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莺��
摘 要:国际互通合作战略的全面推进,再一次印证了历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历史记载和汇聚了过往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轨迹,以史为鉴,才可以积淀文明,铭记历史,才可以奋勇争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带领学生们回顾过往的历史事件,还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中国主动与世界各国全面开展友好合作,含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是世界各国进步和发展的纽带。这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创造性融合推动之下,全球共荣之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不仅在国家层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个人而言,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历史,也可以获得多个层面的成长与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全面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深层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见贤思齐,全面育人,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突出问题
中华有辉煌灿然的五千年文明,世界各国也有不计其数的重大历史事件,初中历史课本虽然只有薄薄几本,但是其中容纳的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记忆的事件不计其数,无法触摸的海量知识让学生们学起来压力很大。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比较紧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划重点、归大框、列时间、讲意义,导致历史课堂单纯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这严重影响了深层教学的推进。由于历史课程的课时比较少,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答题层面,片面的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既让学习的过程枯燥无味,影响了历史学习的兴趣发展,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局限于应试,这极大地阻碍了历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育人作用的发挥。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策
鉴于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历史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法来灵活授课。倡导生动、形象、感性的教学方法,打破历史冰冷的表象,让学生对历史心驰神往,想象、体验和感悟历史情境。
(一) 从辉煌历史中感悟文化魅力
翻开历史课本,里面记录了我国大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明,这些优秀的历史文明不仅在那个年代光辉灿然,现在依然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这对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励学生积极进步有重要意义。如先秦百家,儒、道、法、墨等现在依然非常受欢迎;到了秦汉时期,全国统一,民心安稳,度量衡都大一统更是促进了贸易发展,还有长城、灵渠等雄伟建筑屹立疆土;汉朝张骞更是开通了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把我们的陶器、丝绸、茶叶等远销海外,还带回葡萄、黄瓜、苜蓿、乐器、绘画等多种物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唐宋时期我国一度成为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唐诗宋词更为达到了文化巅峰,很多诗词现在读来都令人叹为观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悠久的历史决定了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如此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滋养下,对初中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可以很好的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二) 从人物事迹中学会分辨善恶
历史都是由伟人来书写的,自古成王败寇的事迹数不胜数,从他们的故事里就可以教会我们做人做事。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忍辱负重完成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更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有的遗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是无论面对多大的艰难险阻,他们都依然选择了“不负年华不负卿”,向着自己心中的信仰,不计荣辱得失。他们勇于牺牲小我,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与民族和正义共存亡,这些前人的种种事迹都指引学生成长道路中面对抉择时如何面对“生与义”的明灯。除了这些外,“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秦桧,指鹿为马的赵高等也给历史添了一笔,他们的行为让学生们心中的正义天平不断加码,警示我们绝不能为了某些名利而丧失底线,留下人生千古骂名。
三、 借助历史唤醒心理认同
历史不是冰冷的存在,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切事件,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把自己置身事外,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能够建立起自己与历史的心理认同。去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网络上有个帖子引起大众的普遍共鸣,帖子的标题为“南京大屠杀跟我有什么关系?”一个简单的问题,回答者无数,读来令人悲愤沉痛,也看到了現代中国崛起的意志。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可以考多少分,而是要激发学生心底对历史的认同和敬畏。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接触尽可能真实的历史,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对历史形成自己的见解。
总之,历史教学要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更为深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理解和学习历史,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欣.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李首桩.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事件渗透[J].信息技术教育,2016.
作者简介:
蔡振莺,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华侨中学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