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萍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用语精练,意蕴丰富,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传统诗歌教学方法已经提出新的挑战。在现行“高效课堂”的要求下,诗歌课堂教学应采用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诵读能力,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等策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一、诗歌课堂教学加强语文知识积累,强化学生诵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古典诗词,均为历代名家经典,题材广泛,情感复杂,手法多样,每一篇都值得深入探究和赏析。教师一定要重视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让学生结合每篇诗歌下面的注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学,了解作品中的意象、内容和情感,让他们对诗歌赏析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框架,为日后实战演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内诗歌要求每篇必背,可以让他们在早读课、晚读课上读记诵背,最好把诗歌下面的小字分析也一并背诵。然后在老师分析讲解之前,让一部分学生先对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试讲,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在学生熟背的基础之上再进行默写,注意强调易错字,这样经过背诵、理解、默写过关之后,学生才能对诗歌有总体的把握。
二、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
现在初中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产生很大程度的距离感。许多学生对诗词的表达、意境的理解有很大疑惑,有些学生甚至对诗词的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在诗词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烦躁、不耐烦。老师通常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引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再与诗词的意境、韵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描述,感受到诗词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不知不觉也受到诗词的渲染。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赏析,老师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行诗词的赏析,通过学生开篇自主赏析,对学生有效的学习诗词是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赏析的过程中,老师会提醒学生诗词中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或诗句。在学生自我赏析之后,老师以问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诗篇的理解程度。不论学生理解是否正确或只是粗浅的理解,老师都要对其发表的自主赏析进行肯定、赞扬,以此也保证了学生对自主赏析不断的热情。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例。开篇赏析,第一句中,学生为“浑”理解为“不够好”,老师会指出,酒有纯不纯之说,不以好坏定论,理解为“浑浊”便可,还需要注意句中“豚”的理解,是“猪”的意思,而在意境中应理解为“猪肉”,鸡猪肉就可以一起统称为佳肴。第二句是千古名句,学生对其理解基本到位,但可以更优化语言,可以说: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我正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老师以此类推对诗句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肯定学生自主赏析的观点,以增强学生对自主赏析的持久力度,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老师诗词教学的质量。
三、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1.从意象入手,挖掘诗歌意境
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意象中,所以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诗歌的意象,然后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诗中的“春泥”“暖树”“燕”“莺”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早春景象,而“浅草”“乱花”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早春的花草特点,整首诗歌通过早春的意象把西湖初春的景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还蕴含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之情。
2.把握“诗眼”,解读全诗
“诗眼”是指诗歌中最具表现力、最能揭示诗主旨的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诗眼”是解读整首诗歌的关键。如在教学《玉楼春·春景》时,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凸显出整首诗歌的意境。一个“闹”字,可能是春风春雨的畅谈、红杏与绿叶的私语,可能是杏花争春的喧闹,也可能是红杏枝头上翩翩起舞的彩蝶与辛勤的蜜蜂在采蜜、争春等,不禁让人遐思万千,联想到幽泉清冽、青山朗润、红杏满园、万紫千红、春泥润泽等景象。
3.从背景材料分析,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
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所处的人生状态、生平遭遇以及社会情况等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应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分析。首先,在教学古诗词前,教师应通过教案、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背景材料;其次,教师应有效整合搜集的背景材料与古诗词内容。如在教学《声声慢》时,词人李清照借助描绘秋景秋情,抒发了自己沦落天涯的悲苦之情。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逐句翻译这首词,不仅影响了教学效率,还使得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其真实内涵。鉴于此,笔者从李清照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入手,让学生充分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感受到作者在秋寒肆意的天气中孤身一人的凄惨境况,感受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所表达的意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更加准确地理解了诗意。
4.教师通过挖掘诗歌意境、感悟诗歌情感、展现诗歌美感,就能有效实现知识的延伸
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教师可以把《凉州词》与《从军行》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不仅能充分了解两位诗人及其创作风格,还能拓宽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用比较的眼光学习古诗歌的良好习惯。《凉州词》描绘了将士守戍边塞的孤寂与凄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虽然抒发了作者饱受边关的寂寥与孤苦之情,但诗歌并没有衰萎颓唐的情调,反而体现出将士保卫边关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同时,《凉州词》《从军行》都抒發了守卫边关之人的思乡之情,都展示出边关战士精忠报国、保卫边关的壮志豪情。通过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深切地感悟到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诵读能力,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等策略,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