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空调·致敬美好生活守护者

2018-08-22 06:17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守护者风沙灯塔

李晓洋

李晓洋敦煌风漠中的壁画修复师

李乃清

敦,大也;煌,盛也。西北茫茫荒漠中,伫立着一座壮美伽蓝,南北1.7公里的崖壁上凿有735座石窟,窟内壁画总计4.5万平米,泥塑2415尊;千年莫高窟,乃全球遐迩闻名的艺术宝库。

80后壁画修复师李晓洋在敦煌出生、长大,他的爷爷是壁画修复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云鹤。据李晓洋介绍。为了保护莫高窟,几代人一直在与风沙赛跑。

“敦煌为大漠戈壁包围,风沙肆虐,莫高窟早年未经保护时,风沙会灌入窟内。我听爷爷讲,以前洞窟内一半是沙子,埋了不少壁画,他们要先做清沙工作,沙子清完,好多千年壁画才得以重见天日。现在防风固沙还是个大项目,九层楼顶上戈壁滩设了保护区,全都做了防风固沙措施。风沙会侵蚀岩壁,导致崖体疏松垮塌,我们现在看到的莫高窟并非初始建造时候的样子,部分洞窟的前室已经塌毁,只留下甬道和后室,崖体其实已经断了一层。”

与风沙赛跑,面“壁”修行

洞窟内已搭起高高的脚手架,工作台上摆满了图纸、天秤、不同容量的玻璃杯和各种修复工具,前排还支起一列红色安全帽。

李晓洋的工装裤已经穿破了,他乐呵呵地调侃:“那个裤子有点浅,上(脚手)架不是很方便,后来我把腿那一段剪了,现在已经不成形了。”

自2011年工作至今,“修三代”李晓洋已当了7年“文物医生”,经过在敦煌研究院的历练。李晓洋目前已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昔年初出茅庐的新手,如今已是修复小组的现场负责人。

具有珍贵价值的古代壁画历经千年岁月会出现各种病害:起甲、空鼓、酥碱等等,修复师要根据不同病害“私人定制”一套严密的修复方案。“修复起甲壁画主要是增加颜料层与地仗层的粘结力,具体工艺有除尘、注射粘结剂、回贴颜料层、滚压等步骤,修复酥碱壁画还要采用加固与脱盐相结合的方法。”

壁画修复师并非想象中那么浪漫。“这工作其实挺枯燥的,你需要在一个地方久坐一整天,每天工作量可能也就修复20平方厘米,很多人坚持不下来。”

但夜深人静时,看到经过自己双手完成的修复成果,李晓洋觉得格外欣慰。“记得有个起甲壁画,颜料层特别薄,脱落得很惨,很多人物的脸压根看不出来,墙上全都是卷,后来修复完整幅画面那叫震撼,图案线条也都清晰起来了,这种成就感给了我内心极大的鼓励。”

1989年出生的李晓洋,从小在莫高窟窟区长大,长辈几乎都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我们当时住的房子离九层楼就六七十米吧,那里有家属公寓。”

在李晓洋记忆中,童年就是跟随爷爷李云鹤在各个洞窟看他修复壁画。“儿时印象最深的都是莫高窟的连环画,那时最喜欢九色鹿,还有61窟五台山图,那是唯一几个小孩能看懂的。”

李晓洋修复壁画

榆林窟

爷爷兢兢业业从事壁画修复,耳濡目染的李晓洋从小对此心生羡慕。“总觉得这工作很有意思,爷爷能去好多地方。想着长大我也要这样到处跑。”

自2011年工作以来,这是李晓洋唯一在家乡敦煌度过的夏天。此前几个炎夏,他基本都在各地参加援外项目:201 1年至2012年在甘肃天水,2013年在河北曲阳,2014至2015年在山东泰安,2016年至2017年又在河北石家莊待了两年。

李晓洋如愿成了爷爷那样四处奔走的文物修复师,但对于好动的他而言,这份工作也是一种修行。“做壁画修复的时候不能动,一直要在那儿坐着面‘壁,这个过程对我的性格而言也是一种煎熬和挑战。”

