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花 钟凌英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 赣州 342800)
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骨头、人工髋臼两个部分组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改善髋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以及恢复关节功能,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在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手术疗效,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8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护理,现将其临床护理结果归纳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7.4±15.6) 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0.7) 年。研究组: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9±15.2) 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 (3.3±0.6) 岁。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年龄≥38岁;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标准;知晓研究目的,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 骨肿瘤患者;髋关节感染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1)体征护理:对患者呼吸、意识恢复、脉搏等基本体征进行监测,做好预防和处理准备。(2)体位护理: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适当地将患者患肢外展,并对患肢抬高约8~10 cm,促进静脉回流。(3)用药护理:叮嘱患者遵从医嘱定时、定量的服药,保证患者服药的依从性。(4)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在术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患者疾病和手术知识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对疾病知识、手术过程等有基本的认知,消除其恐惧感,针对患者提出的疑惑要耐心解答,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情感,并对患者表现的负面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让患者家属可以予以患者更多的支持,在手术结束后,也要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4.2 研究组 予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1) 翻身训练:协助并引导患者定期进行翻身练习,3~5次/d,并鼓励患者要坚持,为避免伤口出血,在术后24 h保持平卧位,24 h后为防止压疮的发生可以定时进行翻身,并保持患者身体清洁。(2)肢体护理:术后2 d,可以对患者的患肢进行被动训练,并对切口进行紫外线照射,2次/d,30 min/次。同时可以辅助中药烫疗,即将中药制成药包,中药成分包括防风15 g,羌活8 g,大黄10 g,荆芥15 g,透骨草15 g,红花10 g,桂枝10 g,姜黄8 g,木香8 g,伸筋草8 g,独活6 g,草乌6 g等,用微波炉加热至温度在50~60℃,将其放置在患肢处,并防止对患者造成烫伤,用药方法:早晚各1次,2次/d,疗程为1周。(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并适当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肠蠕动,同时辅助针刺,选择患者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进行针刺,如果效果不佳则可以尝试不保留灌肠治疗。(4)功能锻炼:在患者坐位平衡力恢复后,可以鼓励患者缓慢站立,并尝试短距离行走,以提高患者下肢承受力,并结合患者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5)并发症预防: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了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包括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术中根据出血情况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对患肢适当抬高并予以按摩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等。
1.5 观察指标 (1) 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评估标准: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总分为100分,并分为优、良、差3级,优:评分>90分;良:评分50~90分;差:评分<50分,优良率=(优患者例数+良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3]。(2)复位满意度评估标准:用Matta评分评估患者髋臼骨折复位情况,满意:复位≤1 mm,无疼痛症状,X线提示骨性关节炎无改变;一般:复位1~3 mm,疼痛症状轻微,X线提示骨性关节狭窄;不满意:复位>3mm,疼痛症状明显,X线提示骨性关节炎改变明显;满意度=(满意+一般) 例数/总例数×100%[4]。(3)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自评表(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好坏成正比[5]。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复位满意度等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平均住院时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比较 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85.37%,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比较 [例(%)]
2.2 复位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复位满意度为80.49%,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复位满意度比较 [例(%)]
2.2 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x±s,分)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包括2例感染、2例出血,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P=0.030<0.05)。
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保证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医学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将中医护理应用到临床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与西药比较,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更受到临床患者的认可。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翻身训练、肢体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中增加了中医方面的紫外线照射、中药烫疗以及针刺等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复位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说明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护理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中医护理中羌活、大黄、伸筋草、防风等药物具有强筋、健骨、健脾、化湿、补气的作用,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降低了感染的发生,针刺可以提高机体的循环,起到活血、疏通经络等功效,因此,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整体护理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在临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护理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