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春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中耳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耳科炎症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听力丧失,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抗菌活性远高于氧氟沙星,属于氧氟沙星左旋体,同时带来的较小的副作用。为了观察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患者采取给予氯霉素滴耳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作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中耳炎的患者130例,观察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均在20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6.3)岁。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1.2 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对照组采取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先应用3%过氧化氢稀释患者的外耳道脓液,用吸引器吸干之后患者患中耳炎侧朝上,滴氯霉素滴耳液约8滴,保持姿势约6 min不变。观察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干耳,听力好转,炎症消退)、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是耳内仍会有少量的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23.1%),有效48例(73.8%),有效2例(3.1%)。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12.3%),有效46例(70.8%),无效11例(16.9%)。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与耳部疼痛,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4例(21.6%)。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5例(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耳炎主要病变在鼓室,并经常累及中耳等其他结构,甚至引起颅内病变,是耳鼻喉科常见并且严重的疾病。随着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与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中耳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是中耳炎主要的致病菌,中耳炎临床常表现为耳鸣、耳痛、流脓与听力障碍等,严重者有可能会导致听力丧失,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耳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全身用药治疗与局部治疗。早期的治疗方法全是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可有效降低鼓膜穿孔的发生率。局部治疗常采用抗菌药物水溶液滴耳,传统的滴耳液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因传统滴耳液的不良反应较多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研究对观察组65例中耳炎患者采用了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并与对照组65例中耳炎患者采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的抗菌机制是一致的,均是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进而达到抑制细菌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DNA复制的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两倍,在治疗中耳炎中效果更好,本研究还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十分安全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顯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刘金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12-1813.
魏巍.浅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77-78.
艾则孜·艾合麦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50例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58.
黎钢,王山珊,刘玉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4):5557-5558.
蒋学范,浦立,苏立众,吴祖良.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2):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