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坤云
根据肇庆市人民政府有关羚羊峡生态公园规划工作部署,为查明、研究羚羊峡北岸区域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存现状,综合评价羚羊峡北岸区域文物保护环境质量,分析羚山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可能造成的影响,针对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可行性建议等,经与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达成有关协议,肇庆市文物博物馆协会组成羚羊峡古道文物调查小组,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肇庆市羚羊峡古道开展了全面的实地调查。作为调查小组主要成员,本人在调查过程中负责记录调查中发现的全部文物点。现将古驿道上的古桥梁现状报告如下,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这批古桥梁的保护工作进行探讨。
根据历史记载,羚羊峡古驿道上最多时候共有24座桥。此次调查,共找到残留有桥墩等可以确认的古桥18座(其中有3座保留完整,其余15座仅可看到一侧或两侧桥墩)。距离清嘉庆时期的“裴公十九桥”已经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历史上的“裴公十九桥”均有迹可寻。现按从上游峡口到下游峡口的顺序,将古桥梁保存现状叙述如下:
图1 上白泥湾桥
距西江边50米左右。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全长7米。桥面不存。两岸引桥、桥墩和护坡没有明显的分段,而是连在一起。桥墩与护坡均用不规则石块砌筑。两岸桥墩之间相距2.25米。东北岸桥墩长2.4米,残高2.6米;西南岸桥墩长1米,残高1.6米。距桥墩下游1米处的河床有两条花岗岩条石,其一长1.36米、宽0.31米、厚0.28米;其二长0.42米,宽同上。桥墩和上下游两岸护坡均有严重损毁。两桥墩中间测得GPS经度112.31474,纬度23.05243。
图2 下白泥湾桥
图2-1 下游早期桥墩
位于白泥湾下游山谷(或称下冲)出口处,东西走向。单跨梁桥(图2)。桥面已毁。全长19.3米。现存桥梁是由数根粗细不一的圆木置于两岸桥墩形成的临时通道。两侧桥墩顶距2.7米,底距1.9米。东岸桥墩高5.2米,长6米;西岸桥墩高5.5米,长7.6米。桥墩由不规则石块砌成,石块均有不同程度脱落。桥上游东侧有不规则石块砌筑的护坡,长8.8米,高3米。西岸桥头测得GPS经度112.31549,纬度23.05271。桥下游东、西两岸有早期残损的桥墩(图2-1),均用切割规整的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筑,两桥墩距离3米,宽度均为2.15米,东岸残存条石4层高1.5米,西岸残存条石3层高约1.2米。条石长2.1-2.15米、宽0.35米、厚0.36米。东岸的早期桥墩正上方残存有不规则石块砌成的路基,残长3.9米,高1.6米,宽1.96米。推测此桥为下游早期条石桥墩的桥损毁后,在其上游护坡处重新甃石翻修的新桥。
南北走向。单跨梁桥(图3)。全长4.9米。桥面约0.2米覆土下是两块花岗岩条石。条石长2.3米、宽分别为0.4米和0.45米、厚0.16米。桥面宽0.9米,孔宽亦为0.9米,桥面距河床高1.45米。桥墩用不规则石块砌筑,南岸桥墩因石块掉落略有毁损。北岸桥墩宽1.4米,高1.15米,上游护坡长1米。南岸桥墩宽1.4米,高1.25米。桥面中间测得GPS经度112.32070,纬度23.05425。
图3 洗衣坑桥
图4 细蚬坑桥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4)。全长10.4米。桥面已毁,只有一块长2米、一端宽0.7米(另一端宽0.6米)、厚0.33米的石板横跨于距地面3米高的两岸桥墩上。两桥墩顶部相距2.6米,底部相距0.9米。桥墩高4.5米,宽2.6米,深2.6米。东北岸下游有不规则石块砌成的弧形护坡。西南岸桥墩有损毁,部分石块掉落,残宽1.7米,深2.3米。西南岸桥头测得GPS经度112.32097,纬度23.05451。桥头两端均为开阔地。
图5 白河坟桥
