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文科专业学生在数理基础、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与理工科学生有差别,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别于理工科。本文针对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以培养计算机应用为目标,阐明了作者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对教学手段、内容及方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1、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现代的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是文科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水平,已影响到文科专业日后作为公务员、法官、会计、律师等行业的业务水平。
高职理科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方面较文科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高职文科学生的学习方法,更趋向于接受、理解、记忆,有时是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记忆,最终导致文理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应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同的教学策略却往往使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制约了高等学校文科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多年来担任文科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谈谈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2、高职文科生计算机基础的现状及问题
2.1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方面比较难定位
虽然从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都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类的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了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应用,因学校和地域的差异,及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差参不齐,导致教师在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选择较为难,即不能重复中学已学习过的内容,导致出现课堂抬头率低、到课率低、响应率低的三低现象,又怕较难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不适应情况。
2.2教师教学班级多,教学任务重
在高职中,文科计算机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文科专业的学生,具有专业种类及教学班级多等的特点,同时,不同专业的文科生在计算机基础的理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会计、幼师等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方法上,很少从原理上理解和分析,总是凭借记忆,更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有效提高高职文科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承担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制订出适应相关文科专业特点的授课计划、授课大纲和授课方法。但公共计算机课面向全校范围内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学班级较多,教学任务繁重,授课教师难以做到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该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文科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3、针对高职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的体会和想法
3.1分类、分层次进行教学,逐步完善教学机制
因入学新生的地区差别、条件限制等原因,导致计算机程序参差不齐。在学校层面上,要统一全校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时间段,然后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根据摸底考试情况,进行分班学习。教学上,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制订不同的授课计划、授课大纲和授课方法。
3.2整合教学文档,共享教学资源
目前,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均采用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学生自己也有计算机。教师在完成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如2课时)后,应及时将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日期或知识点命名,将其上传在公共资源网、班级群等共享网络平台是,即可帮助学生事先预习,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对于有条件的教学团队,建议使用慕课、微课等方法,共享给学生,实现重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效果,同时,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出可以相互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3加强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成败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且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大的体会是课前预想的教学设计与课后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4],通过回忆当时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课堂反应、自己的应对方法与措施是否得当,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一方面,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记录到备课本上,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从细节上减少教学上的失误点。教师需要具有课后反思的习惯,教材是否吃透、实验结果是否验证、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等等。
4、结束语
对于高职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教学改革后,文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尤其是教学文档的分层次教学及网络平台共享(如:慕课、微课)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学习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计算机课程学习比较感興趣的同学,借助该平台自学了计算机的其它相关知识,受益面不断扩大。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反思,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用显著。高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从文理科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入手,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着力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信息应用与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出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我们公共计算机教学科在今后将继续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良,周长胜.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高教论坛,2008,(3):88-89.
[2]赵骥,王杰,杨凯,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3.
[3]曹现玲.浅谈高校计算棍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49,252.
[4]李莉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科学论坛,2008:165-166.
作者简介:何映丽,就职于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