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丹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引言
脑血栓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脑血栓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中风”之类,发病时常伴有碎倒昏迷、不省人事还时常伴有两眼歪斜、言语不杨、不能自理等情况发生.该病根据文献所传,描述种类繁多,早在《内经》中便有记录病情,如发生“颠疾”、“击仆”、“偏枯”等行为,在唐朝之后改称为“中风”、“卒中”等。从古至今,我国传统医学已经脑血栓的方面的系统中医理论系与中医护理经验,很好的将脑血栓的治疗与中医护理结合在一起,对目前的脑血栓护理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本研究分析了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护理要点及施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脑血栓患者98例,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中医护理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46~79岁,平均(65.24±2.25)岁。对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46~78岁,平均(65.19±2.3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受疾病影响,患者可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需告知患者情绪状态和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并嘱咐其保持平和心态,以达到调畅气机,平衡阴阳之功。通过音乐疗法等放松患者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保持心理健康。②中医穴位护理:对意识障碍者可给予内关穴、太冲穴、风池穴、人中、涌泉穴针刺,留针20min,或给予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鼻饲。③饮食护理:根据阴阳五行和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给予个体化食疗护理,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饮食,以巩固疗效。④体位按摩护理:对瘫痪肢体做好保暖护理,选择舒适坐姿,并配合红花、当归等药液进行瘫痪肢体按摩。⑤起居护理:根据患者辨证情况调剂居住环境,以达到气血旺盛、调和阴阳作用,避免不良环境对疾病的影响。⑥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并辅以按摩、推拿和针灸等加速功能康复。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住院平均天数;干预前后患者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①显效: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45%;②有效: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18%~44%;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18%。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医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干预前两组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护理组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时间比较: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常见临床症状有偏瘫、言语不清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据有关研究可知,该病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若病情控制不及时,极易恶化,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可能使其生活品质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临床症状,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治疗。现阶段,临床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为药物与溶栓治疗,尽管这对闭塞血管的再通有较好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死亡率,但该方法无法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偏瘫情况,预后效果不佳。
本研究中,中医护理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相近;干预后中医护理组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颈动脉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確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缩小颈动脉斑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李霞.脑血栓的溶栓治疗及中医治疗状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94-195.
陈毅,梅琰.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75-76.
姜雪.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2875-2876.
张德文.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