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梅县区雁洋桥溪村

2018-08-21 05:49
客家文博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村名镇村落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乡村社会基本延续。近年来随着村落人口外流增多,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因为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传统村落基本保持完整,村落宗族、民俗等活动依然延续。先后有 6个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40个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有8个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57个被评为广东传统(古)村落,这在全省各地市中是首屈一指的。为让读者感受梅州古村古镇古村落的风采,本栏目继续刊出梅州各县(市、区)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古)村落,敬请关注。

桥溪村位于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五指峰西麓,距梅州市区38公里。2002年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入选“广东省古村落”,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乡村”;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2年获得省旅游扶贫大型重点项目300万元资助后,由宝丽华集团进行保护性开发建成桥溪古韵景区,并于2013年3月28日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图1 桥溪村全景

桥溪村始称叩头溪,面积约1平方公里,山水秀美。桥溪村毗邻雁南飞茶田景区,四面群山环抱,东有五指峰,西有义安寨,南为笠麻顶,北为香炉峰,奇峰秀顶,气势昂然。村口的五彩林,有7棵古树,均为百年大树,有5种树种,分别为红楠、青蓝树、山杜英、白车木、荷木,其中这棵青蓝树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该树种中最大的一棵。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朱、陈两姓人家先后卜居于此,聚族而居,躬耕劳作,世代联姻,繁衍生息。历经数百年的艰苦创业,营造了一个风光秀丽、别有洞天的村落。该村民风淳朴,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涌现了不少能人志士。现有户籍人口220余人,常住人口60多人,海外华人华侨6000余人。

村中古树婆娑,绿树红花,石径阡陌,小桥流水人家,山水生态优美。虽深藏高山峡谷,旧时车路不通,然其屋宇林立,客家民居众多。因村处山沟,难有平地,各式民居,或依山而建,或傍溪而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远看去,层层叠叠,浑然天成,移步成景,不仅展现出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也把独特的客家文化展现无遗。

图2 小桥流水人家

从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建造的较有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和私塾学堂建筑主要有:仕德堂(含善庆楼)、朱氏祖祠(又名观音厅)、守庆公祠、世德楼、慎安居、燕诒楼、宝善楼、凌云馆遗址、宝善家塾、桥溪小学(原称宝园)、宝庆居、衍庆楼与龙庆又楼、世安居、祖德居、继善楼、逸庐等。各屋规模或大或小,大者有房四五十间,小者则普通几房。屋宇装饰,各显千秋,有朴素大方者,亦有华丽堂皇者。屋栋屏风,精致镂空木雕及彩塑壁画,工艺精湛;走廊过道,彩绘人物山水及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厅堂显位,悬挂名人字画及名言题匾,书香浓郁。若论建筑规模、建筑艺术及奇特,则数继善楼、世德楼,世安居及仕德堂反围龙大屋。

世安居

世安居,建成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25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二堂二横,横向方形,中轴对称,高砌石基,灰瓦面,夯筑土木石结构,北侧有斗门。屋内厅堂屏风,轩廊梁架,檐楣壁画,雕刻彩绘,华丽典雅,颇具客家民间工艺特色。

世德楼,由朱氏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横向长方形,中轴对称。立面为悬山式二层“四合杠楼”,建筑内部采用俗称为“走马楼”式布局,即四面内廊相贯通的平面形式。灰瓦面,夯筑土木石结构。正立面中轴线上设披檐式门楼,正大门上署:世德楼。左门额署:“上寿椿闱”,以纪念朱氏十五世祖朝轩公106寿;右门额署:“百龄楦室”,以纪念朝轩公之弟媳十五世祖朝进婆(黎氏)105岁。该楼依山就势,临溪而建,石砌高台基,挺拔俊秀。

世德楼

善庆楼,位于陈氏祖祠仕德堂外围,约有110年历史,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房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该楼为地和棚两层结构,主要作用是围住祖祠,作为祖祠垫脚屋,改变祖祠外围风水。其结构与传统客家围龙屋大不相同,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善庆楼

猜你喜欢
名村名镇村落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陈承宝长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