位于白河坟古道上,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5)。桥面及桥的东北岸桥墩均不存,仅残存西南岸桥墩。引桥至桥墩长3米。桥墩高4.05米,宽1.8米,系用十二层长1.8米、宽0.36米、高0.35米的长方形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筑,上面三层已有不同程度损毁。桥下游为不规则石块砌成的弧形护坡,长6.2米、高2米。与西南岸桥墩相对应东北岸山坡可见一堆不规则石块,可知该端桥墩已毁。桥下为潺潺流水,河床中填塞一些大小规格不一的石块,以及断裂的花岗岩条石。西南岸桥墩测得GPS经度112.32182,纬度23.05531。
图6 猫头坑桥
另有猫儿坑桥、流船滩头桥、苏广坑桥等名称。东南、西北走向。单跨梁桥(图6)。桥面不存。东南岸桥墩处只见一堆黄泥,西北岸桥墩可见由三层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筑,桥墩上面混杂堆积着不规则石块和黄泥。西北岸桥墩长2.27米,三层条石高0.9米,条石连同堆积的泥土石块总高3.2米。砌桥墩的条石长2.27米、宽0.38米、厚0.34米。西北岸引桥长3.2米;其上下游护坡用不规则石块砌筑,且均有不同程度损毁。上游护坡长7米,高1米;下游护坡残长3米,残高1.1米。桥西北岸有一大块约200平方米左右的平地。此山谷江边缺口宽46米。西北岸桥墩处测GPS经度112.32266,纬度23.05543。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7)。系用三块长方形石板横跨于两岸桥墩上形成的梁桥,保存完好。全长13米。桥面长2.7米,宽1.6米,高4.4米。桥底跨度2.35米。石板中一块是砂岩青石,两块为花岗岩石。三块桥面石板厚度相同,均为0.19米。其中青石宽0.7米,两块花岗岩石板宽度均为0.45米。两端桥墩宽3米,桥墩下面用不规则石块砌筑,上面均用两行规则花岗岩条石砌成。两岸引桥均用不规则石块砌筑,西南岸引桥长5.7米,东北岸引桥长3.16米。东北岸下游有不规则石块砌成长2.3米的护坡。桥面中间测得GPS经度112.32323,纬度23.06006。
图7 孖桥坑桥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8)。桥面不存。全长15.17米。两岸桥墩相距1.17米。桥墩地面高出河床2.5米。两岸桥墩均有不同程度毁损,桥边有很多应该是从桥墩上掉落的石块。桥墩系用花岗岩条石和不规则砂岩砌筑。西南岸桥墩长4.8米,宽2米;东北岸桥墩长6.8米,宽2米。修筑桥墩的条石规格大致有两种,其一长0.67米、宽0.3米、厚0.25米;其二长0.7米、宽0.26米、厚0.28米。河床上游桥墩边有一块长2.45米、宽0.45米、厚0.16米的长方形花岗岩石板,应该是横跨桥墩两端的桥面石板之一。东北岸桥墩上游石块上发现有两条长0.07米、宽0.05米、深0.1米的凿痕。东北岸桥墩测得GPS经度112.32384,纬度23.06038。
图8 流船滩尾桥
图9 大交椅桥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9)。桥面不存。全长13.5米。桥墩用砂岩石块和花岗岩条石混筑砌成。两岸桥墩之间相距1.53米。西南岸桥墩残高2.1米,宽2.9米,长5.2米,桥墩上可见3条长1.67米、宽0.42米、厚0.33米的花岗岩条石。东北岸桥墩高3.5米,宽3.2米,长4.5米。两岸桥墩之间的河床有一条长1.67米、宽0.42米、厚0.26米的花岗岩条石。两桥墩的中间处测得GPS经 度 112.32501, 纬 度 23.06137, 高 程14.4米。
图10 清风阁桥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0)。桥面不存。全长28.8米。桥上游河道较窄,下游相对较宽。桥墩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引桥和护坡用不规则砂岩石块修筑。桥墩和护坡均有毁损。两岸之间的桥墩相距2.6米。东北岸桥墩残高6米,宽2.4米;上游引桥连桥墩长6.4米,下游引桥连桥墩长9.6米。西南岸桥墩残高3.05米,宽1.1米。西南岸引桥与桥墩共长16.6米。桥墩所用条石规格不一,东北岸桥墩一块条石的数据为:长0.66米、宽0.32米、厚0.28米。东北面上游护坡长8米。护坡有塌方,不规则石块掉落河床。西南岸上游可见护坡长3米。两桥墩之间的河床亦堆积有引桥及桥墩上掉落的石块、条石。其中最长的一块条石呈长方形,长1.96米、宽0.35米、厚0.21米。东北岸桥墩测GPS经度112.33025,纬度23.06213。
图11 九仔坑桥