做工容易,做匠很难

“面壁”修复古文物是项清苦工作,但86岁的李云鹤坚守了一辈子,孙子李晓洋也毅然选择了这份传承。

能与千年壁画有直接接触,李晓洋觉得荣幸,画作上那些沉静的面容偶尔也会触动他,有种穿越时光的美妙体验。“感情上我更偏爱唐代洞窟,它的人物画线条勾得很细,整体偏于肥美状,我比较喜欢这种画风。”

回看李云鹤和李晓洋的选择,祖孙俩的人生轨迹,冥冥之中有种呼应。

1956年,24岁的李云鹤刚毕业,离开山东老家,响应国家号召去西北,他原本的目的地是新疆,顺道探望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舅舅,这一停,竟在敦煌停了六十多年;2011年,22岁的李晓洋从墨尔本某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本想在国外再待两年,但护照到期,得回国换护照。这一回,就再也没走。

李云鹤回忆,那年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还让他说服李晓洋,这孩子在莫高窟长大,从小跟着老爷子熟悉文物修复工作,后来出了国眼界又开阔,是难得的人才。李晓洋坦言,“我也想过继续待在国外,但爷爷对我影响很深,敦煌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属于这里,最终决定留下来,我想把壁画修复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上世纪50年代,李云鹤被分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文物修复部门。1962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交给李云鹤一个任务——修复敦煌莫高窟位置最高、受损最严重的161窟。

“记得爷爷跟我说过,因为长年干燥气候和风沙对于壁画的影响,当时推开洞窟木门,里面的颜料层一遇上流动空气,就像雪花一样片片往下坠,他觉得非常痛心,决意着手修复工作,161窟不大,只有六十多平米,但爷爷和他的助手用了七百多天时间才完成修复工作。”

经过两年多努力,161窟成了莫高窟第一个被修复的洞窟,李云鹤研发的材料和首创的修复工艺均获得国家一级奖项,他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后代李晓洋。

“爷爷经常跟我说,做一个工很容易,但做一个匠很难,这门手艺没有巅峰,他至今都还在学习,他教导我们,要用心面对每幅壁画,作为一名合格的壁画修复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有匠人精神,还要有医德。他常说,你来给文物看病,如果你去打针输液,护士技术不好你还会骂骂咧咧两句,文物不会说话,你工作态度恶劣,我要是文物恨不得从壁画钻出来给你两个嘴巴子。爷爷教导我们。对于文物要抱有敬畏之心,文物不会抱怨,我们就更应该有这份责任心,你修复的是文物,不是今天砌砖明天垒墙的事,与其破坏它,不如别动它,我们是为了让它延续生命。”

美的空调 爱在无风时

人物点评

他在风沙中延续绚烂色彩。生命不过几十春秋,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将青春献给大漠,重现被黄沙掩埋、侵蚀的文物光辉,风沙不可灭又如何,他只默默守护这一刻无风的美好。

叶中央与他守望的大海

叶中央 叶超群东海上的五代守塔人

陈竹沁

1883年,英国人在白节岛上建成灯塔,渔民叶来荣成了中国第一代灯塔工;1959年,从小由爷爷抚养长大的叶中央,继续守望着东海,四十年如一日,辗转8座灯塔;2013年,孙子叶超群在他的召唤下,又走上了守塔之路……

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浙东海域,12座灯塔,见证着属于叶家五代人的“百年孤独”。岁月風干的印痕,写在叶中央古铜色的面庞上。再次踏上白节岛时,年近八十的他,用手缓缓抚过灯塔塔身,仿佛游子归家,重新拥抱久违的亲人。

“灯塔在风浪天气里尤其重要。渔民出海捕鱼,回来的时候,看到灯塔的灯光,他心里就放下了,家的方向就找到了。”叶中央说。

风中守塔,生死茫茫

1944年,4岁的叶中央和父亲叶阿岳,一起生活在鱼腥脑岛上,父亲是守塔的灯塔工。已经10月份了,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风。一艘灯塔补给的驻船想要进港躲避,父亲赶去帮忙。狂风暴雨中,小船翻了。船上的老人和孩子被海浪拍到了礁石上,爬上了岸。父亲却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岛上没有通讯设施,爷爷叶来荣在白节岛上守塔,知道消息已经是五六天后。年幼的叶中央记得,爷爷带他和弟弟妹妹找去船民住的岛上,打听到3天前海上漂来一个人,埋在了山上。跑去一看,人和衣服在海水浸泡下都已认不出来,唯有一根皮带,叶中央还记得。那是父亲每天午休时他的“玩具”。

