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楠楠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辽宁 沈阳 110015)
在产程中,会因为不良情绪、子宫肌肉痉挛、发射性子宫收缩等诱发分娩痛,而且在自然分娩中疼痛比较剧烈,导致一些初产妇不能忍受疼痛而进行剖宫产[1]。尽管剖宫产术日渐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远期并发症,所以,要给予初产妇有效的助产护理,缓解疼痛,降低剖宫产率[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初产妇的助产护理中自由体位+分娩球的效果,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分析的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作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初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7.15±2.21)岁;产妇的孕周37~41周,平均(39.02±0.20)周。乙组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22±2.18)岁;产妇的孕周38~42周,平均(39.11±0.23)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此次研究初产妇的助产护理均是常规护理:在第一产程,指导产妇卧位或者半卧位进行待产,并给予初产妇检查、健康教育、情绪安抚、以及饮食指导。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卧位或者半卧位进行分娩,在这期间助产士给予全程陪伴,检查并指导分娩,还要最好产后观察。研究甲组加用自由体位+分娩球:在第一产程期间,在待产室放置若干分娩球,提供可抓握的扶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正确使用分娩球的方法和自由体位,主要是半坐位、侧卧位、蹲位以及俯卧位;产妇以舒适的体位在分娩球上坐、跪以及卧,自由进行交替活动;初产妇在趴位时,其上半身是趴在分娩球上,其腰部前后进行晃动。在坐位时,可左右晃动和上下弹坐;在跪位时,膝部要放置一软垫,提高舒适度,指导两手抱住分娩球,身体前倾,同时将头部着分娩球,身体前后晃动。在此期间,要注意强化产妇安全保护,放置碰撞、滑倒。在第二产程,常规对分娩球进行消毒,在分娩球架上放置,表面铺巾;当产妇的宫口近乎全开时,指导、协助产妇面向球架,并且靠背跨坐在分娩球的前半部分,且双臂环抱,上身紧贴靠背,其双腿自然的放置。在宫口全开后,宫缩时屏气,间歇时呼气,在靠背上放松自己身体,助产士对胎头的下降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宫缩和胎心,在胎头露出产妇阴裂处之后,把产妇送到产床上,指导分娩,之后常规接生。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记录初产妇的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情况(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量。
1.4 评价标准 此次选择自行研究的问卷评估初产妇的满意度,分不满意、满意与极其满意[3]。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总结产程比较 甲组第一产程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94,P=0.000)。甲组第二产程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8,P=0.000)。甲组第三产程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5,P=0.000),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总结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min)
表1 两组产妇总结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min)
第三产程6.41±1.72 10.52±1.61 9.555 0.000组别甲组乙组t值P值例数30 30第一产程403.52±10.52 499.41±17.61 26.094 0.000第二产程43.11±8.42 58.42±9.52 6.598 0.000
2.2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此次研究甲组的30例初产妇中有11例是剖腹产,其余19例是阴道分娩,其阴道分娩率是63.33%;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初产妇中有19例是剖腹产,其余11例是阴道分娩,其阴道分娩率是36.67%;甲组阴道分娩率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267,P=0.039)。
2.3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此次研究甲组的30例初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是(215.22±25.15)ml,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初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是(282.13±40.57)ml,甲组产后出血量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8,P=0.000)。
2.4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此次研究甲组的30例初产妇中对助产护理的满意情况是:1例不满意、10例满意和19例极其满意,其概率是3.33%、33.33%、63.33%;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初产妇中对助产护理的满意情况是:8例不满意、14例满意和8例极其满意,其概率是26.67%、46.67%、26.67%;甲组护理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405,P=0.0114)。
在女性分娩中,产痛是不可避免的,会给产妇身心带来巨大影响。甚至一些孕妇恐惧自然分娩,害怕分娩疼痛,所以通过剖宫产方式进行生产[4]。现如今,医疗护理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减少不必要医疗干预,重拾人类的本能,人们开始提倡产妇的自然分娩,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母婴安全,自然分娩是适应社会、时代等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5]。为产妇提供有效、科学的待产方式,可充分发挥出女性的生产本能。以往为了方便检测产妇宫缩、产程时间、胎儿胎心等,选择仰卧位进行分娩,影响到产妇产程和母胎状况,延长了产程[6]。此次研究是给予初产妇分娩球+自由体位,其中分娩球是彩色的橡胶球,其直径在55~100 cm之间,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特点,初产妇的临产前后的宫缩间歇期在分娩球上骑坐,可放松盆底肌肉,从而使产妇阵痛感减轻,缓解产妇的紧张感和压力,并且减少宫缩痛。在分娩球上时,产妇可根据舒适度选择自由体位,在选择坐位时,产妇子宫会靠近腹壁并离开脊柱,使下腔静脉受压情况得到解除,从而给予胎儿氧气以及血液[7]。宫缩反应得到加强,产程时间被缩短,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的概率,产轴以及胎儿纵轴一致,充分发挥出胎儿重力作用,使胎儿的胎头对于宫颈的压力得到增加,从而出现反射性宫缩,致使宫颈扩张,加快产程的进展[8]。产妇趴在分娩球上时,利用重力可使胎儿的胎头远离宫颈,因为胎头对于阴道后壁产生的压力可引起肛门坠胀感,此时体位可减轻这种感觉,避免胎头变形、宫颈裂伤和宫颈水肿[9]。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任何单一的体位对所有产妇和任何情况都使用,助产士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程进展情况来选择自由体位,当母婴情况良好且产程的进展顺利时,可指导产妇随心所欲选择体位,一旦母婴状况欠佳或者产程的进展不顺利时,助产士根据情况指导体位选择[10]。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初产妇的助产护理中自由体位+分娩球的效果,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的结果是:甲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都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阴道分娩率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出血量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护理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的助产护理中,自由体位+分娩球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