或称狗仔坑桥、吊颈坑桥,南北走向。单跨梁桥(图11)。桥面不存,北岸桥墩及护坡已塌方。仅存南岸桥墩和护坡。南岸桥墩现存高2.9米,宽1.37米,深1.5米,系用9层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成。最长条石长1.3米、宽0.3米、厚0.34米;最短条石长0.67米、宽0.27米、厚0.26米。护坡均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上游护坡长4.2米,高3.2米;下游护坡长4.1米,高2.7米。桥墩及护坡塌方的条石(块)掉落河床,溪水从河床的乱石罅隙中流入西江。桥墩中间的河床中间测GPS经度112.33067,纬度23.06267。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2)。上龙门桥与古道上大多数古桥一样,桥面不存。全长22米。两岸桥墩均用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成(两层桥墩呈递进式缩减),桥墩相距4.3米。西南岸桥墩和护坡均有损毁,桥墩可见花岗岩条石九层,残高4.1米,底部长1.75米,宽1.75米,所用条石最大长1.75米、宽0.38米、厚0.34米;最小长1.45米、宽0.37米、厚0.35米。东北岸桥墩可见花岗岩条石15层,残高5.7米,底部长2.64米,宽2.64米;所用条石最长2.64米,宽厚均为0.38米。西南岸引桥长2.2米。东北岸引桥长4.5米,高2米。两岸护坡均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西南岸上游护坡长7米,高3.3米;下游护坡长4.7米,高3.7米。东北岸上游护坡保存较完整,长6.6米,高4.56米;下游护坡因年久失修部分毁损,该部分护坡长9米,高1.7米。西南岸桥墩下测得GPS经度112.33138,纬度23.06350。
图12 上龙门桥
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3)。整桥保存基本完整。全长4.63米。河已干涸。系用两条长2.23米、宽0.49米、厚0.17米的花岗岩条石横跨于两岸桥墩上形成的梁桥。河床淤泥距桥面石板的高度仅为0.53米,两岸桥墩大部分被淤泥掩埋,且靠山一侧河床与桥下均被淤泥堵塞,与平地连成一片。桥面石板亦堆积有泥土,生长着灌木藤蔓。花岗岩条石砌筑的东北岸桥墩宽1.08米,淤泥上的桥墩仅可见一层条石,高0.23米;西南岸桥墩淤泥上可见到两层条石,高0.4米。两岸护坡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东北岸现存护坡长1米,高0.4米;西南岸现存护坡长1.8米,高0.5米。桥面石板上测得GPS经度132.33223,纬度23.06493。
图13 新顶坑桥
西北、东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4)。桥面不存。全长23.36米。两岸桥墩相距3.86米,均用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成,两桥墩均有不同程度毁损。东北岸桥墩可见尚存条石15层,残高5.6米,底部长2.1米,宽2.1米(桥墩递进式缩减);所用条石最大长2.1米、宽0.3-0.38米、厚0.38米。西北岸桥墩可见14层条石,残高5.6米,底部长1.72米,宽2.1米;所用条石最长2.1米、宽0.3-0.38米、厚0.38米。西南岸引桥长4.7米。东南岸引桥长11.8米,高1.8米。两岸护坡均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上游护坡均保存较好。西北岸上游护坡与桥墩连为一体,长3.26米,高3.8米;下游护坡长3米,高2.6米。东南岸上游现存护坡长6.4米,高3.9米;下游护坡严重毁损。东北岸桥头处测得GPS经度112.33279,纬度23.07003。
图14 下龙门桥
图15 四埠桥
或称阿土湾四埠桥。南北走向。单跨梁桥(图15)。桥面不存。全长16米。路面高出河床1.7米。河床已被淤泥填满,仅见两岸桥墩露出地面的几层条石及桥墩两侧的护坡。两桥墩之间相距2.18米。北岸桥墩可见三层花岗岩条石一顺一丁砌成,高1.1米,宽2.13米。南岸桥墩可见一层10条花岗岩条石平铺,高0.4米,宽2.03米。北岸可见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的护坡,上游护坡长4米,最高1.3米;下游护坡长4.5米,最高亦为1.3米。河床中间有两条掉落在淤泥上的花岗岩条石,长2.07米、宽0.3米、厚0.3米。两桥之间的河床测得GPS经度112.33338,纬度23.07133。
图16 黄泥湾桥
