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研究

2018-08-21 08:41:04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氮区莴苣氮量

柯 蓓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 莆田 351111)

莴苣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既可生食、熟食,又可加工腌制,营养丰富[1-2]。莴苣是涵江区山区乡镇秋冬季蔬菜主栽品种,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当地大多数菜农习惯施用单一复合肥,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合理,不仅降低了肥效,而且污染了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莴苣施肥技术,在涵江区大洋乡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块开展莴苣“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10月至12月在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进行,地块位于东经119°2′52.66″、北纬25°43′29.96″,海拔389 m。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为灰紫泥田,前作是中稻,土壤肥力中等,pH值5.0,碱解氮127 mg·kg-1、有效磷12.9 mg·kg-1、速效钾57 mg·kg-1。

1.2 供试材料

供试莴苣品种为锄头牌莴苣;氮肥用尿素(N 46%),磷肥用钙镁磷(P2O516%),钾肥用氯化钾(K2O 60%),复合肥用阿康复合肥(16-16-16)。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2+X”肥效试验方案[3],设5个处理3次重复,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2 m2,各处理详见表1。

1.4 施肥方案

习惯施肥区的肥料用量采用涵江区大多数农户习惯的施肥方案,即每667 m2施阿康复合肥(16-16-16)175 kg;优化施肥区采用涵江区农业局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推荐的莴苣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即每667 m2N 23 kg、P2O511.44 kg、K2O 20.70 kg。各处理每667 m2均施用腐熟鸡鸭粪600 kg作为底肥。各处理设计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操作管理如栽培、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均按当地习惯进行。

表1 不同处理的施肥量

注: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1水平指优化施肥量的70%;2水平指优化施肥量;3水平为优化施肥量的130%。

1.5 测产

2017年10月9日定植,12月20日各处理同时收获,小区单收、称重,记载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对莴苣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的莴苣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高是优化氮区,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130%的优化氮区,第3是习惯施肥区,第4是70%的优化氮区,最低是无氮区。

表2 不同施氮量对莴苣产量的影响

优化氮区产量极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区,表明本试验采用的配方施肥方案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3个施氮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无施氮处理,优化氮区产量极显著高于70%的优化氮区、130%的优化氮区,130%的优化氮区产量极显著高于70%的优化氮区。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减少到优化氮区的70%,产量显著降低,但氮肥施用量增加到优化氮区的130%,产量并无提高反而减少。因此本试验所采用的氮肥优化施用量应为最优施氮量。

2.2 不同施氮量与莴苣产量效应分析

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之间拟合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4.0392x2+205.17x+2146.13,拟合不失真,相关系数R2=0.98,两者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公式X=-b/2a,可算出每667 m2施氮量为25.40 kg,莴苣产量最高,为4 751.52 kg。按照当地当时的莴苣收购价1.6元·kg-1,氮肥价格4.78元·kg-1计算,每667 m2氮肥最佳经济施用量为25.03 kg,莴苣最佳经济产量为4 750.97 kg。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采用的莴苣配方施肥方案每667 m2N 23 kg、P2O511.44 kg、K2O 20.70 kg,比当地习惯施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说明生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试验结果还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较大,莴苣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这与前人的一些试验结果相一致[4-9]。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施氮量为25.40 kg,莴苣产量最高,每667 m2氮肥最佳经济施用量为25.03 kg,因此,当地莴苣生产上推荐的配方施肥方案每667 m2氮肥施用量为25.03 kg。

猜你喜欢
氮区莴苣氮量
秋日野餐会
德江县2013年豇豆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报告
莴苣和韭菜
油菜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小莴苣要长大
儿童绘本(2015年4期)2015-05-25 17:58:00
茄子氮肥总量控制应用效果
棉花“2+X”氮肥试验研究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不同地力水平下超级稻高产高效适宜施氮量及其机理的研究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