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2018-08-22 05:48李红雨
当代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开腹

李红雨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陕西 延安 717400)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导致阑尾穿孔、坏疽[1],给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既往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多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但该术式对患者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应用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可显著减轻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本研究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急性阑尾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收治128例急性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腹肌紧张表现,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24±5.28)岁。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穿孔性阑尾炎9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36±5.32)岁。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33例,穿孔性阑尾炎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急性右下腹痛史;②实验室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③手术指正明确;④腹痛时间72 h以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②既往有腹部手术,或存在其他脏器疾病者;③右下腹触及包块,或腹部超声提示阑尾周围脓肿;④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者;⑤有手术禁忌证及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作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麦氏切口,长3~7 cm,找到并游离阑尾系膜。处理阑尾动脉,结扎阑尾根部。于阑尾近端约0.5 cm处切断阑尾,以络合碘处理阑尾残端,术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全麻下采用3孔法腹腔镜手术,脐下缘作长1 cm的横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置入10 mm套管,探查腹腔情况,证实阑尾病变后,直视下于左下腹放置10 mm套管,麦氏点附近放置5 mm套管。吸尽腹腔渗液、积脓后,以无齿钳扒开肠管,暴露阑尾,分离周围粘连,提起阑尾并展开系膜,处理阑尾系膜至根部,丝线缝扎阑尾根部。距阑尾根部5 mm处离断阑尾,残端电灼,周边网膜覆盖。由10 mm套管取出阑尾。彻底冲洗腹腔、盆腔,吸净脓液,缝合戳孔,术毕。

1.3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及术后第3天,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64 64 78.52±15.28 95.27±20.53 5.236<0.001 20.25±6.53 81.54±12.65 34.442<0.001 8.21±1.67 14.85±3.52 13.634<0.001 12.41±2.37 30.08±5.62 23.176<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109/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109/L)

淋巴细胞2.21±0.62 2.45±0.75 1.973 0.025 2.24±0.65 1.98±0.74 2.112 0.018 0.267 0.395 3.568<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t治疗前值组间比较P值t治疗后值P值白细胞11.85±1.82 8.54±1.04 12.632<0.001 11.73±1.84 10.65±1.52 3.620<0.001 0.371 0.356 9.165<0.001中性粒细胞8.85±1.05 5.30±0.65 22.998<0.001 8.76±1.04 7.13±0.95 9.258<0.001 0.487 0.313 22.570<0.00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1.56%VS 14.06%,c2=5.31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临床对急性阑尾炎多采用手术治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多数学者认为[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最大限度保留腹膜的完整性,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容效果好。但对于伴坏疽、穿孔、周围脓肿等复杂的阑尾炎,腹腔镜是否具有上述优势,目前仍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6],腹腔镜操作可使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且易导致脓肿迁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医师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在熟练操作的情况下,手术时间甚至较开腹手术少,腹腔镜应用于复杂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也逐渐增多。

本组研究中,笔者从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血液检查三个角度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分析可能的原因为:腹腔镜技术可减少机械创伤及腹腔干扰,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手术切口较开腹手术小,术中视野更清晰,更易寻找病变阑尾,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腹腔暴露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分析可能的原因为:腹腔镜技术切口小,且有套管隔离,穿孔的阑尾及脓液不易接触腹部切口,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腹腔镜操作无需暴露腹腔镜,可避免纱布与肠管的接触,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8]。在血液检查指标的比较中,两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治疗后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术后炎症程度减轻,免疫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开腹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