或称黄泥湾三埠桥。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6)。桥面不存。全长12米。引桥、护坡均就地取材,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成。桥墩大部分用不规则砂岩石块砌筑。两岸引桥、桥墩和护坡没有明显的分段。引桥、桥墩上宽下窄,立面略呈梯形,两桥墩之间相距1.9米。东北岸桥墩距河床地面2.1米处用三层花岗岩条石砌筑,西南岸桥墩距河床地面2.4米处亦用三层花岗岩条石砌筑,条石长1.4-1.6米、高0.38米、宽0.38米。东北岸桥墩宽1.7米,残高3.85米,上游护坡长3米;下游护坡长5.2米,高4米。西南岸桥墩宽2.1米,残高3.8米,上游护坡长8米,高3.2米;下游护坡长6.1米,高3米。两岸桥墩均有损毁,部分石块已掉落,桥墩顶部的花岗岩条石也已松动倾斜。两桥墩之间的河床测得GPS经度112.33422,纬度23.07246。
或称大鲈湾二埠桥,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7)。桥面不存。全长16.7米。上游河床地势明显高于下游河床。引桥、桥墩和护坡均用不规则石块砌成,东北岸护坡临江一侧建在几块大石之上。两岸引桥、桥墩和护坡没有明显的分段。桥墩的正立面呈梯形。两桥墩之间距离1.65米。东北岸桥墩宽2米,高出河床2.9米;上游护坡长3米,高1.1米;下游护坡长9.2米,高3.25米。西南岸桥墩宽2.3米,高出河床3.2米;上游护坡长2米,高0.9米;下游护坡长4.4米,高3.2米。两桥之间河床亦用石块砌成,高出下游河床1.2米。桥墩间干涸的河床上有两条掉落的花岗岩条石,其一长1.87米、宽0.41米、厚0.32米,其二长1.65米、宽0.42米、厚0.3米。桥墩之间的河床处测得GPS经度112.33044,纬度32.06547。
图17 二埠桥
图18 首埠桥
或称阿婆床首埠桥,距江边约30米。东北、西南走向。单跨梁桥(图18)。桥面不存。全长11.2米。河床上游、桥墩之间及河床下游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呈三级阶梯形状,桥墩上游河床高于两桥墩之间河床约1米,桥墩下游河床低于桥墩河床约0.6米。两岸引桥、桥墩和护坡没有明显的分段,且均用不规则石块砌成,东北岸护坡临江一侧修建在几块山石之上。桥墩的正立面略呈梯形。两桥墩之间距离1.65米。东北岸桥墩宽2.4米,桥墩地面距河床高2.55米,下游护坡长5.6米,高2.85米。西南岸桥墩宽2.5米,桥墩地面距河床高2.65米;下游护坡长3.7米,高2.7米。桥墩中间的河床处测得GPS经度112.33541,纬度23.07374。
全长约9公里路程的羚羊峡古驿道,目前发现的18座古桥集中在靠近上游峡口约6公里里程内。平均约300米路程就有一座古桥。如此密集的古桥分布,在肇庆市辖区内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这批古桥意义非凡。
首先,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法定保护体系。由于之前未全面掌握这批桥梁的数量、分布规模和保存现状等情况,所以这批桥梁没有出现在任何一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点)名单中。因此,从理论上说其未纳入法定保护体系即未纳入政府部门文物保护的范畴内,故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公布的文物名单为保护的第一步。
其次,由于目前发现的古桥都是梁桥,建筑桥梁的材料与桥的结构大致具有统一性。即引桥和护坡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砂岩石材;而桥墩有的用不规则砂岩砌成,亦有用统一规格的花岗岩条石砌成;桥面多数用统一规格的花岗岩条石修筑。调查所得到的花岗岩条石的数据资料,可以为今后羚羊峡驿道各桥的修复(或保护)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一是当地所产的沉积岩不规则石块材料;二是标准规格的花岗岩条石材料。甚至可以依据这些花岗岩条石的尺寸,收集附近村庄房前屋后散落的旧条石作为修复的材料,更能展示古桥的原有风貌。所以,调查数据的获得为原状保护、修复和深入研究这批古桥梁提供了重要数据信息。
第三,按照调查时古桥保存现况,将这批桥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本完整。桥面、桥墩和引桥等重要要素基本存在,且保存较好的。二是残损。桥面虽不存但两端桥墩和护坡、引桥等建筑构件依然保留的。三是严重残损。仅存一端桥墩或仅存两端桥墩遗迹的。依据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持周围环境风貌的前提下,根据每座古桥不同保存现状,分别给出每一座桥梁的保护建议。
保存基本完整的古桥有:洗衣坑桥、孖桥坑桥、新顶坑桥这3座。