27年后,也做了守塔人的叶中央,再次面对茫茫大海无情吞噬他的亲人——妻子和五岁的小女儿。一年只有20天休假,春节前夕他申请留守,捎信让妻女前来探望,孰料中图遇上了了海难。

九岁那年,叶中央就听爷爷讲起过“太平轮船难”;此后守塔的很多年,也听过其他灯塔的工人海边钓鱼失踪的事故。然而几十年过去,家人的逝去始终是心底难以排解的隐痛。在只有海风海水相伴的日子里,孤寂一点点渗透,化作工作上的执着坚守。

叶中央是全国劳动模范。叶超群直到小学三四年级读了乡土教材课文,才知道爷爷的事迹。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爷爷有些严肃、沉闷,“老同事说起爷爷,灯塔上他的房间没人敢进去,烟一根接着一根,整个烟雾腾腾。”

常年的守塔生活落下的“海岛病”,除了肺炎,还有腰痛。但叶中央毫无怨言,他笑言,“在岛上,一根草,一根木头,随手都可以拿得来;下了灯塔回到家,柴米油盐在哪里,还要各种问问摸摸。”

坚守誓言,“人在灯亮”

叶超群有时候觉得,对爷爷来说,灯塔才是他的家。“因为亲人的去世,爷爷对灯塔的感情,跟我们只是‘做好一份工作不太一样。他觉得守好灯塔,不让像奶奶这样的事故再发生,就希望自己的后代也做下去。”

多年前,叶来荣在塔上工作时,会让叶中央帮他拿工具,教导叶中央不要边拿边玩,“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干”;80年代,看到岛上年轻人很难沉下心工作,叶中央叫儿子叶静虎来接班,闯了祸每次第一个挨批的是他;等到孙子毕业,去了油库做安保工作。叶中央还是不忘旁敲侧击,“别人做两天就走了,你去灯塔我肯定放心。”

守塔工作繁琐单调,主要是机器定期保养、维修,以前为了保持灯塔发光,每小时要上一次弦。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1986年,灯塔电器被雷电击坏,叶中央顶着12级强台风,抓着一根“安全绳”,从值班室匍匐100米爬到灯塔,重新把灯“点亮”。

以前叶超群“没有想过守塔是为了什么”,直到2015年8月在七里屿灯塔上亲历了一次“两小时抢险”,才有所悟,“灯塔不亮修不好,整个宁波港口,船只就抛锚进不来。虽然有导航和航海通告,船也不敢开,停一天船就是几十万的经济损失。”

叶中央和叶超群供职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介绍,随着航海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航标上的广泛应用,许多条件艰苦的有人值守灯塔改为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灯塔,灯塔工也随之减少,例如有无风三尺浪之称的东亭灯塔和犹如篮球场大小且无泥土的半洋灯塔等早已无人值守了。在叶家人心目中。灯塔不再只是人们目力所及的航标,更是国家的标志。

叶家五代,继续守护着“风雨灯塔人”的誓言:“人在灯亮”,为千万航船指引方向。

美的空调爱在无风时

人物点评

他们在风暴中与巨浪搏斗,只为迎接每一个无风的黎明。五代人,一百年,于茫茫大海中守护一盏明灯,他们的姓名或许无人知晓,但远航的人们曾看见他们点亮的希望。大爱无声,化作无风,有一种爱,从不渴望被听见,却一直都在。

白节灯塔

李荣在他的山顶小屋

李荣 长城脚下的造林防风人

凌晨

从宣化到青边口村,不时能看见裸露的土地,而最后一段通往村里的路两旁却有生长了多年的杨树。李荣的忘年交纪老先生介绍,这些树是李荣获了环保奖后,村里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村民们一起种的。

