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军
摘 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学生的学习经验、运动经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体育课教學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规律、有目的地分组成块的教学叫组块教学。体育组块教学应“以标为纲”,在开展具有系统性、专题性、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时,要依据2011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四个方面”不同水平段的具体目标要求,让教材价值与功能得到凸显,让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得到体现。
关键词:体育;组块教学;以标为纲;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6-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6.100
体育与健康学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要从“学科本位,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能力本位”方向转变。“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是将最终的目标追求从学科知识技能转向为学课核心素养,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追求。一堂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如何反映出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就是本文的重点。对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多放在动作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之上,其实,除了这些评价内容外,更应该关注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课标理念,是否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是否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发挥了教育价值,是否为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服务,是否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体现“以标为纲”的评价。
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小学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主,上课内容注重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上,通过体育游戏达到学习目标、锻炼目标、教学目标等。而初中阶段,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变成了重点,对多种项目的运动技术要掌握得很熟练,比赛的规则也要穿插其中,希望学生多参与比赛,利用比赛形式来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小学生,需要培养其自尊,树立自信,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初中生,需要培养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与同学之间建立团队合作精神,面对困难,要具有解决困难的顽强意志,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等。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掌握所学运动技能,培养全体学生兴趣,养成平时锻炼习惯,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从这些要求中,完全可以体现课程的价值是育人,就要围绕学科育人这一素养来进行教学。从运动技能学习转向培养运动能力与习惯,体现体育情感与品格,补充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行为,让学科的重点得到体现,即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和学科育人价值。
一、以标为纲,在课标精神下,体现体育组块教学系统性
教师在选择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明确所教水平段学生的目标体系。在课程目标、方法目标、水平目标充分了解和钻研的基础之上,才能把各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中应掌握的运动技能和方法做到准确的定位。定位准确,内容适当,方能完成目标。课程标准中,分别对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的四个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我校体育组成员,经过多次研讨,修正,再研讨,再修正,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水平四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块分类。以球类为例,找到球的共性及球的教学共性,对其进行精心组块,我们将其分为五块:一是运球技术教学及运用教学;二是进球技术教学及运用教学;三是传接球技术教学及运用教学;四是全方位移动技术教学及运用教学;五是由易到难的战术教学及运用。
篮、足、排的教学内容,全部囊括在五块之中。篮球的运球技术教学与运用教学授课完毕后,利用二十分钟总结归纳出运球课堂中的规律,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这些技术规律总结后有什么用呢?当然大有用处,那就是再运用到足球运球课中。当足球这个循环结束后,再总结,再提高,再应用到排球课中、乒乓球课中,前前后后多次对比,对学生记住运球的技术要领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组块教学有几个益处:一、学生受益:学习进步快,对技术要领理解透彻,并热爱上运动,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二、教师受益:教学速度加快,教学难度减小,因为组块避免了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个人随意性,深刻理解衔接的关系,做到“守土有责”;三、学校受益:体育中考一直稳居三十所初中的前四名,篮球、足球、田径、冬季三项等运动,也稳稳在冠、亚军行列,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使体育教师备受尊敬。
课堂教学要有实效和有意义,考虑的内容自然就会很多,如应该承担的教学职责、符合的学科特征、体现的单元的目标和要求,尤其要避免“大龄化”和“低龄化”,对学生要有比较清晰的脉络,要对症下药。
二、体育组块教学发挥教材功能价值,符合课程教学理念
体育项目的练习,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是学生乐于总结和容易总结的地方,这对课程价值中“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一块有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易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长久地增进身体健康。教师在组块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了运动对人体本身生物性的促进改造价值,提高生物性功能。
例如,在水平一的教学中,篮球的多种形式抛、接球游戏,足球的多种形式传、接球游戏,这些教学的重点意在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平衡、反应、灵敏及速度。在水平四的教学中,篮球投篮动作、足球的射门动作、排球的扣球动作,这些动作教学只是重点中的一部分,要结合这些动作,利用这些动作培养学生的技术组合运用,发展其判断、组织等能力,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团结合作、友善对抗等运动特点。
体育组块教学的评价是立在课程的高度来进行审视的,不是单独地放在一堂课上把课上到完美无瑕,虽然这样会花掉很多时间在课程设计上,但是最后的成果是令人幸福的。在评价的过程中,理念得到了落实、学生得到了发展、“学”与“练”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其次,动作的延伸、比赛的实践运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师生互动的融洽度、课堂生命力的体现都有很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马素荣.以标为纲,以评促学[J].上海教育,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