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友清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教师简要分析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延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6-00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6.0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推进课程发展的关键。所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了解历史学科本质,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及新课程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的具体概念,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覆盖生活各个区域,能够促进生活、健全社会的重要素养。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在知识社会中,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融入社会、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无论是哪种观点,都从意义上揭示了核心素养对于社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丰富内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站在历史教育角度,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育学与心理学特点。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形成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综合性品质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增强知识与技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够推动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历史知识,能够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认知其本质。
二、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
(一)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新课标”要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师应抓住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思考与交流,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例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节内容时,教师布置这样的合作探究任务:“同学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英国议会、内阁与国王间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的答案,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够明确答案。这就需要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用实证意识进行分析,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答案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小组答案。小组探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之间也能够优势互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从多角度加强历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增强团队意识。
(二)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问题探究,有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探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分析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探究的结果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加强知识的建构。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提出切实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形成对知识的再次认知。例如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简要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并提出探究性问题:“同学们,两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有怎样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又有什么样的异同?”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再次解读历史材料内容,并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矢量分析与实证能力。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历史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培育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使用递进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此种教学方式远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摸索学习方法,探寻学习路径,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进行理性认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例如讲解苏格拉底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简单介绍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历史时代背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当分析当时的雅典社会背景,这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认知。例如:“谁杀死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反映出雅典民主制有何特点?”“民主程序为什么不能带来公正决策?”教师通过不断设问引导学生分析苏格拉底之死,能够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与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加强对雅典民主制的记忆,深刻了解民主制的特点。
当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此种教学方式远比枯燥乏味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更加高效,所以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技巧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历史的来龙去脉详尽地讲清楚,能够还原历史的具体过程与史实,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导、创设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更有趣味一些,這有助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钟惠平.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J].考试周刊,2016(60).
[2] 王文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6(27).
[3] 刘可.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凸显学科味——再论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8).