 26 日的《中国维新报》上,张启礽找到了一篇名为《记康会长进谒劳(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文章。而在总统日记中, 最终出现了两次会见康有为的记录。
以往康有为同政界会面更多是为了参观学习, 但这两次显然不一样。见完罗斯福,他在给弟子梁文卿的信中写道 :“今午已见总统,总统言禁约事,不忍刻酷,必竭力挽回。上等人、游客、学生、商人必宽待云云……”从信中内容可知,康有为是为“禁约”之事而来。那时,中国各界正在进行以抵制美货为中心的反美愛国运动。起因是1894年中美两国曾签订一份《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对在美华工和访美华人设定了数条苛待条例。到了1904年,美国要求续订新约, 激起强烈反抗。康有为与罗斯福的这两次会面, 最终促成美国对华条约的大幅放宽。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民间自发组织的爱国运动,也有人将其与孙中山革命党联系在一起。看过越来越多的资料后,张启礽得出自己的判断 :反美运动的真正发起人是康有为。他在档案中发现,1905年5月,康有为曾发电给多地保皇会,要求同时发起反对续约运动。在南温莎秘档中,完整地保存着康有为与保皇会成员、康同璧等人的30余封通信,信中表明康有为与运动的爆发有着极大关联。
实际上,康有为在海外华人圈中早已进行大胆的政治尝试。1899年6月,康有为为保护华人利益、团结华人爱国,在加拿大成立“保商会”,不久后更名为“中国保救大清光绪皇帝协会”(简称
“保皇会”)。它的性质与政党无异,在当时即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康有为毫无悬念地当选总会长,成为实质性的“党魁”。张启礽统计发现,“保皇会”成立10年间,发展范围遍及五大洲,共设分会240多个。“也就是说,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保皇会。”
依靠“保皇会”,康有为实践了诸多政治理念。他为备受歧视的华人争取权益,教育华人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提升自身地位。直到今天,那段历史依然踪迹可循。2017年冬天,张启礽在温哥华一栋正在翻修的建筑上发现了“剪发所、洗身房、大中华”9个大字。这栋三层小楼,正是加拿大“保皇会”总会所在地,由康有为和温哥华本地富商共同建立。
这一发现很快得到史料印证。在1902年12月维多利亚“保皇会”会长李福基收到的信中,康有为一再提醒华人注意自身清洁。他把要求细化到每一处,“望衣服、鞋帽加以整洁;须、发、手、面皆须洗剃洁净 ;多洗身,同人每人日浴,少亦须两日一浴”。在他看来,华人一旦形象大改,外国人“必不轻视矣”。
张启礽在笔记中写下 :“这段历史踪迹无疑是康有为关注华人健康、提升华人地位一个重要见证。”以“大中华”为名的招牌,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这位政治家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近代思想大家中,康有为似乎是争议最多的一位。在真正接触到一手史料前,康有为在张启祯眼中的形象也很模糊——“有人对他疯狂崇拜,不少人又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总之他饱受诟病。”
支持“张勋复辟”,是康有为在政治方面被批评最多的一点。然而争议不止于此,有人指责他利用“保皇会”大肆骗取华人钱财,说他在海外花钱如流水,“活得像欧美皇帝一般”。他连娶6房太太的经历,也一直为人所耻笑。再加上“陕西盗经案”等悬而未决的传言,康有为的负面形象不断累积。随着新史料的发现,一些说法逐渐被证伪,但康有为身上仍有太多未解之谜。张启祯想, 倘若继续研究下去,他一定要把所有公案弄清楚, 告诉大家康有为究竟是什么样的。
除了张启祯这样的研究者,康氏后人也在试图还原一个更加立体的康有为。第四代后人潘维君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康有为六女康同复及丈夫潘叔玑(康门弟子潘若海之子)的孙女。潘维君几年前从日本回到中国,筹划成立一个“康有为研究文化基金会”,以汇集更多力量来推动那段历史的发掘。实际上,在康有为的第三代后人中, 有几位也做过同样的努力,但如今年龄最小的也80多岁了,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消息公开。
康有为的6位妻妾共为他诞下12个孩子,结果半数夭殇,最终长大成人的只有2个儿子和4个女儿。如今,这6个分支的后代分散在世界各地。第三、四代人大多在国外出生,只有极少数人会讲中文,后人之间很少往来。张启礽在北美搜集资料时就发现,有些后人家中还保留着百年前的老照片,但照片上的人是谁,他们并不知道。对于先辈康有为的经历,这些流落海外的后人也知之甚少,反倒是聽了张启礽的介绍才搞清楚。
“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康有为在海外的这场
“奇幻漂流”留下了诸多故事,也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真实的康有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除了帮助康氏后人发掘更多家族历史,张启礽兄弟俩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拨开迷雾,为公众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