①洗衣坑桥保护建议:用当地山上的不规则砂岩石块和石灰沙浆材料,加固修复桥墩。因桥面较窄,驿道在此处可做“丁步”处理,以减小古桥的承载压力。原址保护,并合理利用。
②孖桥坑桥保护建议:清理桥两侧灌木、植被,原址保护。若要合理利用,可用原来的技术和材料对建筑局部进行加固,确保古桥绝对安全又不失古貌。
③新顶坑桥保护建议:由于桥梁大部分被淤泥覆盖,定期做好清除杂草、淤泥等工作即可。
残损的古桥有:下白泥湾桥、细蚬坑桥、大交椅桥、清风阁桥、上龙门桥、下龙门桥、四埠桥、黄泥湾桥、二埠桥和首埠桥这10座古桥。
①下白泥湾桥保护建议:用当地山上的不规则砂岩石块和石灰沙浆,修复加固引桥、桥墩。用规格花岗岩条石修复桥面,合理利用该桥。或原址陈列。
②细蚬坑桥保护建议:用当地山上的不规则砂岩石块和石灰沙浆,加固引桥、桥墩。加固后在桥周围加建防护设施,严禁游人攀爬,定时清理桥周边杂草,维持古桥及周边良好景观。原貌陈列此桥。
③大交椅桥保护建议:清理、疏浚河道。用花岗岩和不规则石块修复桥墩、引桥和护坡。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面。
④清风阁桥保护建议:清理、疏浚河道。其一,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和护坡,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其二,初步加固后,原貌保留,加建铁索桥以利通行,维持现有景观。
⑤上龙门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和护坡,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或初步加固后,原址原貌陈列,保持现有景观,让观众现场感受到该桥的雄伟壮观。
⑥下龙门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和护坡,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
⑦四埠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
⑧黄泥湾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护坡和桥墩,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面。
⑨二埠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护坡和桥墩,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面。
⑩首埠桥保护建议: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护坡和桥墩,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面。
严重残损的古桥有:上白泥湾桥、白河坟桥、猫头坑桥、流船滩尾桥和九仔坑桥等5座古桥。
①上白泥湾桥保护建议:收集现场散落的旧桥石,修复桥面、桥墩、护坡,保持对现存桥墩的可识别,或将散落的旧桥石适当加固后原貌陈列。
②白河坟桥保护建议:用当地山上的不规则砂岩石块和石灰沙浆,加固引桥和护坡。东北岸的桥墩等建筑可不作修复,该桥宜原貌陈列。
③猫头坑桥保护建议:此桥作原貌、原址陈列即为最好的保护。
④流船滩尾桥保护建议:用当地山上的不规则砂岩石块和石灰沙浆,加固修复护坡和引桥。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
⑤九仔坑桥保护建议:清理河道。用不规则砂岩石块加固修筑引桥和护坡,用规则花岗岩条石修复桥墩和桥面。特别要注意保护古桥两端的两棵木棉树,保持周围环境原始风貌。
本文介绍了肇庆市羚羊峡古驿道上古桥梁的现状,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这批古桥梁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探讨。依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指示精神,期待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对羚羊峡古驿道上古桥梁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活化利用,使之符合中央的文物工作精神。这有益于文保工作,也有益于当地民众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