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讨论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8-21 10:49张秋菊李能莲李亚玲骆亚莉李长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课病理

张秋菊 李能莲 刘 靓 李亚玲 骆亚莉 张 立 李长天 黄 勇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第一门系统讲述疾病的形态学课程。由于病理学理论专业性较强、抽象难懂,而病理实验教学可巩固、强化对病理学理论的学习,因此病理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以带领学生观察、识别疾病形态结构变化为主,课程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很难达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因此,改革病理实验教学也是医学教育中重要任务之一。临床病理讨论 (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教学法,是通过讨论临床病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在了各门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用,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结合病理学实验课自身特点,我们借鉴并将CPC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各2个平行班,每班平均人数为69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应用CPC教学法。所有班级理论和实验均由同1位教师讲授。

1.2 实验方法 首先将每个班级以25~30人的标准分为大组,再将每个大组分为3~5个人的小组,CPC教学法以每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次实验课的时间为100 min。

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显微互动系统展示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标本(20 min) →学生自行观察(20 min) →学生作图(60 min),经过这3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

CPC教学法:同样基于显微互动系统,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病例资料和组织切片标本(5 min)→每小组成员观察并相互讨论病例,给出诊断及诊断依据(30 min) →学生代表分析、讲解病例(20 min) →教师评价、总结(15 min)→学生作图(30 min)。经过5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

1.3 效果评价 学生成绩:主要以实验课和理论课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实验成绩为本学期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理论成绩为本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试卷从学校题库中随机抽取,连续3年所选题型和难易度均相当,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评分阅卷。

教师评价:从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体和镜下标本识别的准确度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程度来评估,给每班级评价,依次以“优”“良”“差”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师评价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CPC教学法明显改善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明显提高。3个年级试验组36学时实验课,教师评价的为“优”者达到100%,而对照组90%均为“良”。

2.2 实验成绩 对2013级、2014级和2015级3个年级的2个平行班的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个年级的试验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病理学实验成绩 (x±s,分)

2.3 理论成绩 收集3个年级的病理学期末考试,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同样发现:试验组理论课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3个年级中,2014级学生的理论成绩最高,与2013级、2015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013级和2015级2个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 (见表2)。

表2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病理学理论成绩 (x±s,分)

3 讨论

CPC是由哈佛大学医学院在20世纪初创建的,主要是对疑难病例或有学术价值的尸检病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以明确临床诊断与病理结果是否相符、治疗措施是否合适、分析病人死亡的原因和机制,仅应用于临床而不是教学。但是基于CPC能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的特点,后来被广泛引入到病理学教学中。

病理学实验教学可使抽象的病理变化具体化、形象化,对理论授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大体和镜下标本为主,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疾病的特点去画图,不仅实验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浪费在画图上,而且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只是感性的,暂时的,死板的,存在与理论知识脱节的现象,未充分发挥病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鉴于以上特点,本教研室尝试将CPC教学法应用于实验课的教学中,并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准备了部分病例,在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实践。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整理相关数据发现,试验组不仅实验课成绩高于对照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病理学理论的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说明实验课对理论课的学习起到了支撑作用。CPC教学法用临病例为载体,以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病理大体和组织切片为依托,使学生置身于临床诊断的情景之中,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不足之处,将病理学知识内化、融会贯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研究过程中还发现,2014级在三个年级中,2014级学生人数最少但理论成绩却是最高,因此推断小班上课比大班上课教学效果要好。

虽然CPC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优势明显,但由于教师在授课前需结合学校现有实验条件、疾病标本情况准备大量病例,不仅备课任务繁重,而且各个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要推广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

猜你喜欢
病理学实验课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