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一唯
“你为什么来日本留学?”“因为离家近啊。”
在无数次被问同一个问题后,我开始借用《灌篮高手》中流川枫的经典台词,半开玩笑地回答。
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中国留学生的选择中,日本位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之后排名第四,在非英语国家中名列榜首。
虽然中日之间一直存在种种历史问题和现实的政治问题,但赴日留学的温度一直不减。庞大的在日中国留学生团体引发了日本媒体的关注,2018年7月7日出版的《周刊Diamond》大篇幅报道了在日中国留学生。不少人士预测,中国人来日“爆买”热潮后,接下来将是中国人来日“爆留学”的潮流。
距离近、学费低廉、优势专业、治安优良、文化相近、动漫游戏业发达、料理美味……这些都是留学生们选擇日本的理由。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前往日本留学又该注意些什么呢?我在日本的备考私塾兼职做了3年指导老师,其间帮助过不少中国学生考上心仪的日本大学,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与体会分享。
日本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费用的低廉。先不说生活费上的开支,相比欧美的大学,日本大学的学费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美国学费相对较低的州立大学,留学生每年的学费开支在10万人民币左右,而私立大学的学费在10万~20万人民币。英国、澳大利亚学费也大体相近。而日本私立大学平均每年的学费在8万人民币左右,国立大学仅在5万人民币左右。实际上的学费开支更少,因为有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
作为留学开支中的大头,低廉的学费对于留学生很是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政府、学校、协会、企业提供给留学生的奖学金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不乏超过每月10万日元(6000人民币)的优等奖学金。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统计,36%多的在日留学生都可以拿到数额不等的奖学金。
有的企业还提供一些空闲的公司职员宿舍给留学生。我在上学时曾申请过一年的福利宿舍,住宿费每月1万日元(600人民币)不到,在地价高昂的东京,为我大大减轻了生活压力。
此外,由于日本政府允许留学生在课余打工(每周限28小时之内),近3/4的在日留学生都会在课余打工,用来补贴生活。在日留学生平均每个月打工收入在5万日元左右(约3000人民币)。
在日本打工,收入几乎和个人的日语水平直接挂钩,日语越好,可做的工作也越多,时薪也会越高。因为与日本人同属汉字文化圈,中国人的平均日语水平远远高于欧美留学生。不仅是便利店服务员、居酒屋帮厨这样的低门槛服务行业,日本的各行各业几乎都能看到中国打工留学生的身影,一个月打工收入超过10万日元的比比皆是。早些年,在人民币兑日元汇率较低时,那些有商业头脑,做化妆品、电器等代购的留学生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总而言之,钱袋子问题对在日的中国留学生而言,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以上是留学生们上学时的经济状况,那毕业以后呢?日本的就业政策对于留学生而言相对友好。少子老龄化导致日本劳动力不足,对于优秀的海外人才,日本的欢迎姿态明显。
在每年日本的求职季,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身着“新卒西服”(毕业生穿的找工作特制西服)也加入了求职大军。留学生在个人语言能力之外,并不会面临制度上的限制;只要语言过关,毕业后在日本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并非难事。
简单地算一笔账就可以知道,相比烧钱毕业之后还无着落的欧美留学,日本留学对于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家庭而言,是非常具有魅力的。
若你不愁吃喝、学费的话,日本留学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日本留学的另一个魅力便在于“宽松”二字。
日本政府在新世纪以来一直推行宽松教育政策,这导致日本学生的能力年年下滑,大学升学难度年年下降。日本高中生的大学升学率为49%,这个数字虽然在发达国家并不算高,但考虑到日本大学教育几乎是完全有偿化,因此可以想见更多高中生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非学力原因而放弃进入大学。由于大学适龄人口年年下滑,日本的18岁人口相比高峰期已经下降了40%,而大学的数量却在年年增加。
