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凯
摘 要 伴随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趋向,电视节目形态正处于不断融合与创新之中,传统的电视节目划分体系已很难涵盖当前所有节目类型。节目各元素间的融合与置换使电视节目在叙事方式、节目架构和表现形式上日益多元化,打破了原有的节目类型边界。电视节目多元素融合的背景下,节目形态的演进与变革将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关键词 电视节目形态;节目元素;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6-0065-02
市场经济体制实行至今,我国电视行业在频道建设、节目形态、制播技术等层面已呈现出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新面貌。在“受众即市场”的制作观念导向下,电视行业内部竞争愈演愈烈,电视节目形态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反映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市场嬗变的动态过程。
1 当下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现状
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主要从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或依据节目内容、形式等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其中“四分法”是学界较多认可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美国学者赖特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提出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电视节目可依次分为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文艺类节目。
由于近年来电视节目类型互为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难以将所有节目进行简单归类。张海潮在《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中对传统“四分法”的分类方式进行了拓展,将电视节目细分为4种A类型,27种B类型,84种C类型和54种D类型,基本囊括了国内所有的节目类型。也有学者按照节目形式将电视节目划分为谈话类、竞赛类、系列类、杂志、板块类、直播类、卡通类和引进片类。此外,又可按照受众对象、制播方式、表达方式等作为电视节目分类的参照。
电视节目作为现代社会媒介的产物,其生产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模式化的,电视行业内部的评价管理可以为我国当下电视节目形态现状提供更为直观的的参照体系。央视—索福瑞作为国内最大的媒介受众研究机构,将国内电视节目分为电视剧类、新闻时事类、综艺类、生活服务类、专题类、青少类、電影类、体育类、法制类、财经类、音乐类、戏剧类、教学类、外语类、其他类共15个类别进行电视市场收视动态的考察。此分类方式也反映了国内电视台在频道设置与节目内容方面的现状,从央视与省市台的频道设置可窥一二。
2 节目形态趋向与融合
新世纪以来,伴随文化工业的大规模生产,国内媒体加速扩张。在原有的电视节目形态基础上,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海外版权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改造也已成为节目生产的常态,变革与融合成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新的发展趋向。
2.1 娱乐化倾向更加突出
21世纪的今天,“泛娱乐时代”似乎证实了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对电视媒体的担忧。“媒介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电视为人们提供娱乐性的内容,而是所有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娱乐已成为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成为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从新闻到政治,甚至是宗教活动都在全心全意地娱乐观众。”[1]
传统电视新闻类节目主要以消息、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或专题的形式进行播报,节目氛围正式、严肃。“说新闻”方式的出现突破了固有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评论方式令新闻呈现耳目一新。以央视《马斌读报》为代表,“说新闻”在全国各地区风靡,打破了观众对以往宣读式新闻播报的刻板印象。山东电视台民生类新闻节目《拉呱》以本土方言为表达特色,以麻辣趣评的方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将谈话形式融入新闻评论,主持人与嘉宾各抒己见,营造日常聊天形态,力求实现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的传播目的。
此类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仅是新闻播音员同时又以评论者姿态或趣评天下或插科打诨,选题范围更具平民视角,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变得谐趣化、娱乐化。
2.2 不同节目类型中真人秀元素的渗透
真人秀元素原本作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大制胜法宝,自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大型唱歌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以来,“真人秀”元素渗透到不同节目形态中,无论草根或明星都可以成为电视节目消费的对象,俨然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收视卖点。
真人秀元素的加入使传统生活服务节目表达方式趋向丰富,互动性与娱乐性增强。以北京电视台家装节目《暖暖的新家》为例,以设计师和业主为主要表现对象,主持人本身也参与到整个节目过程并设置游戏规则,节目内容呈现纪实性特点。在家装改造的过程中又兼具情感表达,节目中设计师自身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游戏和悬念的设置让节目更具看点。如此一来节目既不失实用性、知识性,又兼具趣味性和娱乐性,满足大众寓教于乐的心理诉求。
2.3 故事化叙事策略的广泛运用
故事化叙事策略早已在法制类节目中成熟运用,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经生活化语言和故事演绎变得通俗易懂。央视《今日说法》采用不同叙事手法,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达到普法宣传教育的效果。“重视电视叙事功能,设置悬念,强化情节,讲故事并且把故事讲好,让观众爱听、爱看,已经成为新的电视制作理念。”[2]
央视社教节目《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之初由于节目选题学术性、专业性较强,接受门槛较高,收视一度低迷,面临末位淘汰的尴尬境地。历经两次改版后,节目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系列专题,在表述方式上采取故事化手段,在内容上注重悬念与起承转合,叙事口吻更贴近普通观众。“传播话语方式的转换把一个原先严肃的学术讲坛变成轻松的‘故事会”[3],传播效果显著增强。近年来央视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无一例外将故事化叙事策略与节目形式、节目结构相结合,以平民化视角彰显出社教类节目丰富的人文内涵。
3 节目类型邊界的模糊与突破
3.1 版权引进与本土化改造
版权引进为节目创新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2004年湖南卫视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掀起了国内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热潮,其复制范本来源于美国福克斯公司制作的《American idol》,选手选拔方式与节目赛制新颖,节目宣传与包装制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自此,真人秀节目名声大噪,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声势未减,版权引进与本土化改造成为节目创新的现实路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表演类节目《中国达人秀》,游戏类节目《奔跑吧兄弟》等现象级综艺节目均有着“国外血统”。当然,全盘照搬难免水土不服,结合国内受众特点与文化环境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够因地制宜,达到传播目的。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自节目播出一直热度不减,在题材和创意方面,“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巧妙结合,既向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灵感和创意,又紧贴时下热点,在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传承中国文明。”[4]
3.2 节目类型边界模糊化
节目元素融合与置换成为节目形态创新的有效路径,也成为当下电视节目类型模糊化的主要症结。谈话、表演、游戏、真人秀等元素在不同节目形态中串联组合,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大杂烩”的特点呈现于电视荧屏。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被定位为“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节目以婚恋交友为主题,以谈话和真人秀为表现形式。男女嘉宾与主持人构成了一个群言式的谈话现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男女互动环节的设置使节目又呈现出真人秀的节目特色,呈现出戏剧性效果。从节目功能上看,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化诉求,又实现了婚恋交友的生活服务。因此,谈话、游戏、真人秀元素的融合,使《非诚勿扰》具有生活服务类节目、谈话节目和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特点。
同为江苏卫视热播节目的《最强大脑》,是以德国的电视节目《super brain》为模板结合本土制作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从选题范围而言《最强大脑》似乎与传统社教类节目较为接近,具有知识性、科普性,但节目形式却与社教类节目相去甚远。《最强大脑》以竞技为核心,同时加入娱乐元素,邀请偶像明星参与比赛过程,加之震撼的舞台视觉效果和精良的制作包装使整个节目体现出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4 结论
电视制作技术和观念的不断提升,受众需求的增长与差异化使电视节目形态变得丰富。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电视节目各元素的融合与演进是一个变与不变的动态过程。从受众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的电视节目将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与变革。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3.
[2]朱剑飞,方芳.论中国大陆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机制[J].现代传播,2008(1):67-70.
[3]谭天,郑爽.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传播模式——以《百家讲坛》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7):72-75.
[4]文纳.不断求新求变《奔跑吧兄弟》稳步前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6-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