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8-22 05:48卓丰徐思陈霞
当代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先天性脓毒症

卓丰,徐思,陈霞

(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有研究表明[1],3%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患儿在术后并发脓毒症,从而增加了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医疗费用,且死亡风险增大。因此,明确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通过相应措施规避其危险因素,对于改善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患儿的临床转归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为明确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对21例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并发脓毒症、41例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未并发脓毒症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脓毒症组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并发脓毒症的患儿共21例,均在江西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就诊,经血培养检查显示为阳性。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11个月,平均年龄(6.1±0.8)个月;体质量2.5~5 kg,平均体质量(3.2±1.1)kg;疾病类型:法洛四联症2例,主动脉缩窄1例,肺静脉引流3例,大动脉转位4例,室缺房缺肺动脉高压11例;同时,从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未并发脓毒症患儿中抽选41例作为非脓毒症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11个月,平均年龄(6.0±0.8)个月;体质量2.5~8 kg,平均体质量(3.4±1.0)kg;疾病类型:法洛四联症8例,主动脉缩窄5例,肺静脉引流9例,室缺房缺肺动脉高压19例;两组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是否存在术前感染、膈肌麻痹、二次开胸、延迟关胸、长时间进行体外循环(即体外循环超过本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的20%)以及是否留置了多个有创导管(即有创导管留置数量超过3个)。同时,依据患儿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死亡率等评估其转归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 脓毒症组患儿中术前感染者、膈肌麻痹者、延迟关胸者、二次开胸者、有多个有创导管者、长时间体外循环者所占比率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 脓毒症组患儿的MDOS受累脏器数量多于非脓毒症组患儿,而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脓毒症组患儿中死亡者8例,死亡率是38.1%;非脓毒症组患儿中死亡者例数是2例,死亡率是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脓毒症作为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导致患儿死亡的最主要病因之一,是病原体、宿主因素之间互相作用所引发,可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可能进展为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脓毒性休克,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3]。据报道,临床医师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往往会因原发病遮掩而忽视了脓毒症这一严重并发症,从而引发小儿不良预后[4-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

P值0.000 0.000 0.000临床转归MDOS受累脏器数量(个)ICU入住时间(d)平均住院时间(d)脓毒症组3.6±1.2 22.3±6.9 36.7±12.7非脓毒症组1.0±0.3 7.0±1.5 11.2±2.6 t值13.294 13.704 12.441

伴随胸外科技术、心肌保护、体外循环以及术后护理水平的提升,先天性复杂心脏病小儿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因术中低温、继发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创伤等均可引起补体级联反应,并释放活化白细胞、内毒素、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导致机体暂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6-7]。然而,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可明显提升其并发脓毒症的风险系数,并增加其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8]。脓毒症发作较快,部分患儿患脓毒症后可在短时间内步入脓毒症休克阶段,死亡率极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从而高度警惕、早期识别,及时改善预后。

本研究对21例脓毒症患儿、41例非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总结出其术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术前感染、膈肌麻痹、延迟关胸、二次开胸、有多个有创导管、长时间体外循环均为小儿先天性复杂心脏病术后并发脓毒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分析,这是因为合并术前感染者经过体外循环,机体进入免疫抑制状态,导致潜伏的病原微生物扩散至全身,增加了患儿并发脓毒症的风险。同时,二次开胸者、术后延迟关胸者则增加了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伤口感染率较高。此外,术后留置有创导管较多,则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途径,增加了感染机会;另外,术中伤及患儿膈肌神经,可引起膈肌麻痹,影响其呼吸功能,延长了患儿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增加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而医院感染是小儿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之一。最后,脓毒症组患儿的MDOS受累脏器数量多于非脓毒症组患儿,而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非脓毒症组,且死亡率较高,可见脓毒症可导致患儿预后不良,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工作,改善患儿临床转归。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先天性脓毒症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