青边口地名里带一个“口”字,从地势而言这里是一个“缺口”——村子处于北部山区与南部盆地的过渡地带,山势险峻又紧邻开阔城镇,在明朝时便是阴山燕山一线的重要关口。

地理条件也造就了这里多风的气候,“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春冬两季东南西北风不断,不时带来沙尘暴和冰雹。

上世纪风沙最严重的时候,春季的风卷着沙尘袭来,昏天黑地,整个天变成黄的,白天需要点灯,窗台上什么时候都有一层沙土。人怕风,庄稼、畜生怕风,耕种也被影响。

荒山植树,从无到有

如今,站在自己承包的山头,李荣向远处望去,古长城烽火台之间山脊起伏,绿色延展在眼前。大小老虎沟是他钟爱的地方,那是树苗开始成材之处。他和这片土地的缘分始于1989年春天。村里烧荒开地,遇到大风引发了火灾,第二天他一个人上山,看见“好好的树都给烧死了”,觉得可惜,想着可以做些什么。他用存下的積蓄,承包了4000甫地,开始自己种树。

没有经验,李荣尝试各种树:椿树、榆树、落叶松、樟子松、油松、杏树、杨树……慢慢地,实践经验加上学习书籍,他摸到了一些门道:杏树、榆树长得比较好,杨树只能种在海拔低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适合种油松;先栽上一批保养土壤,几年以后再增加密度;栽种混交林少生虫害。最初李荣也想得简单,树苗成活了卖出去便可以赚钱,却没有预料到在风沙严重的荒山上种树,从无到有需要怎样的投入。他度过了艰难的十年。

李荣

刚刚开始种树的时候,村民们往往没有保护植被的意识,一次刚种好的一片树苗被羊群破坏了,李荣心疼得哭出来,但是面对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并没有索要赔偿。几个愧疚不已的放羊人从此都小心避开李荣的树苗。刮风下雨的时候,别人往家里跑躲雨,他却惦记着刚栽的树苗往山上跑。一次在山上照看树苗。突然而至的猛烈冰雹把他打晕了,醒来头上脸上都是血。春冬之交,李荣便时时担心树林起火。冬天气温低有霜还好一些,春节过后就提心吊胆,“吓得慌,要是一着火根本灭不了。”

不仅将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外债,但是看到好不容易长大的树苗,李荣心里终究感到欣慰;经济困难时,他也动过砍几棵树卖了赚钱给女儿交学费的心,跑到山上。却怎样也下不去手。“栽树的人和不栽树的人不一样,”他说。那时候李荣的林子已经成活了1000亩。

树木成林,无风有爱

1999年,中央民族大学的杨权教授所在的长城考察小组路过附近,偶遇了在山上植树的李荣,了解到大片荒山中的一抹绿林来自眼前这位村民的十年耕耘。从此,李荣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并获得了环保奖,奖金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困难,环保的热心人士也常常来与他一起植树造林。认识了各处的朋友,李荣心里暖暖的,“做环保的人心都特别善。”不过游客多起来给他带来了新烦恼,原来山上非常干净,现在却会出现塑料布、瓶子。游客走了他只好自己捡起来。

现在林木蔚然,风沙天气少了,山里的小气候形成,降雨比山下多,各种动物多了起来,黄鼠狼、狐狸、野猪、野鸟不时出没。因为种树,李荣时常一个人在山上,孤独寂寞的日子苦中也有乐。艰难的时候,心情不好在山里看书解闷,春天采各种野菜做饭充饥“就饿不死”。

脚下的植物,环山的林树,夜晚的星宿。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土地领受着李荣年复一年的照料,这既是他劳作的日常,也成了他心灵的寄托。在山岭的田地里,他尝试各种作物,等待着哪一种适宜土壤条件可以结出好果实。每年春季山间开满野玫瑰,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喜悦,“可好看了!”

美的空调爱在无风时

人物点评

他在风雨中予荒山新生。比起随风而起的山火与天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林人的一己之力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他不声不响,用三十年的执着与爱,在曾经风沙肆虐的土地上种出一个个无风的春天,大爱无言,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当风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剩下什么?

