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文本,联系所学知识立体的解读《烛之武退秦师》里面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形象,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并非是刻在语文知识里既定的死板形象。通过充分咀嚼文本,便能读出他们本来的形象,或者是我们心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人物形象;咀嚼文本;整体理解;趣读
在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诸多解读中,几乎都将郑伯定义为虚心纳谏、勇于改错的英明国君形象;将佚之狐当作知人善举、慧眼识珠的伯乐形象;烛之武定义为一个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爱国者的形象,“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军;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不受那些阅读“套路”的影响,抱着还原文本形象的初心去解读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以上的定义似乎不那么“和谐”。
我们首先从烛之武的出场方式看,在“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郑国生死存亡之际,烛之武不是以“主动请缨”“毛遂自荐”的方式出现,而是通过佚之狐之言“国危矣,若是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推荐给郑伯。佚之狐一推荐,便“公从之”,郑伯就许可了,这似乎也太顺利了。《左转》在这里的惜墨如金却让我们看出两点信息:一是郑伯对佚之狐的话语深信不疑;二是对烛之武的才能万分肯定。那这里也就存在两个自相矛盾的点,其一,如果郑伯向来对佚之狐的话深信不疑,通过佚之狐对烛之武见秦伯的结果预料“师必退”中的这个“必”字,可以看出郑伯对烛之武的才能是了如指掌的,那么烛之武年过七十,才得以重用倒是佚之狐的问题了!既然你知道烛之武是人才,国君也信服你的话语,为何没有早早地让“才尽其用”,非得到不得已的情况才亮出“底牌”?其二,从郑伯干脆利落的动作“从之”我们不难得出郑伯对烛之武的才能应该也是了如指掌,再怎么也不会随便派个小卒去解决这等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那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怎么没有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求贤若渴的态度,广纳人才,壮大郑国?这个时候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来对佚之狐进行角色定位,他并不是之前所说的那样是“知人善举”的伯乐,而同样是匹需要不断在国君这里巩固地位的“千里马”,毕竟在秦晋围郑的情况下,提出去游说秦国的是佚之狐,所以这个人的见识和才能我们不可忽视。
那造成这种情况完全是佚之狐的性格原因吗?当然不是,正如前面所分析,对于这样一个“金子”般的人才,郑伯却让他当了一辈子的“弼马温”。那此时是否可以思考是郑国国君的问题或者说是郑国人才制度的问题,人才不能很好地施展抱负。当然如果是人才济济的盛唐,僧多粥少,有些落寞的诗人,壮志未酬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不太存在这种问题了,特别是各诸侯国都急需扩展自己的疆土壮大自己实力之时,更应该是掘地三尺找人才的时候,怎么就冷落了烛之武。况且《烛之武退秦师》本身也对郑国缺乏人才做了最好的例证,为难之时将一白发老头从城楼吊下去谈判,可见,郑国当时的“人才”都是只能在“国安稳时”发挥作用,一到“国危矣”便都黔驴技穷了。所以,尽管在《郑伯克段于鄢》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处理有二心的弟弟的“聪明”而又“厉害”的郑伯形象,但是从这里我们还是不得不说,郑伯对于人才的使用以及郑国的人才制度是有问题的,郑国的衰败不是偶然的!
最后如果说此篇文章是要给我们塑造一个高大的烛之武形象,那文中的“子亦有不利焉”,到底是起烘托作用还是与高大的形象不相称?烛之武出场后的第一个动作是“辞”,推辞,按道理一直当个“圉正”,不得升官,这应该是个绝好的机会,但是由于此时已经年过七十,古人七十古来稀,本来就没有指望多少日子可活,早不来晚不来,你这个时候来重用我,确实是让人挺生气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权当《左转》是在塑造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毕竟烛之武也不是“圣人”,允许他耍点小脾气。可是越往后越不对劲。郑伯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此时他应该明白,对于一个一生未能施展抱负的老臣,此时请其出山,不说要有“三顾茅庐”的诚心,毕竟时间不允许,至少他得做好和烛之武“辩论”的并且必胜的准备。我们看他的这段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是摆正自己的姿态,毕竟是来求人的,可是后一句我就读不懂了,“子亦有不利焉”,在如此紧迫的时候,郑伯也应该是“字字珠玑”,挑最重要的说,击其要害才行。这样一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说,至少在郑伯看来,“利”是烛之武看重的东西。到底郑国灭亡对于烛之武有什么不利?我们设想一下,对于一个养马的小官,哪怕郑国被其他国家吞并了也不至于为难这样一个毫无权力的老头子吧,顶多就是换一下“国籍”,况且当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现在不一样,毕竟只是周天子统治下的诸侯国而已,那这里的“不利”到底是什么,莫非是一种威胁或者是我们从文本和现存的记录里没有解读出来的利益!但是我更愿意相信這是烛之武的“郑国情结”,毕竟那对于他们来说是唯一的“国家”,他就是在乎自己那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随时可能更改的国籍,这样一说,烛之武形象仿佛更加高大了!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对烛之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的描述里,尽管三世都没有得到重用,但是他居然没有弃郑国而去,而是选择了坚守在郑国,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不到重用投奔明主的多了去了,比如苏秦、张仪,在自己的国家不被重用,却在别国施展抱负,名垂青史,这是自身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定,也无可厚非。
文本呈现的仅仅是人物一个方面的特征,作为语文这门学科要承担起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亲近文化,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重任,就更不能为了方便而“断章取义”,按照既往的套路,我们步步设计,学生步步中计。那样即便我们讲多遍的《烛之武退秦师》,或者分析多遍的“烛之武”,学生也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了解人物,了解经典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立体地解读文本,这种解读和感悟的过程本身就是语文思辨能力和语文素养养成过程,也就达到了文化以文化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立焱,罗浩波.立足文本确立正确的情感教育维度——以《一只贝》为例探析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落脚点[J].文山学院学报,2014,27(01):114-117.
作者简介:
杨菲,重庆市,重庆市长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