平心而论,相比中国仍然激烈的高考,日本的大学考试难度是很低的。因此,日本的大学成为了不愿意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及高考失利的中国学生的一个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考难民”涌入日本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来日本读研究生的话,难度就更低了。在日本本科以上被称为大学院院生,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推出了“大学院重点化”政策,开始大力扩招研究生、博士生。大学院的定员达到了1990年代初期的2.5倍左右。
日本大学院的大肆扩张,十分有利于留学生。因为只有10%左右的日本学生会选择在本科以后升学,可以想见大学院的竞争并不算激烈。其实,日本政府也早已意识到许多日本大学离开留学生已经难以维系了。因此,日本政府在2008年打出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开始大规模招徕留学生。
他们看重的主要是留学生带来的大规模经济利益。日本政府在官方文件中简单算了一笔账目:实现留学生30万人计划之后,可以为日本每年带来3000亿日元的额外收入,并将一举解决许多招生困难的大学的经营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现阶段日本将扩招留学生作为一项国策,因此在招生时轻微的“放水”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大学院的教育也几乎是一种宽松教育,除了少部分要求极为严格的老师之外,对于大多数文科学生而言只需写好毕业论文即可,偶尔去学校上上课便可以了。日本的大学院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宽松,还有丰富的校园课外活动,对于那些对学术并无太大兴趣、自身爱好又广泛的留学生而言,可谓是一个绝佳选择。
当然,要强调的是,以上说法是一般而言,仅限于非顶尖大学与非王牌专业;顶尖大学以及王牌专业的入学与毕业难度,是相当高的。
如果你厌倦了中国的应试教育,想来日本享受一番宽松教育的话,日本的大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以上说了那么多,那为何在考取日本名校时,仍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呢?
不得不说,中国留学生在选择日本学校时有着明确的偏好,而且报名倾向过分集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便是大学排名以及在中国的名气。
比如在中国名气很大的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便成为了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两所学校,报考竞争相当激烈。相比之下,同为国立、私立双雄但在中国名气稍逊一筹的京都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留学生数量就要少很多。
另一个原因是专业选择,中国留学生比较偏好商科和经济类学科。僧多粥少,择优录取,由此热门学科的门槛逐渐升高。
還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趋势是,由于日本资源、人口过度往东京一极集中,日本政府打出了禁止东京都内大学增加大学人员的政策,希望增加地方大学的入学人数。目前该政策正处于过渡阶段,在2019年开始将对拒绝缩减人数的大学削减补贴。因此,报考东京的早大、东大等知名大学的热门科目时,认真备考、提高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以上的偏好,许多在日本地方的排名较高的大学,反而被留学生冷落。许多日本的私立学校虽然排名不高,但却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和校园文化。而相比于看重学校名气的中国学生,日本学生和企业大多会看重一个大学的校园文化。
若考虑毕业后在日本就业,专业本身并不一定能为就业加分,因为日本公司选人时更看重学校而非专业本身。日本的就业市场相对轻视专业,往往需要在进入公司之后通过培训回炉重造。
根据我的经验,许多学生一开始相对盲目,往往抱着非早大等著名学校热门专业就不读的想法,但随着对日本各大名校的深入了解,他们在选择时会更多考虑自己和学校的匹配度,以及考试难度。
由于备考时间宝贵,在日本考学前的准备时间对大多数考生也是一种折磨,因此在选择日本的学校时,不必拘泥于大学在中国的名气以及地址是否在东京,避开热门专业、热门学校,选择次优专业和次热以及地方大学,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报考大学院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挑选指导教授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过分拘泥于教授的名气而忽视了事先了解教授的喜好、性格等,在入学后多碰上跟教授性格不合、相处不融洽的状况。
在大学院的课程中,指导教授往往能对学生起到一言定生死的作用,许多与教授相处不融洽的学生,最后被迫换教授乃至退学,白白耽误许多时间。因此,在报考大学院、选择教授时切忌盲目,事先搜集和了解一定的情报,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