乐瑶 萌奇

他们明知风沙不可逆,却用数载光阴,于漫天黄沙中守护绚烂色彩;明知风暴不可阻,却舍身于巨浪,在茫茫大海中守护生命之灯;明知风雨不可平,却以荒山为伴,用执着与爱把贫瘠变成丰饶。这样一群守护者与风同行,在风起风去的春夏秋冬,默默担负起对抗大风、守护美好生活的使命。

不求惊艳时光,唯望岁月安宁。正如此次专题的联合发起方美的无风感空调一样,有凉感,无风感,润物静无声。当风停止下来的时候,守护宁静空间,打造舒适的爱。

无风的陪伴

生活在繁华喧嚣的大城市,我们习惯于在摩天大楼之上俯瞰璀璨夜景,习惯于走过充满市井气息的安和老街,习惯于在街边的咖啡厅与好友小憩,岁月静好,我们惯于忽视,所有安谧的小美好背后,总有默默奉献的美好生活守护者。

譬如敦煌石窟守护者李云鹤、李晓洋一家,在风沙肆虐的敦煌莫高窟,背对呼啸的疾风,几十年只为留住壁画穿越千年的绚烂光华。侵蚀痕迹是时间的天性,他们偏要逆天而行。

譬如灯塔守护者叶中央、叶超群一家,在远离大陆的孤岛,抗争黑暗共狂风,为无数过往的船舶点亮航行之光。信念和大爱战胜了孤独和恐惧,为保航线安全,他们面朝大海,选择坚定。

譬如山林守护者李荣,在古长城脚下,扎根荒芜的土地,放弃享受踏上了艰辛的绿色征程,用三十年的时间执着播绿,为地球造氧。把荒山变绿林,是他对这片土地许下的承诺。

他们都是正在并仍将与风进行伟大对抗的守护者。有一种爱不声不响,却为我们撑起强韧的保护伞,有一种陪伴不言不语,却为我们营造日常的安心感。“坚守”二字。最是平凡,也最是难得,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承载着无声的大爱和永葆初心的信念。

还有一位美好生活“守护者”——美的空调,在与风对抗的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历经数年研发,2015年8月1日,美的空调推出全球首款无风感空调——“舒适星”系列,创新无风感技术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消费者的“冷风直吹”难题。如今,无风感技术再次升级,“风语者”挂机系列通过双層层递式柔化气流技术,结合7928个柔风微孔,带来更加舒适的无风感体验。为兼顾不同体质人群对舒适风感的需求,“风语者”系列挂机具备防直吹、柔风感、无风感三种风感模式。同时,Pro款机型可实现智能红外监测,实时感知体表温度,自动调节风感、风量,带来更加贴心的使用体验。“风语者”柜机系列则创新搭载FaceID面容识别技术,让家里的老人、小孩等不同人群享受私人定制的风感体验。同时,儿童自动防冷风、智能安防、内外智能清洁、WiFi远程控制等诸多功能的加入,让“风语者”系列空调不再打扰酣甜的梦乡,静静地制造着舒适感,如同真正的爱,摒弃宣之于口的甜言蜜语,选择实实在在的体贴入微,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

致敬守护者

山河广袤,岁月绵长,致力于给人们创造无风感体验的美的无风感空调,和所有默默守护生活的人依然会迎风前行,让风不能轻易吹散我们的美好,让“无风时光”再延续多一寸,多一秒。无风的爱看似平平淡淡,却始终是美的无风感空调与“无风守护者”最深沉的力量。世界之大,生活因有“无风守护者”风雨无阻的坚守而变得更美好;天地之远,征程因有无风之爱的护航而变得更自由。

这一次,我们不再等风来。《南方人物周刊》联合美的无风感空调推出《致敬美好生活守护者》专题,致敬在风中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守护者,期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关注的大军中。在我们生活的背后,有这么一群人,踽踽独行,与风对抗,守护美好易逝的细微时光。一只蝴蝶从你的指尖溜走,翅膀轻扇颠覆了一场气流;一颗流星从我们头顶落下,转瞬之间越过了一个光年;爱在无风时,我们与美好生活的守护者一同谱写。

猜你喜欢
守护者风沙灯塔
岛上的守护者
守护者
我心中的灯塔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风沙地区公路路基防护措施初探
出列!近海守护者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灯塔
KOE.Kids/酷逸 守护者(BA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