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很难接受父母的婚配意愿。
我是非常意外,在亦舒一本新小说里,看到一家人如何齐心协力,把一位九头牛都拉不回去的倔女孩赶到定制婚姻里。
名叫田新的女主,年纪轻轻在男人身上已经吃过一记狠亏,为了男朋友离家出走,和父母断绝关系,其实男人只想拿她当取款机,要跑车要贷款。拿不出后一拍两散,女孩就此结了情伤。
之后再度认识一个俊美男子,飘逸出尘,家产丰厚,还是剑桥老师,可惜天生耳聋。家里谁都不同意,她还是要勇敢去追求,为什么不?爱情当然是要轰轰烈烈,赶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也在所不惜。
她每次追求真爱,亲生父亲都会气得生场大病。有钱人的婚姻是不能为所欲为的。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倔强的都市新女性乖乖走进父母强制的婚配里去?要抓准她的忤逆,采取负负得正策略。
千万不要以为上来就是“为了你好,大家一起喝杯咖啡”就可以。叛逆女孩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哪怕王子坐在对面,可能都觉得毫无趣味。
亦舒的书里,是一家人众志成城,从父母到兄嫂,每个人都有台本,谁唱红脸谁唱白脸,都事先分配好。安排那个年轻男人登场时,一定要做出一副对女孩一点意思都没有的样子,完全是因为工作原因和她见面。时代变了,以前夸一个女孩做饭好吃是种褒奖,现在需要夸她的工作,并且最好能让她帮到一点什么忙。
试想你是个工作狂,某天有青年才俊约你来创业,你一下被人如此赏识,会不会激动不已,打算另立门户?但是家里父亲从病床上抬头说希望你们兄妹齐心,壮大家族企业。一番纠结之下,欠了青年才俊一个人情,顺势就能开始恋爱关系了。
这是亦舒的剧本。我觉得很多单身女人或许可以用一个简易版本,安排一个家里各方面都中意的男生跟女儿见面,不该是相亲式的开头,而是有事委托帮忙之类的。
父亲需要一种新药,要找某某的儿子开;家里有点民事纠纷,想问问某个在律所工作的年轻人。然后在女儿面前,有意无意贬低,說这个人虽然没对象,不过是我女儿我肯定不会介绍,听说很喜欢去国外旅游,不是过日子的人。暗中投其所好,是办成任何事情的重要准则。
很奇怪的是,很多父母都固执地认为儿女的爱好无足轻重,我喜欢就行了。如果当爹妈的能好好分析清楚,给喜欢运动的女儿介绍个常年跑步的,给到处一个人吃馆子的介绍个喜欢去东京吃米其林的,那世界该多么美好。
我忽然想起当年我妈死活都要介绍给我一个医生,她说的是工作多稳定啊,以后我们看病多方便啊,被我一口回绝。如果我妈说:“哈哈,隔壁王阿姨给你介绍一个医生,我一点看不中,人有点吊儿郎当的,周末喜欢出去爬山野营,这种人我根本不想让你见。”那我准会立刻调转船头:“王阿姨平时对我蛮好的,我去随便见一下吧,不要让人家面子上过不去。”
祝各位父母马到成功。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